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法官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面系统地落实好法官各项培训任务,不断提升法官的司法能力,更好地服务榆林经济和社会发展。组织法院工作人员开展政治素质、业务技能、任职培训。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开发区长兴路205号 | |
法定代表人 | 艾晖 | |
开办资金 | 1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32万元 | 23.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法官培训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榆林市法官培训中心在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市法官培训中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国特色法治思想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干警教育培训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靶向发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效果持续提升。自主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新进聘用制书记员培训班、新《民诉法》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讲座共18期,受训干警3530人次。(一)坚持需求导向,明确培训内容。广泛开展两级法院法官干警教育培训调研,结合干警岗位职能、事业需要等个性化需求,及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推行教学设计“一班一方案”,推动干警教育培训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提升党员干警履职能力和知识储备。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科级及科级以下干警开展深入学习政治轮训、专题研讨,举办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讲座,聚焦贯彻落实省委“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司法能力提升”活动,先后邀请全国全省知名学者、法官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共组织全市法院干警参加各类培训147期8146人次,期次同比增长124%,人次同比增长30%。全体法官干警脱产培训参训率达99%,人均学时数76;网络培训人均学时83.52,覆盖率达到100%。组织领导班子集体到绥德地委旧址开展主题党日,认真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法官干警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二)坚持目标导向,把牢培训之舵。突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政治属性,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和科级及以下干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举行全国两会精神宣讲2期,培训党员干警1250余人次,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聚焦培训主责主业,紧密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新《民诉法》、执行业务、新进聘用制书记员等线上线下业务工作专题培训班,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强化专业化建设,与西北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签约,建立“法科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挂牌“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常态化组织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业务大考核,锤炼干警过硬本领,激发干警干事创业不竭动力。(三)坚持效果导向,创新培训形式。创新开展“实战化大练兵”,常态化举办“榆法讲坛”3期,先后邀请全国知名学者、知名人士举办专题讲座,切实提升全市法院法官干警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积极推广运用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和中国法官培训网等平台,实现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齐头并进,线上线下学习双管齐下,法官干警学习“充电”全覆盖。开展审判执行实务、司法警务、新闻舆论、应急处突等实战化演训和大练兵,变“填鸭式”“快餐式”灌输为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干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好用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秀人才“业务精通”优势,按照“专兼结合、外聘内培、资源共享”原则,建立优秀人才上讲台讲课机制,举办“凝聚法治共识,提升刑事案件质量”为主题的第四期“榆林法院青年论坛”,邀请全市两级法院优秀青年干警代表,以“如何把案件办得又好又快”、“如何做好新时代调解工作”、“奋进新征程、诠释新青年”等为主题,激扬思辨、同侪争鸣,进一步提高司法理论和实务研究水平,营造学习型法院良好氛围。采取案例推送、经验分享等方式,持续提升法官干警专业化水平。取得的主要效益1、社会效益人民法院通过公正、公开和公平的审判活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效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就维护社会稳定而言,司法的社会效益首先表现在司法机关在制裁犯罪时,应根据社会现状和发展需要,确实制裁的重点对象,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司法保障,法院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制裁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多发性犯罪。惩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特别是爆炸、杀人、抢劫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法官培训中心作为培训法官干警的部门,根据职能,积极培育全市两级法院法官干警,切实提高干警司法能力,为维护我市社会稳定提供法治力量。2、经济效益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法院不断进行司法改革,如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促进科技创新;开展环境资源审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妥善处理经济类案件,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司法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司法机关保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支持企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审判机关的作用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改制国有企业通过司法程序采取整体出让、分拆出让、股份改造、破产等方法重新确立身份。通过对全体法官干警的培训,切实提高法官干警的经济办案能力,通过妥善审理我市经济案件,维护我市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债权债务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干警的培训,切实提高法官干警的经济办案能力,通过依法妥善审理经济案件,维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债权债务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发展。三、目前存在的问题2023年,培训中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一是培训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二是外出培训指标分配不够均衡;三是干警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仍需进一步调动;四是尚未形成健全的教育培训考核和保障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对培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选择具有深厚政治理论功底和业务理论水平高且审判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官干警,建立讲师库,加强对法官讲师的锻炼和磨砺。二是加强对干警培训需求的调研,探索培训新思路、新路径,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等,调动干警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的考核和保障机制,确保教育培训工作执行有力有效。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强理论明责任。坚持把思想理论武装放在首位,以深入学习来带动思想教育,在工作中充分发扬“传帮带”的引导作用和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干警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二是筑基地塑人才。坚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定时定期选派中层干部到上级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不断充实专业人才和师资力量的匮乏。三是强方向定目标。及时调研掌握培训难点、热点内容,不断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在业务教育培训中,改变单一的学习培训专门法律知识,加大对法理、法学渊源等深层次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干警在及时学习掌握实用法律知识的同时,培养法官干警的专业兴趣,增强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四是建机制促发展。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健全人员分类管理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警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使教育培训的进展与成效在法院工作的各个环节凸显,形成教育培训工作有实施、有考核、有整改的循环机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