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华胥镇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保健服务。内儿科、妇产科、外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影像科。 | |
住所 | 蓝田县华胥镇油坊街1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熊森 | |
开办资金 | 167.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0.54万元 | 42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蓝田县华胥镇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院在各级党委及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院内业务大幅度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医院狠抓管理,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创优质服务,现在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院内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县卫生健康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扬职工主人翁精神,全年工作有序开展。2、医疗服务工作:全年以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抓手,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法治意识、医疗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3、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签约1348户,总人口4690人,慢性病996人,三类重点人群5户18人,大病120人,死亡1人。签约率为100%。4、城镇居民医保工作:积极完成县医保局各项工作安排任务,协助卫生室签订23年医保工作协议并上传国家动态维护系统。协助县医保经办中心收取慢病复审资料及慢病零星报销资料。5、药品管理工作:目前国家基本药物及集采药品配送工作已在我院及27家村卫生室全面推开,保障了群众基本用药,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1)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3月份开始在卫生院智能体检中心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对路远的老人及行动不便的老人随后组织入村体检。(2)健康教育工作:在宣传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季节和疾病流行及健康生活常识需求,更换宣传栏。针对不同人群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我院在门诊大厅利用LED显示屏播放健康知识视频,全天播放,每天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8小时。(3)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全年产妇数128人,活产128人,早孕建册人数142人。产后访视125。高危孕产妇13人,管理13人。两癌筛查任务数150人。儿保方面,本辖区0-7岁儿童1306人,其中健康管理1306人。对辖区内0-36月龄儿童严格按照4-2-1体检标准进行体检。年度出生儿童数128人。(4)、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我镇辖区总共统辖20个行政村,人口约31655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人数31655人。(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2023年我镇管理精神疾病确诊患者共190人,失访10人,非在管12人,在管168人。(6)预防接种工作:2023年新增目标儿童101人,建卡证101人,建卡及时率100%。严格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冷链运转12次,按要求管理存放和出入库登记。(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截止12月底高血压患者1985人,规范化管理1502人;糖尿病患者586人,规范化管424人;累计建档人数2544人,规范化管理1926人,规范管理率75.7%。(8)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对辖区29家医疗机构,48家供水单位,14家学校和26家公共场所单位进行了一户一档管理,已经完成所有管理对象全覆盖巡查。(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工作:今年,我辖区共上报水痘流调1例,流感15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10)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管理工作:今年追踪结核病人15例,目前正在管理15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家庭督导服药15例,服药卡按时填写15例。(11)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加强中医药知识预防保健宣传工作,我院以黑板报及宣传栏的形式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农村多发病常见病。7、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积极争创“医养结合服务单位”“老年友善医院”及“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广大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医院快速发展,在开展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同时,在全院开展争创医养结合医院、老年友善医院、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活动。二、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1、全年医院总收入2071951.646元,门诊人次28795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14%,住院人次26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50%,辅助科室:心电图:2110人次,同比上涨407.21%;超声诊断306人次,同比下降14.53%;X线诊断2675人次,同比增长713.07%,实验室检查19909人次,检验收入292443.1元,人次同比上涨216%。2、医疗服务工作:近几年我院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总体呈现持续向好局面,现开设开设运动康复、理疗康复项目,并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按摩、艾灸、微波治疗、中药饮片等多种中医特色治疗科目,利用中医治未病、治疗慢性病和中药饮片价廉、副作用少的优势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安全、价廉、有效的治疗效果,深受人民群众喜爱。3、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卫生室、户档资料均归类存放,签约履约内容排查整改到位,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均达标,防返贫预警监测机制定期排查和上报。4、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卫生院对对村卫生室上报数据进行严格核对,每月进行工作督导,同时积极配合县医保局对我辖区的督导检查,加强医保报销规范操作,畅通投诉渠道,严格遏制套取医保资金,确保医保系统健康良好运行。5、药品管理工作:截止年底,我院网络平台申购国家基本药物药品51次,480个品规,西药购进811303.37万元,销售906065.02;中草药购进:389729.72万元,销售:374182.88万元。基本药物配送占比80%;网采率100%。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1)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辖区常住老年人5272人,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5272人,2023年健康体检人数3203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1%。(2)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12次,受益群众389人。更换宣传栏14期。开展15次健康知识讲座,收益达611人次。2023年全年累计播放音像资料16余种(中医版5种),累计播放1994小时。(3)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全年早孕建册率100%。产后访视率97.6%。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全年对乡医培训4次,例会10次。健康教育项目宣传4次。儿保方面,年度出生儿童数128人,访视128人,访视率100%。专案管理人数为18人,对高危儿童有登记。(4)、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100%,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23759份,健康档案使用率78%。(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患者规范管理率管理率88.9%,规范服药率74.73%。本年度共上报管理190人,同意管理168人,管理率77.8%。基本完成了管理任务。对辖区所有精神病人进行了4次入户随访。(6)预防接种工作:儿童入学预防接种查验工作顺利开展,对3所幼儿园新转入107名儿童全部查验;对7所小学新转入139名儿童全部查验。我院共接种流感400人。全年国家一类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宣传按主题要求开展了11次。高血压体检1657人,体检率85%,糖尿病体检532,体检率91%。全年对村卫生室进行了4次督导,死亡上报293人。肿瘤上报77人,其中发病20人,死亡57人,已全部录入肿瘤系统。(8)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公共场所日常共巡查325次,下达卫生监督指导意见书300份。进学校,进村组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4次。(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控要求,我院共举办4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参加培训的有52人次,举行知识考试4次共有41人次参加。(10)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管理工作:全年共为1610人次做了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初检均阴性。为辖区内的大骨节及甲状腺肿患者建册并定期进行随访,对同意服药治疗的25名大骨节病患者免费发药。(11)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今年老年人共体检3269人,中医体质辨识共3467人,65岁及以上老人共建档5272人,中医药健康指导3840人,完成率73%;0-3岁儿童建档人数869人,中医药健康指导服务683人,中医健康指导率78%;7、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积极争创“医养结合服务单位”“老年友善医院”及“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今年被确认为“医养结合先进单位”“陕西省老年友善医院”、“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三、存在问题1、医院的科室发展不够均衡,院内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满足于做好日常工作,无科室发展的远期打算,满足于目前的现状,缺乏创新动力,职责意识不强。2、健康扶贫政策、签约服务、卫生保健知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3、在医疗业务方面“传帮带”还不深入,有部分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经营意识、危机意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1、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健康扶贫政策、签约服务、卫生保健知识深入人心。2、加强医院人员技能培训,更好服务群众。五、下一步打算1、在宣传教育方面,创新方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巡回开展更广泛的综合宣传,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争取更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各项工作的理解。2、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继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发展思路,持续推进医共体专家坐诊带教工作,充分利用医共体优质资源,借鉴他们的丰富经验,为辖区百姓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服务。3、在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和绩效考核制度,借鉴和学习先进单位管理办法,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惩罚机制,形成人人务实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号码:58318809161012211C2201,有效期限: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