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陕西省>
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7-12 15:43
单位名称
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自然资源监测、应用技术研究和相关服务。自然资源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采集与管理、相关产品制作与服务;拟定省级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体系;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技术研究、科普宣传;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研发;相关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交流合作。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25号
法定代表人
付垒
开办资金
2196.7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96.77万元
6099.44万元
网上名称
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公益一类)
从业人数 9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工作摘要如下:一、卫星中心推进项目实施(一)切实推进秦岭卫星遥感监测平台建设。一是完成31台服务器、58套安全设备等部署工作。二是完成数据湖、数据发布、数据在线应用及数据统筹、智能解译、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等系统开发。三是分别生产秦岭地区亚米级和米级影像数据6期、12期。四是制作解译样本数据30万个。(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中心项目成果显著。一是完成全省两轮次扫面工作,识别图斑793处,下发478处,其中285处确认为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准确率为59.62%。二是开展图斑野外核查360处,采集无人机正射、LiDAR等地质灾害隐患点36处。三是研发地质灾害三维可视化平台,完成二期数据库设计。(三)统筹推进陕西省地学大数据建设。一是“三秦地质云3.0”成功上线,完成秦岭卫星遥感综合监测服务平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等11类数据资源集成。二是研发地质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处理与共享系统、霞客游陕西等信息化平台7套,洞穴自动测绘设备及软件1套。三是组织全院制作地学产品260余件,发布地学一张图图层30余个,入库各类数据1.69TB。四是申报专利3项,发表论文6篇,取得软著2项。(四)有序推进“双碳”遥感监测。一是赴中国地调局、中国科学院大学、铜川市环境监测中心开展调研工作。二是对接部卫星中心及湖南省、江苏省卫星中心,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碳汇遥感监测线上技术交流与业务培训工作。三是主动对接航遥中心、部卫星中心、省生态环保厅,做好《陕西省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评估》立项工作。(五)抓实抓好各专项工作。一是开展全省卫片执法图斑的内业审核及外业核查等工作,编写卫片执法年度报告和12个市(区)外业核查报告,共审核18万图斑次。二是共核查全省前三季度建设用地报件751个批次,图斑6980个。三是完成《确权登记外业核查工作细则》《自然资源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大熊猫国家公园确权登记公告登簿实施方案》等编写,协助举办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省级工作部署暨培训会。四是完成全省72个区县的非正规垃圾遥感解译工作,开展西安、延安等相关区县图斑外业核查,共核查疑似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图斑1650个,该项工作获2022年陕西省科技创新优秀案例。五是完成绥德县、合阳县、旬阳市等8个试点县传统村落遥感解译。六是完成陕西省第三次土壤普查样点校核工作,提取5190个样点土壤类型,编制《陕西省第三次土壤普查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七是开展潼关县矿渣堆遥感解译工作7期。八是完成全省107个区县的正射影像制作,共解译各类变更图斑28000余个。九是完成2000个耕地种植属性变化图斑的外业核查工作。十是开展麟游县、扶风县等22个县耕地保护专项审计工作。二、稳步推进“省部共建”各项重点工作一是与航遥中心联合开展南疆地区斜坡地质灾害隐患核查验证工作,完成项目验收和资料汇交。二是选派1名技术骨干前往部卫星中心参与卫星遥感数据统筹、国产雷达卫星在轨测试与应用试点等工作,承担了国家“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形变产品生产与出图”项目。三是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监测与评估工作,共同申建的自然资源部黄河上中游自然资源智能遥感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四是到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门及直属单位、部卫星中心等就碳监测、大数据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平台建设、卫星应用等开展专题调研。三、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普工作一是中国-上合组织地学研究中心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成立获评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21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二是陕西省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中心建立了以InSAR技术为核心的“三形”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技术体系,形成“遥感识别-综合分析-外业核查-入库管理-动态监测”的常态化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工作方式。三是陕西省地质大数据中心开展全省地质数据的汇集入库工作,参加2022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硬科技产业博览会,推广地质大数据、卫星应用等科技成果。四是陕西省国防地质与智能遥感应用创新中心获2022年省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资助。五是中心1名选手代表陕西省参加2021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取得优异成绩,并获“省科技厅2022年省科技计划创新服务体系项目”资助。四、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一是常态化开展全省季度2米、半年亚米“一版图”影像生产工作和5个专题类遥感监测产品生产工作。二是向12个市级节点、30个行业单位提供影像8458景,数据量约10.25TB。三是出台市级卫星节点建设规范,建成商洛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等节点,完成全省12市级节点建设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乙级测绘资质证书(有效期至2027年1月2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