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提供综合行政执法保障。 业务范围:以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名义依法实施辖区内有关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电影市场等方面执法工作;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 | |
住所 | 蓝田县东街4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军昌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21万元 | 46.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主管局县文旅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今年以来,蓝田大队为确保文化市场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以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相继开展了“百日整治”“清浊”、“清朗”行动、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项执法行动和治理活动。截止12月25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19人次,检查各类场所353家次,查处办结执法案件5件,罚款1.4万元。收缴非法出版物910册、没收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类动漫卡片1120余张,所办案件始终保持零复议、零诉讼,公众满意度不断攀升。一是开展文旅市场“百日整治”“清浊”行动。重点对文化娱乐场所违规营业性演出、接纳未成年人,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康养游”、签订虚假合同等予以打击、处罚。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开展“扫黄打非”等五大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印刷、发行等非法出版物活动,重点对县工业园区、三园科技园内40余家印刷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2处,责令现场整改,集中约谈8家。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3”专项行动,“4•26”版权宣传周等活动,集中现场宣传3场次、制作宣传展板30块、发放版权宣传材料800余份,营造“尊重版权、保护版权”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版权保护意识。三是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重点对中小学校园周边书店、网吧和娱乐场所进行集中整治,查处和打击校园周边违规行为。重点对校外培训机构、网吧、文具店(文化用品店)、书店和复印打字店等进行联合执法5次,重点巡查、整治3次,收缴非法出版物510余册。加大上学放学时间、“节假日”“双休日”非工作时间突击检查力度,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召开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法人座谈会,签订守法文明经营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状,有效提高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意识。四是开展游戏游艺、剧本杀、电竞酒店等新兴业态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对蓝田县新茂购物广场2家游戏游艺场所及商场内投放的VR游戏机、游艺机等设备进行执法检查,督促规范经营;联合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对剧本杀、密室逃脱、电竞酒店等文化市场新业态场所进行调研和执法检查,督促新业态经营单位守牢安全底线,适龄提示、实名登记等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二、取得社会效益聚焦示范创建,推进行政执法工作。一是以“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活动为契机,夯实文化市场法治之基。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文旅体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研究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管理办法》《包容审慎制度》等,让决策程序更加清晰、决策内容更有针对性。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程序正当性。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将执法事项清单、自由裁量基准、行政处罚案件等在政府官网上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落实“互联网+监管”要求,定期更新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时公布不予行政处罚、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依法从重处罚清单,坚持重大行政执法集体讨论决定和举行听证会,让行政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程序合法、处罚得当。二是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着力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执法依据、权限、程序等进行公示,“晒出”执法权清单、责任,接受公众监督。利用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平台、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等,对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规范执法行为,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对列入重大执法决定范围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事项,从实施依据、认定事实、履行过程、适用法律等方面进行法制审核,确保重点行政执法决定公正、公平。三是不断完善执法机制。实行联合执法,协调县“扫黄打非”办、网信、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形成震慑。加强信用管理,充分利用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完善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办案技能,守护好蓝田清朗文化市场环境。三、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蓝田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尤其是专业执法队员补充不及时、执法装备有待提升,偏远地区巡查不到位、违规经营反弹等问题,急需改进提升。四、整改措施持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逐步落实组织机构、编制和人员划转问题,使执法主体合法、执法程序严谨。争取市县财政将办案经费、执法车辆等列入县级财政预算配套执法经费。加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综合执法改革,一是抓业务规范。完善制度,细化执法流程,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二是抓形象规范。统一执法标识,统一执法证件、统一执法服装、统一执法装备、统一执法文书;三是抓行为规范,推进行为和作风建设五、下一步计划下一步,县文旅体育局将以此次质量考评为契机,全面贯彻法治思想,不断提升办案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优化执法监管网络,为建设绿色蓝田幸福家园扛起文旅担当,奉献文旅力量!一是坚决守护安全底线。依法开展安全生产冬春季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紧盯重要时间节点,依法进行印刷企业、书店、复印打字店、文化娱乐场所安全排查,坚决消除一切隐患。加强网络表演监管和营业性演出活动现场执法,坚决取缔一切庸俗表演。定期举办文旅体育行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坚决封堵一切安全漏洞。二是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着力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执法依据、权限、程序等进行公示,“晒出”执法权清单、责任,接受公众监督。利用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平台、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等,对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规范执法行为,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对列入重大执法决定范围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事项,从实施依据、认定事实、履行过程、适用法律等方面进行法制审核,确保重点行政执法决定公正、公平。三是不断完善执法机制。实行联合执法,协调县“扫黄打非”办、网信、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形成震慑。加强信用管理,充分利用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完善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办案技能,守护好蓝田清朗文化市场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