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榆林市公路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化超限治理工作今年以来,我站继续坚持执行“逢车必检,分载到位”的原则,全面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规范检测,检测率达100%。对于经认定的超限车辆,严格执行卸分载消除违法状态后,移交交警部门处罚后放行。积极开展路警联合治超,我站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积极与交警开展联合治超,深入辖区公路超限治理盲区重点路段进行流动稽查,严厉打击严重超限超载,以及故意逃避超限超载检测的违法行为。为了进一步做好源头治理,我站严格按照抄告制度,强化违法信息和“黑名单”抄告工作,及时将超限运输车辆信息数据上传信息系统,与源头管理部门形成治超合力,有效震慑了不规范装载、配载的源头企业。二、注重治超队伍建设1.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加大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教育,开展政治、业务、廉政教育等学习培训,集体有学习记录,人人有学习笔记。组织政治、业务、安全等各类学习活动30余次;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平时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的方式,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2、认真落实人员考核制度。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对全体职工实行月评分、季度考核等方法进行评比考核,创优评先、落实奖惩,并实行季度通报,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优化治超环境,促进工作开展。三、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我站牢固树立“安全治超”理念,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到“五落实五到位”、“三个必须”,把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班股、细化到岗位、落实到个人。根据《榆林市公路局关于印发<干线公路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2023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安全生产文件精神,结合我站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扎实有效推进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安全生产警示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我站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实现安全检查制度化和常态化。切实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认真做好职工劳动保护和防范水、火、电、毒、盗、爆等工作,切实加强车辆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发展。为了切实做好防汛、消防等工作,我站有针对性组织开展了防汛、消防等应急演练。全年,我站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学习培训10余次,参加人数200余人次,消防安全警示教育2次,应急演练2次。四、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一年来,我站十分注重对日常各项工作的宣传,通过微信、网络报道等各类方式加强日常宣传。积极向媒体发表通讯报道,并将日常工作照片通过微信等进行传播,以达到宣传的目的。除了日常宣传,我站还积极开展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宣传周各项活动、“全国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月、平安建设宣传月等专项工作的宣传。全年累计出动宣传车辆25余台次,出动宣传人员81余人次,接待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14800余份,宣传物件3000余件,语音播放200余小时,网络宣传30余次,LED屏内容更新10余次,横幅36条,沿黄观光路16字墙体固定标语一处,展板12块,走访乡镇企业10处。通过这些宣传活动,不仅使公众熟悉了解国家政策法规,而且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五、严格规范公物财务管理我站严格执行财经法纪,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根据我站实际发生的事项进行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明确了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防止舞弊。在日常各项经费支出时,加强监督和管理,落实审核审批制度,明确经费支出的范围和开支标准,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严格掌控经费支出的必要性、真实性,杜绝浪费,并确保做到专款专用、合理支出。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制度,做好固定资产购置、入账、报废等工作,切实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六、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通过作风建设及学习培训、考核,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对超限治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大力宣传,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治超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优良的舆论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加强检测管理、部门联动等治超举措,全年共检测各类货运车辆821635辆次,查处超限车辆653辆,强制卸分载618辆,卸分载各类货物共计1957.72吨,劝反超限车辆19辆,责令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车辆16辆,移交交警处理653辆,共罚款223700元,驾驶证计分765分。坚持落实路警联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盲区路段治理效果显著,全年共查获超限车辆57辆,分载货物415.44吨,交警部门扣分155分,罚款41300元,有效的遏制了短途超限运输违法行为。全面落实“一超四究”黑名单制度,全年向源头管理部门抄告超限运输违法案件车辆107辆,其中,黑名单车辆89辆。全年平均超限超载率控制为0.08%,远低于上级0.2%的要求。通过严格的检测和强有力的处罚制度,有效遏制了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私利而采取的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维护了公平竞争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保障企业和个人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竞争,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有效地减少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了交通安全;减缓道路破损的速度,保护道路设施的完整性和寿命,降低道路维修的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七、目前存在的问题1.治超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2.由于我站管辖区域线路较长且分散,涉及多个交警中队管辖区,需分别联系,实际操作中不太便于工作,盲区治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八、整改措施继续加大治超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教育,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廉政教育学习,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大对治超人员行为监督,确保超限治理依法、规范、文明。特别关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超限车辆通行情况,适时组织联合整治行动。加大盲区治理工作,主管领导认真负责,积极与交警部门沟通协调,稽查人员恪尽职守,盲区治理取得新突破。坚持依法依规、热情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强不可解体大件货物运输车辆的监管工作,防止大件运输车辆擅自通行,确保桥隧安全道路畅通。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确保信息畅通。继续采取强有力的宣传攻势,使治超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形成强大舆论氛围。继续向社会公布治超“监督举报热线”,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超限检测管理服务水平再提高,盲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逃避超限检测行为基本杜绝。,并严格按“黑名单”制度规定,进行登记和反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程序规范职责明确。组织开展提高治超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法律文书填写规范,做到书写工整,引用条款准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适当。有效落实部门联动治超工作机制,并确保工作机制运转快速有效。(二)工作重点深化和巩固源头治理成果,进一步强化对源头治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对重点违法装载企业进行集中整治。结合路面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对煤矿运输车辆的治理力度,尤其是重点治理和监管府店公路集装站周围路段。加强治超队伍建设,做到严格文明、秉公办事;加大责任倒查力度,严格目标考核,根据成效实施奖惩。主要任务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分工,完善各项管理工作机制,重治源头、联防联治。进一步完善健全路面协作和联合治超机制。力争全面遏制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治超队伍业务知识学习,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对治超一线人员的监督考核,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认识落实人员考核制度,创优争先,落实奖惩。3、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加大治超力度治超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我站办要搞好全站治超工作统筹组织协调,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各司其责、联合整治。坚持联合治超机制,统一协调,共同做好超限超载治理工作。4、加强宣传教育,确保信息畅通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利用网络新媒体、人员密集场所现场宣传咨询等方式及时宣传服务,使治超工作更深入人心,更有温度,同时,能够及时传递和收集各类治超信息,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继续向社会公布治超“监督举报热线”,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5、进一步强化责任倒查,完善奖惩机制继续将“治超”工作纳入站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对查获的超限超载车辆实行责任倒查,从严追究相关责任。对检测班组、流动稽查队等在治超工作中的过错责任进行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