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灞源镇中心学校

蓝田县灞源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8-08 11:10
单位名称 蓝田县灞源镇中心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全镇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勤工俭学、教育教学、教师调配、财务审批、财产管理、校舍建设、安全纪律、卫生保健、绩效考评管理。
住所 蓝田县灞源镇李家俭村
法定代表人 胡武刚
开办资金 344.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67.42万元 1697.13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灞源镇中心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灞源镇中心学校在县教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立足高质课堂狠抓教学常规1.集体备课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要求各校通过集体备课来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高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的困难。2.落实“推门听课”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质量提升的主战场。为了向每一节常规课要质量,要求各校在公开课有序进行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老师的常规课上。听课情况依据课堂评价标准进行考核,听课后,进行评课并查看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等情况,掌握教师课堂与教学常规最真实情况。经常性的“推门听课”,调研课堂教学现状,落实课后检测,扎实把“向40分钟要质量”细化、实效化。3.常规检查为了使教学工作常规化,制度化,更有条理性,要求各学校把每个月的常规化检查都落到实处,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体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检查。通过一次次的有效督导,各学校学科老师们都能及时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都能赶上教学进度认真备课。(二)开展师德主题教育促进教师师德养成2023年10月—12月开展了“重师德提素养”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各学校结合各自实际和特点,采取集中组织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开展各式各样学习活动,做到“学中用,用中学”,确保全体教师全覆盖。(三)专题培训助力成长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9月20日,安排3名教师参加县语言文字知识培训;2023年10月18日至19日,6名教师参加县第六届“蓝玉之光”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10月20日,安排1名教师参加2023年教科系统骨干网评员培训会等。2023年12月11日至20日安排各学校组织教师收看“202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优秀案例微能力点综合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各校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开展各类网络研修学习,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四)开展“三级三类”教师示范课活动为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及新课标要求,切实发挥“三级三类”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2023年4月7日至9日,组织县级教学能手杨建鹏、马鹏在全镇巡回开展示范课引领活动,通过上课、评课等,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课题引领促发展专业成长共奋进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或课题组针对一个或多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所做的深入系统的研究。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之一。多年来,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不同层面推进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目前4项县级课题、18项校级课题正在进行中。(二)参加县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12月9日,我镇小学9人、幼儿园2人参加县级2023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小学教师马鹏、刘毅、刘悦;幼儿园教师张超凡进入第二阶段,参加课堂创新大赛课堂实录比赛。(三)青蓝携手同奋进,匠心育人共赋能为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青年教师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后备力量。我校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通过“师徒结对”听评课教学活动,构建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的平台。(四)新人新课堂汇报课亮风采为深入了解新进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组织开展了新进教师汇报课活动,老师们的授课态度认真,备课充分,教学设计突出学科特点,授课过程中精神饱满,为学校的教育融入了新的血液。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育教学质量还不高,有待加强;2、学校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有职业倦怠现象;3、个别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足;四、整改措施(一)完善教师管理评价细则,量化各校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在本学期原有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将联系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重点修订完善《学校教学常规量化细则》,为年度考核、评价做基础。(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将问题解决到平时。1、各校加强落实巡课制度。重点检查课堂教师的到岗到位,是否按课表上课,是否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2、常规检查重反馈。各校加大平时的常规工作检查力度,包括:规范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订正、辅导等教师的教学行为,检查后及时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第一手资料。做到有检、有落实、有反馈。3、加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尤其是对现有教学设备、工具的检查力度,促进每一个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在全体教师心中牢固树立教学常规的重要地位,将教学常规工作抓得实在有效。4、细化双减工作,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三)加大教研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引领各校教研组,围绕2022版开展深入学习,对课标内容变化、实施、评价等进行深度教研,并结合课堂教学落实,开展课标解读实践案例说课活动。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评优课活动,通过研课、讲课、评课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3、结合主题教学,开展系列主题教研,团队共同打造精品主题课程活动,对德育、文化主题教学的内容、形式等深入研讨交流,基本形成德育、文化主题教学课程体系,形成我校特色。五、今后工作方向探求理想教育的真谛是我们永不止境的追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站在学校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上,用科学的发展观,用理想的教育观,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挥毫泼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