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咸阳市渭城区农机管理中心

咸阳市渭城区农机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1-13 17:32
单位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农机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事业方针政策,制定辖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农机使用管理、安全监理,农机维修网点管理。
住所 咸阳市毕塬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赵闻君
开办资金 52.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渭城区农机管理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2万元 45.2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农机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咸阳市渭城区农机管理中心在过去的一年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中心通过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机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补贴。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优化补贴流程、提高补贴效率等措施,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农户手中。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渭城区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强了对农机具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农机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机具进行整改或报废。通过加强农机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有效降低了农机事故的发生率。(三)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先进的农机维修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机维修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其提供规范、安全的维修服务。同时,中心还积极为农户提供农机维修技术咨询和指导,帮助农户解决农机使用中的实际问题。(四)农机技术推广与培训。积极推广先进的农机技术和装备,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提高了农民对农机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推广了一批适合渭城区农业生产的农机新技术和新装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落实农机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发展。积极宣传和执行国家及地方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通过广播、电视、横幅标语、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形式,扩大了政策的覆盖范围。他们成立了宣传推广小分队,深入辖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村合作服务组织,开展机具需求调研,走村入户对农机补贴政策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引导农户和组织选择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同时,他们加快了机具核查公示和上报结算资料等工作进度,确保了补贴资金的安全和及时到位。(二)优化农机服务能力,提高作业效率。注重优化农机服务能力,通过设立农机服务点、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村为群众上门办理免费实地检验、免费挂牌报户和互助险补贴等业务,为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他们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树立了农机部门“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新形象。同时,他们还组建了农机铁军服务队,全力保障“三夏”抢收抢种等农时农机化生产服务,构建了纵横交错的农机作业服务网点,全方位保障了农机安全作业。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尽管在业务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以确保更多农户能够了解并享受到政策优惠;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仍需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的水平;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农户对农机维修服务的需求。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确保更多农户能够了解并享受到政策优惠。加强对补贴政策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资金的合理使用。(二)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水平。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机具进行及时整改或报废。加强农机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三)完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和监管,确保其提供规范、安全的维修服务。积极推广先进的农机维修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机维修的效率和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