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园艺站

蓝田县园艺站

发布时间: 2024-08-08 15:58
单位名称 蓝田县园艺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果林、瓜菜、花卉、园艺等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园艺品种、技术试验示范,技术规范制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园艺技术推广体系管理;园艺技术培训、服务。
住所 蓝田县蓝关镇北环路18号
法定代表人 蒋新利
开办资金 42.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07万元 44.07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园艺站.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1、强化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结合我县产业发展特点和重点镇村的培训需求,今年重点围绕樱桃、大杏、草莓、西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全面精准开展培训工作。特邀市技术指导专家和我站技术干部,分别在洩湖镇、华胥镇、孟村镇、汤峪镇、白鹿原水安路草莓基地等4镇1基地,主要围绕:果园清园、树势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开展培训,全年共计培训35场,购发相关科技书籍及资料2800套,培训1766人次,显著提升了广大种植户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2、引进新品种,做好试验分析我站特引入金棚8号、中研TV1、中研968、桑粉180、强力茸毛2号、意佰芬-5、普罗旺斯等7个番茄品种。在安村镇安村集体经济产业园中,通过对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果实性状及产量等综合性状的调查分析,形成试验报告一份。根据试验结果:普罗旺斯、强力茸毛2号口感好,可做水果西红柿推广种植;中研TV1、意佰芬-5,产量高、耐储运,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在三官庙移民社区产业园进行了大棚番茄降解地膜试验,试验将6种类型的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进行了对照试验。在对生育期、地温、株高茎粗、果实性状及产量进行观测记载后,已将试验数据及时上报,为市蔬菜站试验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3、利用新技术,示范带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我县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宣堡、巨西、龙村、关庙、大亮、宋家、东香等7个村建设集体经济设施蔬菜产业园,今年共建成蔬菜设施851亩。近年来我县村集体经济设施面积增长较快,为带动当地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安村镇安村建立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点1个,示范应用“果菜-叶菜轮作栽培模式”;在华胥镇宋家村和普化镇楸树庙村建立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点2个,示范应用“冬春茬樱桃番茄一大茬栽培模式”。主要推广应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利凉”遮阳降温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叶绿菜机械精量播种技术等系列配套技术,显著提升了示范点的生产设施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4、增加物化设备投入,提升种植基础环境在我县华胥镇宋家村、安村镇安村、灞源镇青坪村、三里镇磨李村等4个示范点组织实施蔬菜绿色生产综合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为示范点联系发放水肥一体化技术设备,其中:滴灌及配套材料主管道56卷、支管道28卷、开关3500个,施肥及配套材料文丘里式施肥器70个,过滤网70个。通过物化设备的投入降低了农药使用量,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品质,实现了高产高效,为全县果蔬产业提质增效及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工作重点抓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及果枝综合利用工作,采用出动宣传车、现场督导、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培训等做法,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发放新型地膜2.65吨,在汤峪镇敬家村、尖角村、汤石村的地膜西瓜、贝贝南瓜进行新型地膜示范应用510亩。在普化镇楸树庙村建设废旧农膜回收示范点1个,在蓬腾农业示范园、蓝田县绿满园种养专业社、蓝御草莓园等园区建设农膜回收网点15个,在全县组织统一开展废旧农膜清运工作,共清运废旧地膜85余车,使主要设施园区废旧农膜得到了彻底清理,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我站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园艺产业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目标,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强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2023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7.12万亩,产量14.77万吨,水果产量4.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0.66%。新建设7个村集体经济设施蔬菜产业园,新增设施面积851亩,实施老园设施改造提升计划20个,开展果蔬技术培训35余场次,培训果农176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800余份,为蓝田园艺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县园艺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存在的问题是:1、在示范园管理水平上还应强化2、产业体系建设滞后,销售渠道单一3、品牌意识淡薄,企业运用品牌能力不强四、整改措施1、多方争取省市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服务装备,提升服务“三农”工作水平,给力我县园艺产业发展。2、加强蓝田名优特园艺产品宣传及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线下线上销售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认真实施市级蔬菜绿色生产综合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抓好4个示范点建设工作;继续为新建集体经济产业园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助力乡村振兴。2、积极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工作,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促进我县果蔬产业提质增效。3、做好进行新型地膜应用试验示范工作,持续抓好农膜回收利用和果枝综合利用的宣传督导、技术培训及台账建立工作。4、在全县果业发展重点镇村,分级分类改造提升低质低效果园20个,计划在全县推广改造低质低效果园1000亩,总结集成可推广的低质低效果园改造技术模式1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