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10-31 16:42
单位名称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安全。业务范围:依据主管部门委托依法对辖区单位执行环保法规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处理;负责对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与处理;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的调查处理。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秦皇大道南段尚业路总部经济园 9号楼1121办公室和1122办公室
法定代表人 董愿望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万元 3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沣西工作部)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2023年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集体审议、法制审核、依法公开制度、执法文书的整理及归档工作,探索以考促学、以案验学,把法律法规培训与提高办案质量紧密结合。严格规范环境执法行为,严把“文字记录”和“动态记录”关,充分运用文字、照片、视频等记录方式记录办案执法全过程,通过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记录终端全面记录并上传至移动执法终端系统。严格按照《行政执法音像记录管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举报投诉处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开展执法工作。2月23日开始,对辖区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摸排工作,及时更新企业动态信息资料,为执法检查工作奠定基础,并根据排查发现各类问题,重点针对手续问题、污染防治设施问题建立台账,逐一督促企业全面整改。全年开展环境执法检查2088次,检查工地217次,其中检查重点涉水企业345次,检查涉气企业1033次,检查涉土壤企业69次,开展排污许可证后执法336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241次,检查机动车检验机构33次,检查机械加工企业62次,检查水泥制品企业167次,检查加油站133此,检查汽修企业170次,检查涉炉窑企业143次,检查涉砖瓦窑企业65次,检查危废产生单位573次(含危化、医废),检查涉堆场企业191次,检查涉塑料加工企业144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72次,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检查631次。二、社会效益情况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始终保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履职,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2起。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产生单位监督管理,按照新城安委办要求,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有限空间安全检查238次,并对28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评估工作,努力实现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有效防范化解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全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无突出环境安全隐患问题。2月23日开始,按照工作部主要负责同志要求,联合各科室对辖区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摸排工作,涉及企业311家。根据排查发现各类问题,重点针对手续问题、污染防治设施问题建立台账,逐一督促企业全面整改。针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问题,指导帮扶企业完善危废间,督促企业依法贮存、转运危险废物,及时更新危险废物管理台账。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年度,强化执法业务技能培训,持续开展老帮新传帮带,执法工作效能得到较好的保障,但是监管工作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整改措施:(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执法业务专题培训,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整体监管水平。(二)通过优化队伍架构完善监管水平,通过加强队伍机动性以最大限度保证各类专项工作和突发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同时避免日常监管受突发工作任务受到影响。继续坚持执法队伍内部老帮新传帮带的作风,通过执法周例会继续强化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三)环境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学习,深入环境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辖区产废单位帮扶指导和执法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全面消除各类环境隐患问题。依法查处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打非纠违高压态势。持续做好环境应急相关工作,提高环境应急工作能力,确保新城辖区不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强化专项执法,做好重点排污单位日常监管,全面提升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污染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环境安全隐患,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提升辖区污染防治水平。(二)强化环境应急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强化全员突发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监管工作,加大有限空间、粉尘涉爆、污染防治设施安全检查,守好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三)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执法监管能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执法大练兵”为主要载体,全面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强全员业务培训,优化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四)扎实推进亲商助企,组织专家、权威通过线上授课等方式提高辖区企业知法、守法、用法能力,鼓励企业合法经营,自觉规避违法行为;持续做好现场普法宣讲及业务指导工作,帮助企业提升污染防治专业水平,提升企业绿色发展竞争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