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志丹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0-23 09:51
单位名称 志丹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水旱灾害防御、治理和预报预警、技术支撑等工作;河道管理、水库移民管理以及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全县河长制工作;拟定全县河长制督察、工作会议、信息共享、考核等制度以及办公室日常工作。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农业综合大楼1322室
法定代表人 安志成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7.1万元 71.9万元
网上名称 公益:志丹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有序开展上级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河长制及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一、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一)落实各级河长巡河任务,夯实河长责任。按照中省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级会议及《2023年延安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点)》精神,制定印发了《2023年志丹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要点》,全面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各级河长认真落实“管、治、护”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县级河长巡河达163余次,镇级河长巡河达1100余次。巡河员和保洁员坚持每日巡查保洁,确保流域环境卫生整洁。(二)深入开展河道水生态环境“三清一净”专项整治行动,保障河道环境卫生。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督促各镇办、中心迅速对各辖区河道环境卫生、河道“四乱”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对河道及沿岸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产生活废弃物、废污水、弃土弃渣、漂浮物等进行集中整治。期间县河长办多次组织护河员、自愿者对城区内河道的垃圾、漂浮物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志丹县“三清一净”专项行动累计出动1000余人次,动用机械25余辆,清理河道生活建筑垃圾18余吨、弃土弃渣60余吨、河流清漂物少许。(三)扎实推进河道“清四乱”专项整治,优化河道水环境。一是销号“清零”各级督查交办问题。配合省河长办复核验收水利部反馈问题1个,核查认定市级反馈疑似问题9个,确认问题6个,整改销号6个。同时县河长办对历年来中省市明察暗访交办整改销号的各个河道“四乱”问题进行“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二是扎实开展遥感图斑核查复核工作。4月12日至17日,我办就2023年新下发的113个遥感图斑问题清单逐一进行了现场核实,4月下旬至5月底,我办按要求完成了对2021年124个和2023年113个,合计237个遥感图斑问题清单的网上系统复核工作。三是持续开展河道“四乱”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导督办,对涉及乱建、乱排、乱堆、乱倒等重大问题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今年来自查发现河道“四乱”问题29个,整改29个。(四)持续开展“千人治污大行动”,按时上报月考核报表。督导各镇办、中心加强各污水处理厂站运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到位,推动全县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按要求严格落实延安市河长制暨水污染防治按月考核排名通报制度,按时上报月考核报表及每月工作小结,实时掌握水质动态,今年以来,北洛河马老庄出境断面及境域内主要支流水质持续稳定达标,部分月份实现了Ⅱ类水质。(五)有序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内违规种植“小菜园”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有效打击河道乱象。按照市上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全市河湖管理范围内违规种植“小菜园”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的通知》,县河长办督促各镇办(中心)对各辖区主要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违规种植“小菜园”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截止目前共整治河道违规种植8处0.7亩。(六)全面开展河道非法采砂石专项整治,加强河湖岸线管理。一是按照根据市河长办下发的《关于印发<延安市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志丹县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我县结合汛期检查,对全县主要河道进行了全面排查检查。二是在加大涉河在建项目监管力度、规范涉河在建项目日常管理的同时,持续开展全县河道非法采砂石专项整治行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整顿,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挖石子行为,今年来开展河道联合执法3次。二、水旱灾害工作开展情况(一)组织编制各类预案方案,落实度汛工作。修订了2023年《志丹县抗旱应急预案》、《志丹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志丹县主要河流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各类预案编制,并报送防汛抗旱指挥部进行备案。扎实推进志丹县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全市水旱灾害防御“一日两报”日报告制度,规范信息报送工作,确保日报告制度坚决落实到位、上报数据及时准确。今年截止目前发布县级预警3次,发布预警短信1231余次,发布预警涉及相关防汛责任人91人,利用“省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发布预警2次,微信预警发布120余次。(二)全面开展汛前排查检查,确保行洪安全。按照《延安市水务局关于开展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单位于5月初对各镇办(中心)就责任落实、预案方案、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河道防洪等方面进行了排查检查。经排查发现,河道行洪通畅,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运行不正常。5月底6月初我中心托第三方公司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进行了全面维护更换,并对18个山洪灾害站点预警监测设备进行了全面维护更新,确保汛期监测信息收集及时、数据准确,水旱灾害系统汛期正常运行,水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有序开展。(三)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志丹县周河顺宁镇红石峁高效农业区防洪工程基本实施完成,今年新建护岸3公里,目前正在开展收尾工作。该工程在汛期严格按照度汛措施,实施主汛期停止施工管理。(四)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宣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今年来,我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多次对水旱灾害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深刻认识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时效性、重要性,同时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及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制作水旱灾害宣传展板2块,发放水旱灾害防御宣传彩页1000余份,引导群众深入了解山洪灾害的危害知识,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到山洪灾害防御中来,在各隐患点树立山洪灾害警示牌20块,进一步警示周边群众。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年工作打算。虽然我县河长制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些许不足。一是河道“四乱”整治历史欠账多、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二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专业人员少,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有待加强。三是水旱灾害防御业务经费短缺,未列入财政预算。下一步我办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保全县河长制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河长制工作方面: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河长制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二是按照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要求,持续清理整治“四乱”问题,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将清理整治重点向河流、农村河湖延伸。三是严格依法依规监管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规范涉河在建项目日常管理。四是按照“柔性治水”思路,积极探索引进河道治理先进技术理念,打造小流域示范河湖河段,建设水清岸美的美丽河湖。(二)水旱灾害防御方面:一是定期开展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排查检查,及时维修维护预警预报设施,确保信息接收准确及时。二是严格贯彻库区移民政策,积极落实移民后扶持项目。精准推进水毁工程项目建设,及时维修水毁设施,确保汛前全面完成水毁修复任务。三是积极协调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专项经费,确保水旱灾害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专业技能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应急处突意识,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能力,锻造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的专业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