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双河镇侯市便民服务中心

志丹县双河镇侯市便民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0-11 08:21
单位名称 志丹县双河镇侯市便民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便民服务中心所辖村民提供计划生育、土地管理、民政救助、村财管理、劳动保障、惠农资金等相关服务。
住所 志丹县双河镇王南沟村
法定代表人 刘光军
开办资金 36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双河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5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双河镇侯市便民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侯市便民服务中心地处志丹县东部,总土地面积150.5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共1807户5990人。今年以来,我中心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富民、项目支撑、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以“保三争二”为目标,聚焦“三个年”活动要求,紧盯“六项行动”,抓好“七个提升”,积极谋划,攻坚克难,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坚持项目建设、科学管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今年以来,在项目建设上,我们一手抓项目资金引进,一手抓科学管理提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严格压缩行政开支,创新管理方式,确保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坚持以农为本、稳产增量,乡村发展更加有力一是粮食播种增收有序有力推进。紧盯县政府下达1.28万亩粮食种植任务目标,守牢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以粮食种植、苗木清理、撂荒地复耕、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为抓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成高标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900亩,增密度玉米种植2200亩,集中连片高粱种植点500亩,全中心粮食种植面积达1.34万亩,超额完成600余亩种植任务;二是撂荒地整治全面有效推进。开展撂荒地排查整治“回头看”,共排查出撂荒地块112亩,通过带状复合种植和小杂粮种植,全部复耕复垦。县农业局反馈的486个问题图斑,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高效完成核实任务。三是加大农业物资投入。按照“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为复合种植示范点配备种子、化肥、薄膜等农资,通过高标准示范点,带动周围农户,保障粮食生产顺利进行。今年,中心投资40万元,购买发放玉米种子6000斤,大豆种子3600斤,化肥40吨,复合肥82吨,薄膜500卷,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三、坚持迈开步子、蹚出路子,产业发展更加强劲一是坚定发展苹果产业信心。巩固提升“十百千万”示范园,以何沟1018亩“镇级”核心区为主线,5个“村级”百亩核心区和井坪村千亩防灾减灾产业示范带为依托,在15985亩苹果挖潜增效上做文章,严格精细化管理,配套建成了512亩防雹网,在易冻害区设置自动观测气象哨兵25处,上报新增防雹点2处。二是持续加大苹果产业投资力度。今年,中心投资30万元,购买防冻药剂1000余份;订购熏烟桶2000个,锯末1000袋,菌棒2吨,废旧油桶300个,智能烟雾发生器400组;采购彩条布150卷塑料布50卷,地布550卷;投资38万元,购买羊粪1307方;投资60.8万元购买尿素10吨、复合肥40吨、水溶肥15吨、生物菌肥50吨、富硒肥5吨,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施在果园地里。通过中心的大力投入,果农的自筹投入,有效促进苹果产业长足发展;三是持续抓好果园技术管理。四季管理规范进行,邀请王选强、刘来喜等多位果业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坚持早动员、早行动,中心下派3名苹果技术员指导果农科学管理果园,通过手把手的传授,确保冬剪高质高效完成,让果农管理技术不走弯路;四是持续做好苹果产业后整理。今年9050亩挂果园,苹果产量达6000吨,产值突破3600万元。依托村集体经济酒厂,探索酿造苹果酒1046斤,产值20万元,使得残次果得到充分利用,做好苹果产业后半篇文章,切实提高果农经济收入。四、坚持巩固衔接、稳步增收,乡村振兴更加有效一是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开展防止返贫集中监测帮扶排查,充分利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网格员力量,落实包户包人,同时对各类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核实,确保排查数据真实准确。截至目前,已排查农户1807户5990人,未发现符合纳入监测户条件的农户,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人口自然减少1户1人。二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筑牢脱贫底线。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6—15周岁适龄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全中心脱贫户和监测户子女无失学辍学情况;建立健全农户房屋动态检测机制,实行乡村两级网格化管理,年内开展农村自建房回头看,排查房屋893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21栋,实现全中心农村自建房无安全隐患。三是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八清一改”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12次,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路沿线、村庄院落、房前屋后、拐街小巷、柴垛草堆等进行了彻底清理,刷写标语21条,清理各类垃圾100余吨,树干涂白约50公里,新建卫生厕所62座,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组6个、示范户75户、示范路段10公里。四是扎实开展政策巩固落实。严格执行脱贫户产业帮扶指导员制度,开展集中培训4场47人次,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52人,扶持脱贫劳动力自主创业1人。五是扎实开展问题整改。今年以来,针对各级各类巩固衔接6次问题反馈,中心先后多次召开了问题整改部署和工作推进会,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问题交办制度,实行台账管理、督办落实、办结销号,对涉及的每一类问题进行逐项整改,确保所有问题清零见底,不断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质量和成色。此外,今年开展了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作风问题和“政绩工程”统计造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乡村两级全面排查,未发现问题。五、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民生保障更加暖心坚持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为主题,大力实施民生基础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一是教育质量稳步攀升。我们将始终坚持“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和“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理念,借助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帮扶王南沟村优势,将延师附小优秀教师请进来培训、侯市中心小学优秀教师送出去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积极落实创业就业服务措施。召开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会,为待业青年培训技能,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和农民工资,累计化解拖欠债务360万元。第五次经济普查已完成前期信息采集工作;三是道路治理成效显著。建立砂石路管养机制,加强农村公路、砂石路安全排查,改造提升道路8条42.6公里,其中改造侧砖铺路2条6公里,砂石路4条31.6公里,柏油造面2条5.4公里;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面貌更加靓丽一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牢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林长制”,全面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抓退耕还林补植和政策兑现,高标准完成补植补造200亩,彻底消灭了不合格地块。及时兑付了补助资金,做到及时公正有效;二是持续开展封山禁牧工作。大抓特抓封山禁牧,打好封山禁牧持久战,成立由书记任组长、主任、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村支书为成员的封山禁牧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封山禁牧专项行动,共变卖羊子826只,现存栏2071只,狠刹游牧放牧偷牧之风,以实际行动巩固生态文明成果;三是全面落实河长责任。认真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夯实“林长制”“河长制”职责,常态化巡林、巡河,推进河道“清四乱”“千人治污”和排污口整治行动,全年清理河道垃圾160余吨,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镇区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网,经过处理后排放,无生活污水直排、乱排现象发生,完成污水处理站向水投公司移交手续办理。七、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合力,自身建设更加过硬我中心党建工作思路按照“15592”总体思路,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以“美丽侯市党旗红”为主题,开展“五化建设”,积极落实“五项机制”,实施“九美”工程,建立“两套清单”。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履行总支书记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与5个村党支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坚持每月党建联络员工作汇报,通过及时查找、分析、解决在党建工作中的问题,使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落实党建各项重点工作。推行“四通一固定”党建工作模式,规范填写党建一册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坐班值班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培养“村两委”35周岁以下后备干部10人。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坚决正风肃纪,严明政治规矩,突出责任落实,聚焦主责主业,注重源头反腐,持之以恒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风廉政工作落到实处。一年来,我中心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着制约便民服务中心发展的矛盾问题: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慢;二是跑项目争资金不够,特别是乡村道路和果园生产道路不畅,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发展。三是干群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需进一步挖掘,干事创业的新氛围还需努力营造。为此,在来年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开拓进取,为侯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