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华山路学校

渭南市临渭区华山路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9-10 08:51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华山路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华山大街31号
法定代表人 郭雷
开办资金 110.2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8.73万元 96.42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华山路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5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渭南市临渭区华山路学校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育人之路上稳步前行。一年来,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开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建设清廉学校,培养优良师德本年度以争创清廉学校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宣传清廉文化,通过清廉书画、清廉班会等形式,开展清廉教育,形成了清廉校风、清廉教风和清廉家风的良好态势。本年度学校共有18人获得区、校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教师队伍优良的品德和过硬的素质,得到家长的广泛认可。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拓宽德育新渠道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开学第一课、每周升旗仪式、“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爱国主义活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国防教育研学活动等集中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践行核心素养,剧现魅力经典”中华经典文化演绎活动,坚定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在重阳节开展“爱老敬老”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感恩孝亲之心;大队部、团支部每周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颁发流动红旗,激励同学们文明有礼、自信自律;班主任在班会课、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通过润物无声地引导,充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提升教育合力本年度学校“全员导师育人”全面实施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家校合作,围绕“开放、协同”核心主题,形成并强化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建设体系。1.创新家长开放日活动。各班级每周1名家长进校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期间可以参与该半天内所有学生活动。家长能够走进学校的任意一间教室,推门听评任意一位教师的课,走进学校的任意一间办公室,和任意一位教师和领导沟通交流,使家长沉浸式体验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育成果,该项措施受到家长热烈欢迎,仅从9月至12月,参与开放日的家长即达830人次。家长在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开放日反馈表中对学校、对老师表示非常满意,对家长们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和老师十分重视,虚心采纳,进行了必要的工作调整。2.进行家访和开展家长学校讲座。我校积极落实“大家访”活动,组织各班进行班级学生情况摸排,筛查重点家访人员,组织全校领导和老师积极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帮助家庭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参与家访教师80多人,有效促进了家校沟通。学校还开展了家校共育课程,定期向家长推荐科学的育人方法,此外,学校还通过班级群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家校共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三、创新教师发展机制,稳步提升专业素养学校创新教师发展机制,通过“新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提升课”“教研员入校指导”等活动不断打磨“绿色课堂”,实现骨干教师的年轻化,达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通过专家引领、名师带动、青蓝工程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以教师培训为途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过去一年,学校先后组织班主任及各科教师赴上海、杭州、成都、南通、西安等地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活动,线上线下培训次数共计79场,参与培训教师350余人次。各位参与教师培训前细心准备,培训中认真学习,培训后积极分享,深入总结,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丰富的培训工作促使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将教育新思路、新方法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了丰厚的教研成果:三项渭南市十四五规划课题顺利结题,5项区级课题成功立项,30余项校级课题正在如火如荼实践研究中。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成果评选:其中58人参加2023年暑期“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案例展示”活动;25人参加校临渭区组织的基础教育教师征文活动;12人参加临渭区“领悟新思想”主题征文活动;18人参加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41人参加数字化助推高品质课堂改革项目优秀课例征集活动,均取得不俗的成绩,共计90余人次获奖。在2023年“临渭金秋”评成果活动中,我校完成的《扩大课堂教学评价正向价值促进品质课堂建设纵深发展》被评为二等奖。我校《构建“印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在渭南日报发表,在渭南电视台分享,在临渭区2023年中小学品质课程体系规划校长论坛分享,效果显著。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我校4位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帮助学校培养更多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为学校学科教学创新发展添砖加瓦。四、多措并举厚植双减,精准赋能高效课堂在教育新形势下,学校在过去的一年里更多地思考如何让“双减”从落地走向纵深,让双减有深度,教育才有温度!学校认真做好每一次备课、教学设计、听评课、作业批改等检查,从检查反馈中发现优秀榜样和典型问题,引导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备课,将理念更新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教师互助等形式,加强对师生共成长高效课堂的研究,打造高质量课堂;通过多样化分层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我校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良性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班子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书记校长包校,中层领导主动实施包校、包年级抓管理办法,推进教师课堂教学稳步提升。校园体育强健体魄,艺术课程陶冶情操学校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音体美课堂、延时服务、青少年活动中心“2+1”项目培养,让每名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以阳光体育大课间、年级体育联赛、社团活动和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举办了全员春季运动会,积极参与全区中小学运动会及各类艺体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我校在“临渭区第七届足球联盟杯(初中)组”荣获第三名。我校依托学校课程体系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希望田园”劳动实践基地,供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和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学习了农作物种植技术,多次开展校内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如种麦子、拔菠菜、守护花草等;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制作等。学校因地制宜的劳动教育获得了家长们的充分肯定。强化安全体制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学校按照“安全第一”的方针,多措并举,筑牢师生安全防线。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职责,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以安全活动为支点,每周一节安全主题班会,每月一次安全疏散演练、交通、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工作,不断加强和深化学生安全意识。学校实现了人车分流,多措施保障学生安全。学校定期对教学楼的墙面地面进行维修、补修,对课桌椅、门窗进行维修、更换,对各种设备、消防器材、桌椅、门窗、水电各种物品进行检查,及时更新各项安全设备设施,并认真做好有排查,有整改。齐心保障温暖工程,有序推进暖心服务学校以工会为抓手,以“学雷锋”、庆“三八”、庆“元旦”等活动为载体,做好特殊学生、教师关爱工作。同时组织教职工趣味比赛,为教职工提供了一个自我调整和减压的方式,为大家提供了舒展身体、绽放美丽的平台。学校走访慰问生病教师9人,困难学生学生35人,让师生真切感受到了学校的贴心关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