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农村人居环境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改善县农村人居环境服务。承担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关工作。 | |
住所 | 蓝田县蓝关镇长坪路北段 | |
法定代表人 | 高新利 | |
开办资金 | 9.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07万元 | 9.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县农业农村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年初工作安排,紧盯工作任务,提早谋划,积极落实。结合县“三个年”工作及主题教育学习活动的开展,着力在工作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农村户厕改造工作。2023年,根据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3年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工作实施计划的通知》(市农发〔2023〕24号)文件要求,市上今年下达我县农村户厕改造任务2500座、厕所革命整村推进任务636座。本着早谋划、早安排的原则,从年初开始,单位改厕技术科赴各镇街开展调研工作,结合我县2023年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及人居环境整治总体安排,相继印发了《蓝田县2023年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蓝农函〔2023〕11号)、《蓝田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3年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任务的通知》,对2023年我县厕所革命工作做出部署及要求,同时将今年任务下达到13个相关镇街。各镇街在今年的改厕工作中能根据实际,因地制宜进行户厕改造,实行群众自建与工队集中建设相结合、以户为单位改造与建设大三格化粪池实现粪污的集中无害化处理相结合。截止11月20日,已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2500座户厕改造任务。为确保全年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中心积极筹划,多措并举,促进改厕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多次组织召开改厕工作推进会,对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不断进行强调落实;二是广泛开展农村户厕改造政策宣传工作,积极鼓励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到改厕工作中,打好改厕工作的群众基础;三是成立改厕工作督导组,配合县委大督查督导镇街加快改厕工作进度;四是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创建及污水治理协同推进,提升工作成效。五是在汤峪镇、孟村镇个别群众户厕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选择附近产业园建设大三格集中粪污处理设施,将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开展改厕新模式的示点与示范。2、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2022年9月,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县2022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任务150人,中央转移支付补助资金45万元。因去年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2022年下半年,2022级培育工作一直为线上教学,开班仪式及线下培训等工作一直未能如期开展。从今年年初2月份开始,开班仪式、公需课培训、专业课教学、实训基础实践实操及外出参观学习等培育工作陆续开展,于2022年5月底,所有学员均已完成结业考试,并向各镇街印发了《蓝田县农业农村局关于认定2022级初级资格高素质农民的通知》(蓝农发〔2023〕38号),2022年共培育学员173名,最终经过考核,认定具备初级职业农民资格学员136名。至此,2022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面结束,但是学员的日常指导工作将长期开展。2023年今年的培育任务下达较晚,但在前期为确保今年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积极筹备,充分做好了培育前的各项工作。一是开展了对往届学员的复审工作。结合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组组有”的相关要求,县农广校在2023级任务下达前期向各镇街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复审工作的通知》,通过复审工作,对所有往届学员目前农业产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基本掌握了目前高素质农民的地域分布,为今年培育招生工作实现“组组有”奠定基础。二是提前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为了扩大高素质农民培育“组组有”的覆盖率,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我们除了通过往届学员推荐外,利用“蓝田宣传”公众号、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扩大了招生工作的宣传面,有力的促进了招生工作力度。截止到市级培育任务下达前,已有约420余人进行了报名。在10月底前我中心对已报名登记的420多人开展了笔试及面试两个环节的遴选工作,最终结合市级下达的200名培育指标,确定了251人为我校2023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目前,我中心已完成了学员注册、开班及公需课目的培训工作,并已对各班级开展两轮小班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后续各培育环节也将相继展开。3、信息进村入户工作。2023年,我县农业信息工作以信息服务“三农”为核心,不断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推进益农信息社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按照农业信息工作要求,2023年度我县通过市农业信息政务平台共发布信息1266条、审核信息1266条,其中供应信息838条,求购信息108条,承包租赁信息110条,劳务合作信息210条,信息内容涉及各类农产品的市场供应、求购,农村地区的承包租赁、劳务合作等多种类型;组织信息员通过线下展示以及推送、转发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业信息宣传工作。为不断提高益农社为农服务水平,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各益农社的业务指导和信息员的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单位领导及科室同志坚持不定期下乡,深入益农社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化解信息员困难。在7月下旬和10月中旬,邀请省市专家及益农运营老师,组织益农信息员线下集中培训两场次,对信息员开展手机应用技能、信息平台基本操作、益农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发动全县益农信息员利用农广在线平台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农民数字应用能力,真正让手机成为“新农具”,促进农业发展、农村人群生活环境的改善。在10月分的培训中对2022年度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优秀益农社和优秀益农信息员进行了表彰,有力的提高了信息员业务水平,鼓舞了士气,为益农社后续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确保站点的正常运行,攻坚克难,多方筹措,联合第三方公司,为全县各益农社站点配送了一批办公用品及耗材。4、其他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定期开展安全自查,同时结合业务工作的开展,在群众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二是结合业务工作,深入开展科技大培训工作,全年共开展培训10场次,培训群众近2000人次;三是单位成立人居环境及农村信息2个巡回培训队,每月不期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指导工作;四是配合农业农村局开展抗旱防涝保秋粮等其他工作。取得的主要效益全年共指导各镇街完成2023年卫生厕所改造任务2500座,受益农户2500户,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增强了农村群众的幸福感;指导全县270个益农信息社的日常管理工作,基本建立了全县农村信息平台,全年共发布供求等信息近1300条,畅通了农村信息渠道,解决了农产品买卖难,农村群众信息闭塞等问题;培育认定2022级高素质农民136名,完成2023级242名高素质农民前期培育工作,充实了我县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储备了新的人才。促进了农民群众就业创业,增加了群众收入水平。目前存在问题1、改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镇街事务繁杂,分管领导及业务干部多数都是身兼数职、无暇分身,加之近年来改厕资金不能及时兑付,各镇街、村都产生了畏难情绪,改厕工作推进缓慢;二是2019年以前卫健局业务移交时,只移交了一个总数据,未提供具体台账及资料等佐证资料。2、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在今年的不懈努力下,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但与各兄弟区县对比,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3、信息进村入户方面,益农社的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重点站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在改厕工作方面,我们将加强对镇街的业务指导,广泛开展改厕政策的宣传及技术指导工作,同时不断完善改厕相关机制,摸清底数,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面,我们要汲取多年来培育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多向优秀兄弟区县学习交流,不断促进我县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为乡村振兴培育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方面,我们将突出对重点站的建设,发挥优秀站点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各村级益农社拓展业务,壮大自身的同时,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五、2024年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的主要工作还是围绕单位的三项业务工作来开展。一是农村户厕提升改造工作,2024年计划提升改造农村户厕3000座。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各镇街改厕工作的督促力度,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同时,推进改厕新模式的试点示范工作,同步健全后续管护机制,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目标任务;二是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一方面,按照教学计划及时间节点,有序完成2023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各个环节的培育任务,争取6月底前完成学员的认定工作。另一方面,提前谋划2024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各项工作,积极与市培育办对接,争取2024年培育任务较往年少量增加。任务下达后,及时开展2024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各项工作;三是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益农信息社的日常管理,召开一次农村信息员业务培训会,对当前新的业务工作进行系统培训,增加信息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同时,打造一批亮点益农社,通过示范引领,进一步完善企业微信政务版蓝田县数字乡村服务平台,有效发挥信息站及益农信息社这个平台的作用,在全县农村群众中进行推广应用,将农村益农社及信息站打造成为群众用得上、用得好、信得住的农村信息窗口。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