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人民医院

志丹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4-10-11 08:12
单位名称 志丹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医疗培训;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志丹县保安镇二道街
法定代表人 牛荣
开办资金 122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卫生和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992.05万元 26288.11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人民医院 从业人数  2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门急诊人次264557人次,出院14809人次,住院手术1150例;病床使用率84%,病床周转次37次/床,平均住院日7.9天;住院药占比38.32%,门诊药占比31.61%;患者满意度98.89%;收到患者锦旗牌匾感谢信36块(封)。二、工作开展情况(一)党建引领促发展,业务融合双提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年党委组织政治理论学习12次,主题教育集中学习9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全县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促进医院优秀传承和创新发展、聚力建设健康志丹的具体实践,实现党建和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5名。深入开展“清廉医院”建设、“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提升年”等专项工作,强化职工的作风建设,提升廉洁从业水平;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整治临床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高值耗材使用和大处方,收受回扣、红包的“微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行风建设取得实效。(二)基础建设再推进,服务范围再拓展完成了眼科改造搬迁;完成了口腔科、体检中心改造扩建,医院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购置了纤维支气管镜、牙科种植机、口腔CT机、双能X线骨密度仪、超声多普勒分析仪、电动骨动力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医院业务拓展奠定了硬件基础。(三)专科建设做抓手,服务能力上台阶妇产科通过重点专科验收,已有8个学科成为市级重点专科,是全市市级重点专科最多的县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通过国家线上认证;申报神经内科、中医科创建市级重点专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全面完成,运行良好,形成了以我院为核心,覆盖全县的急诊急救体系,造福县域百姓。2023年4月,眩晕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医院诊疗范围得到有效拓展,实现服务能力的持续增强;与空军大学西京医院、省人民医院、西安大兴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等协作医院的交流与协作成效显著。举办了国家“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急救应急基层行、国家2023年县域医院超声医学培训、陕西微创泌尿外科联盟授牌仪式暨学术培训会、延安市儿童疾病规范化诊治学术会议暨儿童科技创新平台技术推广、延安市癌症防治全面行动等学术会议,让我院的医护人员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前沿的诊疗方法和技术,同时,也在延安市范围内提升了医院综合实力的信誉度。(四)人才建设见成效,人才梯队具规模坚持“人才兴院、技术强院”的发展理念,按照“引培结合、重在培养”的原则,竭力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队伍。聘请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等10名上级医院知名专家到我院长期或短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技术把关和人才带培。先后选派35人次到省市内知名医院临床进修或短期培训,学习前沿知识,掌握先进技术,变“输血”为“造血”。2023年全院开展新技术项目38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18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多项技术处全市二级医院领先水平。(五)对口支援为契机,技术水平新突破加强与西京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协作工作,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学科专家来我院进行医疗业务指导,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今年西京医院派出知名专家教授3批12人次,进行为期6个月的帮扶;省人民医院派出1批2人次为期半年、1年的帮扶。两家医院的帮扶专家开展教学查房122次,疑难病例讨论60人次,指导手术333台,业务讲座47次,会诊147人次,推广新技术29项,实现了内涵质量和学科建设的新跨越、新突破。(六)内涵管理筑根基,医疗质量有保证医院始终把内涵质量和医疗安全作为工作重心,坚持以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为目标,在医疗管理、日常运行、服务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医疗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医疗方面: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学习和考核;加强科室质量检查监督,强化检查监督,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升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护理方面:持续开展全院日质控、周质控、月质控考核,持续提升护理质量;按照护士层级,大力开展护士再培训;坚持护理查房制度,加强薄弱环节护理管理;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加强急救药品管理,加强病房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全年组织护士长夜查房331次,业务查房1次,行政查房15次。(七)院感防控是关键,生命防线能保障圆满完成院感各项任务指标,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46%,甲级愈合率100%,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96%。按时做好院内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ICU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Ⅰ类手术切口监测”等目标性监测。加强手卫生管理,多重耐药菌监测,定期进行培训、督导检查。严格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处置,全年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达到100%。(八)疾病预防有重点,公卫工作稳推进修订了传染病相关制度、流程、规范,规范了公共卫生工作的运行;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加强乙肝、卡介苗、狂犬疫苗的接种,接种率保持在96%以上;利用抓住多种疾病日主题,积极开展宣教活动;以控烟知识、季节性传染病、慢病等作为重点每月更新医院及科室健教宣传栏内容;做好门诊、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进行健教干预;坚持每月进行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和医务人员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九)智慧医院加步伐,患者权益落实处全面开通手机端网络预约诊疗服务,进入医院微信公众号就可进行就医自助预约、挂号、交费、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健康咨询等多种服务,提高就诊效率,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了实处。(十)医保管理建机制,医保服务提效能一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为加强医保基金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基金安全,制定了医保资金管理制度,定期对医保工作督导检查,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费用控制;各科室设立了医保管理员,保证了医保资金有效使用。二是按照国家、省、市、县医保局要求,全面实行DIP支付,目前运行正常,医保结算清单上传率100%。(十一)后勤管理重创新,保障能力再提升修订了医院《应急预案》,为特殊情况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供了脚本;更新升级了停车场自动收费系统,大大提升了停车收费的便捷性,有效缓解院内交通压力;更换幕墙及雨棚破损钢化玻璃,排除安全隐患;完成全院206户数字电视的收视维护升级,方便了患者的正常收视;对院内化粪池、污水管道进行了清理;对暖气管道、化粪池进行了维修,定期对消防、水、电、气进行安全排查,对全院的弱点、强电线路进行了整理,保证了医院运行安全。(十二)医院文化有温度,人文建设显情怀以建院7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院庆活动,举办了征文大赛、文艺晚会;召开了座谈会、谱写了院歌;制作了医院宣传片、院歌MV等;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举办三八妇女节、护士节、医师节庆祝活动;通过《院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多种宣传形式对医院进行宣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医院形象。(十三)深化医改志不渝,百姓利益记心间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药品采供“三统一”和“两票制”,坚持“零差率”销售。积极推进县镇一体化建设,加大对旦八中心卫生院的托管和对金丁卫生院的帮扶,同时派5名专家到两所医院进行驻点帮扶,重点开展临床带教、知识讲座、技术操作培训等工作,两所卫生院的业务量节节攀升,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十四)社会责任为使命,乡村振兴有担当制定了双河镇向阳沟村的包扶计划,加强对村集体经济果园、湖羊养殖基地的管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重点引导村民小杂粮种植、小规模养牛、外出务工、运输业从业,得到有愿望、有能力的村民主动实施,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也起到了相应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河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完成了厕所、小广场改造,提升了群众的宜居环境水平。同时,发挥行业优势,给村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规范了慢病患者管理,多次开展送医送药到村活动。我院还承担了13个乡镇的健康帮扶工作,坚持按时对在册户慢病患者进行每月一次的电话随访,每季度一次的入户随访。目前,全县所有的在册健康帮扶户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帮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1年5月21日至2026年5月21日。医疗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9月28日至2027年9月2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全省双拥先进单位、延安市先进基层工会、延安市首届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执行竞技赛三等奖、延安市首届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执行竞技赛最佳管理工具应用奖、延安市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志丹县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等荣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