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水产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水产技术推广管理提供服务。水产技术推广管理与服务;新技术引进与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
住所 | 蓝田县蓝关镇工农路4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汶龙 | |
开办资金 | 4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6万元 | 72.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蓝田县水产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目标要求,2023年全县养殖面积为3165亩,其中池塘1185亩、水库1980亩,产量达1983吨,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全县现有养殖主体77家,工厂化养殖1家,陆基圆桶养殖基地2家,休闲垂钓16家;农家乐烧烤28家;纯养殖12家;水库养殖14家;其他4家。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23年完成主要工作1、稳产保供情况开展渔业实用技术培训13次、培训一线养殖从业人员620人次,印发《新版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等资料3000余份,开展渔业公共信息和渔业技术宣传21次;开展水产病情测报12期,开展培训2次、32人受训。2、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开展情况(1)、生态健康养殖一是稻鱼综合种养开展情况:全县现有稻田面积344亩。二是大水面养殖开展情况:全县共有大水面(水库)养殖14家,养殖面积1980亩,总产量600吨,产值达720万元。三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情况:全县共有工厂化循环水陆基圆桶养殖2家,目前建成陆基圆桶86个,预计总产量200吨,产值达650万元。(2)、养殖尾水治理全县累计落实养殖尾水治理资金50万元,完成养殖尾水治理面积225亩,全部为“三池两坝”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3)、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大力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从源头上规范和减少水产养殖用药。共开展宣传活动3次,发放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等2000余份,参与行动养殖企业使用兽药总量与上年同比平均减少3%以上,使用抗生素类兽药平均减少5%以上。3、冷水鱼养殖开展情况蓝田县青峰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蓝田县厚镇镇清峪村,合作社下有养殖企业5家,主要养殖品种有金鳟、虹鳟鱼、鲟鱼。现建成冷水鱼养殖面积6240平方米,年产量达到160吨以上。4、资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1)、禁渔期工作2023年4月1日,在白鹿广场举办了禁渔期启动仪式,全年共张贴禁渔期管理通告122份,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开展巡查68次,出动人员155人次,出动车辆75台次。(2)、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十三次在蓝关街办等地采取进学校、进社区,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关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水生种质资源”宣传活动,共设展板45张,悬挂横幅13条,发放各类宣传品6000余份。(3)、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开展情况结合葛牌镇红色旅游革命圣地,对辋川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站的设施条件进行了提升改造,对保护区内2处广告牌进行加固更新,增加安装宣传警示牌30个。定期组织人员在保护区进行巡查,共巡查56次,出动120人次,水质监测29次。检查中未发现人为破环保护区水生种质资源的行为。(4)、外来入侵水生生物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县水产工作站根据水系分布特征,对数据进行从新核定审核,其中灞河4个点,清峪河3个点、汤峪河3个点、辋峪河3个点,13个踏查点踏查定位工作已完成。踏查中在灞河发现一例疑似巴西龟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余地区未发现外来物种入侵,踏查情况已经上传中国农技推广APP并通过省市两级审核。5、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1)、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为保障全县水产品质量安全,年初与77家养殖场户签订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了主体责任,同时制定了抽检工作计划和药残监测计划,落实目标责任。(2)、日常监管情况定期对全县养殖场户进行抽检,全年定性自检鱼样56批、82样,抽检水质18份、46样,合格率100%;配合上级抽检鱼样22批22个样,合格率95.4%。水质3份,饲料1批次,合格率100%。(3)、养殖投入品专项整治情况定期到养殖场户进行养殖投入品专项检查,共检查养殖场户86场次,出动人员169人次,出动车辆92台次,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已全部整改到位。(4)、“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情况继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加强对水产品渔用药物残留的排查,严厉打击水产养殖非法添加、农药隐形添加和不执行休药期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一是规范水产品售卖行为,做好产品来源流向登记,严防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的水产品流入市场。二是严格按照养殖制度、渔药使用制度的规定,不使用三无产品、违禁药物。三是广泛宣传,发放《明白卡》《禁限用农药名录》等宣传资料,不断增强群众质量安全意识。6、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按照《渔业法》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与养殖场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开展检查,共检查养殖场户82场次,出动人员166人次,出动车辆95台次,下发整改通知书6份,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二、工作成效及亮点(一)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模式蓝田县青峰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蓝田县厚镇清峪村,主要养殖品种有金鳟、虹鳟鱼、鲟鱼,现建成冷水鱼工厂化养殖面积6240平方米,年产量达到160吨以上。已形成冷水鱼养殖一条沟。(二)陆基圆桶设施养殖模式汤峪蓝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陆基圆桶鲈鱼养殖项目,占地960平方米,现有管理技术人员6名,共建陆基圆桶66个,水体700立方米,年产鲈鱼50吨以上,年净利润50万元以上。三、存在不足1、蓝田县经济基础差,今年县财政继续实行零预算,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加之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的积极性。2、渔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渔业是弱势产业,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较差,每年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给渔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保险业至今未进入养殖领域。3、我县渔业存在“低、小、散”状况,集约化程度很低,总体效益不高,水产养殖“短腿”依然如故。四、整改措施一是根据上级有关对渔业新政策的扶持力度,及时把政策与技术送到养殖户手中,为渔民养殖收入稳步提高做出有力后盾;二是鼓励站内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不断开阔视野,增强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五、2024年工作设想一是继续做好渔业技术服务工作,指导渔民做好鱼病防治及渔业新技术引进工作。二是加大鱼病防治和咨询服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鱼病诊治、水质检测、安全生产等工作。三是做好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将加大抽检力度、抽检频次,全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