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实施纤维及纤维制品的质量监测工作;承担棉花、羊毛羊绒、干茧、生丝、麻类等国家公证检验工作,为学生服、婴幼儿服装、高校、医院、宾馆等集团购买维制品的监督抽查、质量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各类纤维的品质分析及质量鉴定工作;承担或参加制修订纤维及纤维制品的国家、地方标准;为用户、消费者纤维及纤维制品的质量问题维权提供检测技术咨询服务;为政府对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30号省质检大厦13层 | |
法定代表人 | 胡省 | |
开办资金 | 3282.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65.8万元 | 1835.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 从业人数 9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纤维质量监测工作按照市场监管工作要求和纤维质量监测工作部署,不断夯实纤维质量监测基础,提升纤维质量监测能力,加强纤维质量监测法制化建设,开拓纤维质量监测工作的新渠道、新方式,使纤维质量监测工作得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为服务陕西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完成棉花公证检验10.08万吨、分梳山羊绒75吨、桑蚕干茧1000吨,生丝75批;学生校服、家居服、防寒服等监督抽查110批次;棉花、婴幼儿服装、学生校服、学生床上用品等质量监测133批次;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床上用品检验804批次,日常委托检验113批次,圆满完成了全年预期的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紧扣主业,纤维质量监管扎实有效。一是开展校服产品监督监测。在生产领域抽查企业50余家,抽取样品60批次;完成中纤中心校服产品质量监测工作,抽查企业15家,产品15批次。二是开展流通领域家居服监督抽查。在12个地市完成抽样30批次。三是组织防寒服产品监督抽查工作。抽查陕北地区防寒服企业20家,抽样20批次。四是实施网络销售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质量监测。监测涉及天猫、淘宝、唯品会、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巴拉巴拉、迪士尼、笛莎、斐乐等十余个品牌,监测抽样48批次。通过不间断的质量监管,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2.聚焦主责,纤维公证检验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精心组织实施棉花公证检验工作。与伊犁、青海、宝鸡所等机构配合机构完成了2022-2023年度新疆监管棉花入库公检2.8万吨;与云南、宝鸡、新疆农七师三家机构承担2023年度监管棉花入库公检工作,截至10月20日,两个库点已完成2.4万吨。完成中储棉四川有限公司进口棉和新疆棉1319批48180吨,泾阳直属库14批588吨实验室公证检验任务,数据按时上报。二是积极完成非棉公证检验任务。以服务企业为宗旨,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山羊绒公证检验任务75吨,桑蚕干茧1000吨,生丝75批,及时高效地完成了中纤中心2023年非棉纤维公证检验任务。三是完成棉花短纤率指标监测行动。先后赴咸阳、宝鸡、西安三地纺织企业抽取了30批短纤维率样品,掌握了企业用棉质量状况。四是落实年度棉花质量调研工作。通过现场调研、用棉企业信息反馈、举报投诉处理等方式,掌握省内用棉质量现状和质量需求,建立企业用棉数据库。3.创新发展,纤维产业质量提升成效明显。一是全面开展“监管护棉”专项行动。着力在棉花收购环节“护棉农”、加工环节“护棉业”、销售环节“护棉企”、承储环节“护棉储”,检查棉花加工企业6家、用棉企业4家,实现了棉花质量监管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全覆盖。二是从源头上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棉花、非棉产业链前端发力,指导企业科学收储,严格把控质量,并依据行业发展特点制定监督管理办法,推动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全年对18家棉花、茧丝、羊毛羊绒生产企业从原材料采购、成品检验、出厂检验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管指导。三是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通过标准宣贯、技术帮扶、人员培训、入企调研等方式,对全省床品生产企业、校服企业、防寒服企业进行标准培训,在质量提升方面进行业务指导,助推企业创优争先。四是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结合陕南茧丝产业发展情况,及时了解生产经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帮助企业把牢产品质量关口,为企业生产出谋划策。4.夯实根基,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大幅提升。一是提升技术能力。采取实验室能力验证、检验技术交流、实验室现场检查等多种形式,提升实验室检验水平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加强硬件实施建设,对棉花、茧丝公证检验实验室升级改造,新增HVI设备2台、纤维制品检测设备12台;编制2023年能力验证计划,对CMA和CNAS能力附表内487个标准进行查新;开展检测人员操作比对,完成监督抽查业务培训、鞋类检验检测入企实践学习及方法标准内部培训80余人次。二是多举措开展质量宣传。通过标准宣贯、考试答卷、现场答疑等方式,为30多家企业培训质量管理人员100余人次;走进学校、社区、销售场所开展“阳光纤监进社区、进校园”质量宣传活动,利用实验室开放日宣传有关床上用品、服装以及各类常用纤维的基础知识,邀请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拉近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提升全社会对纤维质量监测工作的了解和信任。(二)亮点工作及其成效。今年以来,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践行初心和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促进纤维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服务大局,主动作为的思想更加牢固。纤维质量是大市场监管的一个组成部分,面不是很大,但因为包含一、二、三产业,涉及民生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年来,中心紧紧围绕校服、学生床上用品展开重点监测工作,不断地增加和强化职责意识,充分地发挥纤检技术的支撑作用,累计完成各类监测检验1100余批,有效促进了纤维产业的监测管理以及产品质量提升。二是立足根本,扎实工作的措施更加有力。围绕监督抽查、监测检查、公证检验三项基本制度,制定各项工作措施,坚持目标导向,高起点制定全链条的质量监测方案。一年来,完成公证检验10万余吨,监督抽查110批次,监测检查133批次,规范了市场秩序,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突出重点,破解难题的方法更加有效。坚持创新与常规相结合,稳步推进各项质量监测,通过质量调查、监督检查、风险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编织质量监测网络。一年来,组织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座谈培训150余人次,选派业务骨干35人次,为企业排除实际困难、技术难题,引领企业提质增效,以点带面助力纤维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2022年5月16日-2028年5月15日2、实验室认可证书有效期:2022年3月28日-2028年3月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