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电化教育馆(渭南市教育投诉服务中心)

渭南市电化教育馆(渭南市教育投诉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6-27 15:56
单位名称 渭南市电化教育馆(渭南市教育投诉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服务保障,全市教育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研究培训;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渭南教育网、新媒体运维;受理教育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意见征询、民调、舆情监控;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电大九楼
法定代表人 孙建军
开办资金 64.7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6万元 7.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以数字校园、智慧教育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普及行动”的通知精神,拟定实施方案,确定目标任务和推进步骤,全面推进数字校园普及工作,引导各县、校建立需求驱动的建设与投入机制,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评,市级验收,全市245所学校参与申报了2023年度数字校园创建工作,13所学校迎接了省级数字校园评估工作,反响良好。(二)大力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全面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互通。深入推广、宣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截止目前,全市1251所学校激活,25.0万师生注册,页面浏览量达8036.22万。蒲城、合阳、大荔等区县应用数据、活跃度全省领先。持续推进“陕西教育扶智”平台。结合“三名+”、教育联合体、教育共同体等线下帮扶,确定了三批113对174所结对帮扶学校,截止目前开展直播课程355节、点播课程748节,报名人次达2.1万。不断加强渭南市基础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设置资源中心、课题研究、竞赛活动、教师频道等6个模块,完善了学科、文章、微课、视频等15方面内容,涉及网络研修、优秀课例、赛事活动等信息化工作方方面面。投入资金运维,在线开展课题研究、微课大赛等多个活动,16095位老师注册上传资源,3965076个知识点在平台交流共享。(三)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与融合,多举措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网络培训。在平台发布培训微课程30余节,点击观看13273次;发布省级微课大赛获奖作品赏析系列微课程65节,点击观看21239次,发布“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优课558多节,点击观看90万次。顺利完成2023年26365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28949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工作,40293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42972人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组织18名理化生教师参加2023年陕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2名教师获得省级奖项。(四)持续开展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及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工作线上举办第七届微课大赛,全市580件作品参加比赛,16件作品获得省级奖项。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活动。蒲城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1123N”模式以《突出重点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整合资源助力蒲城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申报教育部典型案例参评。市电教馆自主研发、广泛应用的渭南教育乡村振兴、教育咨询投诉等5个系列微信小程序,形成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区域教育服务模式,以“提升教育数据治理能力,助力渭南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申报省级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典型案例。二、服务社会效益情况实施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市教育投诉服务中心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微信154条、教育微博公众平台发布微博282条;按期办结“12345”政府热线工单92条;按期办结陕西省教育厅工单5条;完成政务公开系统后台信件审理601件;发布舆情周报33期;微信公众平台接待人数1778人,回复1718条。利用微信小程序,围绕教育强市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3次,全市累计1305728人次参与,收集并反馈各县市区群众意见建议55852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多措优化教育治理。收集并反馈各县市区群众意见建议82970条,人民满意度明显提升。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教育信息化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支持问题,财政投入跟不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二是政策支持问题,教育信息化发展离不开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应用,但实际中缺少学生应用设备的政策支持。针对信息化环境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等存在问题,拟以下改进措施:1、以创建市级智慧校园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广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2、依托省、市的各类资源平台,完善我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帮扶行动,推动优质资源互通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3、依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培训,突出强化校长作为首席信息官的领导力培训,带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四、下一步计划。新的一年,市电教馆在争取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的同时,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运用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省级数字校园普及和智慧校园创建,落实师生数字素养提升行动,加强数字应用创新,积极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实际行动支撑渭南教育高质量现代化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