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地震监测中心

蓝田县地震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8-08 15:56
单位名称 蓝田县地震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和防震减灾提供监测预报服务。防震减灾政策规划和计划拟定与实施;地震监测预报管理;防震减灾执法监督;受科技局委托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制定地震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宣传。
住所 蓝田县蓝关镇县门街6号
法定代表人 兀琼博
开办资金 7.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9万元 7.7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地震局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始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级、市级有关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依法有力有序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业务开展情况:(1)着力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保障体系一部署三纳入。年初按照省市部署,组织召开全县2023年度防震减灾工作会对年度工作进行安排。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纳入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推进实施。一组建四加强。县政府办印发《关于建立蓝田县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总召集人,县政府办、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担任召集人,明确43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蓝田县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规则》,健全理顺工作程序;通过建章立制为统筹协调防震减灾工作建立基础,形成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印发《蓝田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23-2030年)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我县2023-2030年“四个加强”建设方案(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准备、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2)稳步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一是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制定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每月定期参加市地震局震情会商,进一步加强震情监管,严格落实震情报告制度,做好宏微观异常处置工作,发现宏微观异常,第一时间报告相关情况。2023年至今全县无宏微观异常情况。“五一”“国庆”等节假日、重要时段印发地震安保方案,加强地震风险防范。二是加强群测群防。对防震减灾“三网一员”队伍信息及时更新,明确镇村宏观异常观测责任人。举办年度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培训,提升业务素质。每月在“西安市震情灾情上报”小程序签到,确保信息畅通。三是强化台站巡护。每季度全覆盖进行1次设备巡检和环境巡查,配合省市处理异常情况,保证了监测设备正常运转、监测环境持续良好。四是加密建设地震宏观观测点3处。新建蓝田县白鹿席氏动物、三官庙寿丰动物地震宏观观测点、马楼地震宏观观测点。配合市地震局新建新寨地下井水位地震观测点、在蓝田猿人遗址、灞源镇政府安装地震速报设施。提升汤峪强震台。五是推广应用地震预警设施6处。在蓝田县委大院、县政府大院、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蓝田猿人遗址、白鹿原影视城、葛牌二十五军部纪念馆安装地震预警设施。(3)持续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一是严格抗震设防备案承诺和执法监管。按照市地震局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执行情况检查通知要求,我县下发方案,对2022年10月至2023年年底开工建设的学校、医院重点行业和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执行情况进行摸底并开展全覆盖检查,对未履行抗震设防承诺备案的项目下发了限期整改指令书,并限期整改,确保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达标。今年截至目前白鹿春晓苑、白鹿原文化村(一期)等21个项目办理抗震设防承诺。持续加大巡查提醒和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抗震设防目标落到实处。二是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印发《2023年度蓝田县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加固计划,召开培训会议1次,推进会议2次。将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的抗震设防纳入监管,2023年完成农村民居拆除重建或抗震加固1050栋,正在实施医院异地重建1所;完成拆除重建桥梁3座;完成水库大坝抗震加固2座。完成年度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并完成加固示范建设2处。三是全力推进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按照《西安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方案》要求,印发我县工作方案,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任务数据采集、汇总及核查工作,其中三项普查任务,已完成任务一(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基础资料收集)和任务三(房屋建筑抽样详查)。四是做好“标准地+承诺制”试点工作。正在实施三元科技园(三期)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不断强化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一是完成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印发并公示。二是持续加大应急演练力度。县应急管理局、县教科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和科普教育的意见》,2022年全县学校地震疏散演练完成率达到100%。组织李家河水库、蓝田县滋水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督促各单位自行开展地震应急演练86场。三是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制定《蓝田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成立蓝田县曙光应急救援中心,成立西安市首个村级志愿者救援队伍,市县应急局对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蓝田曙光”“蓝田蓝天”救援队补助54万元。形成了以消防救援队伍和部门救援力量为主力,社会公益救援队为辅助的应急救援体系。四是建成蓝田县救援物资储备中心,存放包括各类应急物资134种30万余件。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一是编制发布县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二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运转良好。蓝田应急微信公众号正常提供服务,推送防震减灾内容80余篇,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三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稳步推进。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段,悬挂横幅200余条,发放防震减灾科普资料13000余份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3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8次。三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产品创作工作。制作防震减灾展板60余块、制作防震减灾PPT一份。二、取得的成绩:1、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我中心搜集整理材料,制作防震减灾宣传展板、彩页,还专门为小学生制作了地震应急自救歌知识扇子。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余份,受益群众5000多人次,有力地营造了群众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2、台站的观测环境得到有力保障。3、加强了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制度,我县灾情上报软件的测试上报率2023年位居全市前列。4、坚持每月23日会商制度且全年无缺席。三、存在的问题:1、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方式,效果欠佳,群众防震减灾意识仍需持续提高。2、部分建筑设防不足。近年来虽然我县持续推进抗震加固工程,但经排查摸底,部分存量的老旧房屋设施未规范设计,抗震能力不足,存在风险。四、整改措施:1、力争县财政和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2、积极主动和基层相关单位联系;3、做好宏观观测点的正常运行。4、努力做好各台站(点)的常态化巡查。五、下一步计划:在2023年继续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按照台站标准化建设要求,逐步对县政府基本站、县剧院水温站等台站进行环境提升。在党政机关、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推广地震预警设施,进行示范引领。;2、进一步加大抗震监管力度。尽快完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承诺事前告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开展督导检查,推进抗震不足的城乡住宅、学校、医院和电力、通讯、水利、交通等设施进行抗震加固。探索制定城乡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办法,坚决推进学校、医院、农村民居、城镇住宅等房屋设施执行抗震设防标准。;3、进一步拓展科普宣传方式。探索、推进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地震业务培训和地震综合应急演练,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采用新媒体、新形式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地震灾害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