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4-06-27 15:58
单位名称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教育教学研究。检测各学科各学段教学质量并对其进行分析、教学常规管理、地方教材编写等。
住所
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2号
法定代表人
王军
开办资金
40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6万元
187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3年度未涉及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认真做好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和高三复课督查。按照市教育局通知安排,市教研所组织检查组深入县市区基层学校,采取听汇报、听课、召开座谈会、查看资料、召开反馈会等形式,对全市高中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及高三复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听取县校汇报20余场次,听课100余节,查看了40余所学校的相关材料,召开一线教师及学生代表座谈会30余场次,现场反馈会20余场次,检查后形成有针对性的督查简报,并在全市基础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了通报。2.精心实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送教活动。市教研所组织专家团队先后在7个县市区开展了两次“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活动,涉及义务段11个学科,培训教师3000余人,展示公开课320节,开展点评交流160场次,以新的教育理念培训为切入点,以教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培训内容,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3.“名师+”研修共同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加强对“名师+”研修共同体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定了“名师+”研修共同体考核方案,建立了月总结汇报机制,开展了第二批“名师+”研修共同体考核,组织小学数学、高中物理、初中化学、道德与法治、初中美术、体育等多个学科的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全市学科教研活动10余次,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取得显著成效。4.科学规范做好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和成果评选工作。针对省市级课题申报工作时间交错,工作量大的特点,提早安排,科学统筹,采取异地交叉评审的形式组织专家进行课题评审,纪检人员全程参与,评审结果严格审签和公示。完成2500余项市级课题审核。274项省级课题的网络初审,通过省级审核190项;在全市206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中,推荐49项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参加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工作。根据省上通知精神,市教研所先后在临渭区育红中学召开了“渭南市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会”,在渭南高级中学、瑞泉中学、尚德中学、恒昌王子国际酒店分学科举办了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会。设置7个学科分会场,邀请了12名全国知名专家开展讲座,各县市区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160余人,高中7个学科的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1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对全市广大教师掌握新理念、用好新教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加强宣传及时传播教研好声音。通过市教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及时传递中省教研资讯、发布市县教研动态,全年共发教研信息145篇。积极打造“渭南教研讲堂”教研活动品牌,全年组织开展9期“渭研堂”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活动;渭南教研抖音粉丝量达到3万多人,点赞8万余次;《渭南教育研究》杂志秉承“免费宣传、免费投稿、免费刊登、免费邮寄”的“四免费原则”进行了改版,进一步提升了稿件质量,全年刊发6期,通过多种渠道有效扩大了渭南教研工作影响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目前,市教研所缺少一名职业教育教研员,职业教育相关工作由高中学科教研员兼职。整改措施:已将招聘计划上报市教育局、市人社局,拟在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遴选或通过校园招聘赴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招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业务人员学习,不断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水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影响。二是创新培训形式,做好义务段“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送教下乡工作。三是继续完善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提高业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