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8-08 11:42
单位名称 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动物预防工作,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疾病测报、监测和防疫,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和扑灭。
住所 蓝田县北环路西段20号
法定代表人 史志强
开办资金 35.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15万元 24.33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主要业务1、动物防疫全覆盖精心组织开展春季和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根据动物存栏数量足额发放防疫物资和疫苗,严格落实疫苗登记管理制度,各镇(街)兽医站均配备冰箱及冷藏箱,保障疫苗运输、储存全程冷链,确保疫苗质量和防疫效果。截止目前,全县生猪存栏6.95万头,肉牛存栏0.46万头,奶牛存栏869头,羊存栏1.89万只,鸡存栏140.78万羽,其他禽存栏2.63万羽,犬存栏数1.101万只。春秋防疫主要采取3项措施,一是由镇村防疫员对散养户开展春秋踏栏入户“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狂犬病”的集中强制免疫;二是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政策,对7家规模场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共拨付先打后补资金37.47万元。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常年补针工作,全年累计免疫:猪口蹄疫14.16万头;肉牛口蹄疫0.85万头,奶牛口蹄疫双价0.15万头;羊口蹄疫3.46万只,小反刍兽疫1.89万只;鸡禽流感270.62万羽;狂犬病1.09万只。各畜禽病种应免率均达到100%,各类家畜耳标挂标率达100%,畜禽免疫档案建档率达100%。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确保了辖区内免疫密度和质量。2、监测流调高精准动物疫病监测主要以实验室血样检测为主,一是开展春秋两季集中抗体抽样检测,共检测禽流感H5亚型540份,禽流感H7亚型270份,新城疫259份,牛O型口蹄疫130份,羊口蹄疫220份,猪瘟350份,猪口蹄疫350份,狂犬病169份,抗体合格率达到农业农村部要求70%以上;二是开展禽类跨省调运禽流感H7亚型抗体检测,共检测7批次,10场次,300份血清样品,编制检验报告书10份,保障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流调工作以周排查和流行病学专项调查为主,一是坚持非洲猪瘟周排查制度。今年共排查非洲猪瘟49轮次,排查养殖户732户,累计上报49次疫情周报。二是开展应急流调工作20次,其中猪瘟10次、可疑非洲猪瘟5次;羊小反刍兽疫1次;羊布病2次;人间布病2次。三是开展布病专项调查,以询问、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7个镇31个养殖场,撰写布病专项调查报告1份,上报市动物疫控中心。通过监测流调工作,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避免出现动物疫病大规模暴发情况,推动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3、犬只强免无遗漏为了更好开展狂犬病强制免疫工作,一是在全县21个镇街畜牧兽医站和2个宠物诊所共设置23个犬只狂犬病疫苗免费注射点,二是储备了1.3万份狂犬疫苗,三是组织开展了3次大型狂犬病防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彩页3600余份,四是推行“不让群众跑,免疫进社区”便民措施,方便市民犬只免疫接种,全年应免1.09万只,实免1.09万只。4、布病净化有成效畜间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重点采取5项措施。一是健全镇村养殖台账,摸清底数;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县畜牧兽医站职工进村入户,对养殖场户和村组干部宣传“布病”防控知识,增强布病防控意识,发挥干部群众对养殖户的监督作用,督促养殖户规范养殖,做到购前检测和落地报检,确保引进牛羊无疫病,三是为实验室采购15.8万元物资和试剂。四是开展集中检测。年初制定全年布病净化工作方案,分别在5月和11月组织开展布病集中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五是每季度针对城乡拉羊卖奶户再进行加强检测,确保群众喝上放心奶。全年共检测血清样品12701份,其中牛血清样品1598份、羊血清样品11103份,对血清样品呈阳性的牛羊交由相关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全面完成牛、羊布病净化阶段性工作。汤峪、蓝桥、灞源、辋川、葛牌、三官庙6个镇近3年牛羊布病检测结果无一例阳性,形成布病无疫区。5、兽药减抗常态化制定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工作方案,进一步夯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指导养殖场(户)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和环境控制基础设施,强化饲养管理,规范养殖档案填写,引导养殖主体树立生态养殖、减抗养殖、绿色养殖理念。印发宣传资料200余份,已与81家规模养殖场户签订了《兽药规范使用承诺书》,其中得康蛋鸡、祥润肉鸡和毳鲜农场3家养殖场成为省级兽用药减抗示范养殖场。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开展了牛羊布病净化专项工作,以推动蓝田县奶山羊布鲁氏菌病净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开展畜间布病净化、切断人间布病传染源,逐步推动全县布病净化,同时对一线畜牧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旨在加强我县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积极开展狂犬病强制免疫工作,全年免疫10900头份。为了方便市民朋友对犬只进行狂犬病免疫,确保狂犬病免疫工作落到实处,中心持续推行“不让群众跑,免疫进社区”政策,在县内建立了23个犬只狂犬病疫苗免费注射点,为犬主们给爱犬接种疫苗提供了方便。为方便养禽户跨省调运,中心兽医实验室共开展禽跨省调运禽流感H7亚型抗体检测7批次,10场次,300份血清样品,编制检验报告书10份。通过采样监测,做好检疫申报,进一步完善了家禽H7流感防控,保障了养殖户及时出栏跨省销售,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切实保障养禽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存在的问题(一)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县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员缺员严重,在乡(镇)尤为突出,且基层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年龄老化,断层突出,难以适应动物防疫工作发展需要。(二)防疫经费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从当前情况看,政府虽已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投入仍然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等方面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三)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全县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占比比例较大,标准化饲养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养殖场还存在生产条件差、用药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制约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提高。四、整改措施(一)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队伍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大对畜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充实全县畜牧兽医队伍。二是要切实保障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有充足时间从事本职工作。三是创新村级动物防疫员聘用制度,可以探索养殖大户或养殖场防疫人员兼职辖区内的村级动物防疫工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充新鲜力量。(二)加大对动物防疫知识的学习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强化养殖、经营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其自觉参与防疫工作,确保养殖、运输、经营、消费安全。营造人人关心、重视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切实抓好党组建设,强化政治领导切实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职责任务和具体要求,促进党员模范履行岗位职责,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预警防控措施,树立学习型、廉洁型、节约型中心的良好社会形象。(二)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专业技术业务知识培训,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全方位、专业解读,并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理解政策、服务项目建设的能力。扎实搞好免疫技术和自我安全防护的培训工作,围绕重点免疫病种强化技术培训,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三)重点做好动物防疫,推动政策落实一是做好春秋两季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坚持集中免疫与日常补免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二是做好检测流调工作,积极主动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大随机抽样力度,掌握真实免疫状况。三是做好布病净化工作,全面完成蓝田县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工作任务。四是积极增强防疫物资储备能力,做好防疫物资应急储备,及疫苗的接收、冷链运输、储存、管理、发放等工作。五是做好非洲猪瘟排查工作,坚持周排查、周报告制度。六是做好禽流感H7跨省调运检测工作,为群众跨省调运提供便利。七是持续推进“先打后补”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政策落实工作。八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