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农机安全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机安全使用提供监理保障。辖区内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工作;全市农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宣传培训工作;指导全市农机机械牌证管理、驾驶员考核发证及农机年度检审验工作;参与配合全市重特大农机事故处理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住所 | 渭南市华山大街51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严攀 | |
开办资金 | 10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万元 | 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登记、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科室的指导下,农机安全工作站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主题教育,围绕局党组“三个年”活动部署和局“三贴近”活动要求,以“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为抓手,优化安全服务方式,强化农机安全管理,保障全市农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夯实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基础。持续开展“送检下乡”,2023年全市新增10个检验点,42个农机免费检验点做到群众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检验服务,全年新注册登记4271台;持续推动实施农机“亮尾工程”,指导农机合作社宣传农机亮尾的重要作用和鼓励对入社农机农机亮尾全覆盖,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农机夜间行驶和转场时事故的发生;持续推进“送考下乡”,核发驾驶证4193本,确保农机手持证上岗、规范操作。2.突出宣传培训质效。一是举办全市农机“三员”培训班,培训农机安全工作人员80余人,切实提高全市农机安全监管水平,使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二是以党建活动为引领,与白水县联合开展“送安全入社”暨“三夏”农机安全培训演练现场会,不断提升农机手安全操作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三是结合农机安全宣传月,开展农机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指导企业强化安全管理、农机手安全规范操作,教育引导小学生遵守交通秩序,提升安全意识,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人人守安全的良好氛围。全市开展农机安全宣传420余次、培训42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1万余份,受益群众2.2万余人。3.落实专项排查整治任务。一是召开全市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暨农机安全业务专题培训会;邀请省级专家对《陕西省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指导意见》进行专项解读;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有力的推动了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有效落实。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结合重要农时、重点时段,全市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37次,出动农机安全人员540人次,发现并整改一般隐患21起,建立隐患整改闭环文书21份,从源头上预防了农机事故发生。4.优化重点时段服务方式。“三夏”期间,在交通要道、重点镇村,组织设立37个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点,向机手提供小麦收获信息、气象信息、维修网点信息等,累计接待来渭返渭农机1200余辆;20支农机安全巡查检查队,下沉一线,开展安全巡查、安全提醒,指导机手规范操作,现场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2个,发放宣传资料4960余份;“三秋”期间开展隐患排查68次,现场整改隐患23处,发放安全宣传单4700余份,有力的保障了“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秋粮颗粒归仓。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全市农机检验、报废更新、隐患排查、“以赛促学以赛促干”业务技能大赛得到省级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组织各地市及相关县市区观摩学习在我市举办的全省农机检验启动仪式、全省农机报废更新现场会、全省农机安全业务培训、全省农机安全宣传月活动、农机安全工作业务技能大赛;成功创建市级“平安农机”示范镇4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2个、示范社8个;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2个。1.农机安全服务方面。“持续开展“送检下乡”,2023年全市新增10个检验点,42个农机免费检验点做到群众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检验服务,全年新注册登记4271台;持续推动实施农机“亮尾工程”,指导农机合作社宣传农机亮尾的重要作用和鼓励对入社农机农机亮尾全覆盖,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农机夜间行驶和转场时事故的发生;持续推进“送考下乡”,核发驾驶证4193本,确保农机手持证上岗、规范操作。2.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全市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37次,出动农机安全人员540人次,发现并整改一般隐患21起,建立隐患整改闭环文书21份,从源头上预防了农机事故发生。3.农机安全宣传方面。全市开展农机安全宣传420余次、培训42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1万余份,受益群众2.2万余人。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机安全机构和执法机构配合不紧密,安全执法力度有待加强,警示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2.农机安全机构人员变动较大,业务不精,农机安全队伍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还需提升。(二)整改措施1.深化“农机安全”渭南模式。完善推动“三方责任”监管体系,即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农机专业合作社落实,依托农机入社,调研梳理安全监管点位,细化各方监管职责,形成一套自上而下,协同联动监管体系。2.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协作。将农机牌证管理机构、农机安全执法机构和公安交警联合起来,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工作,有效打击农机无证驾驶、无牌行驶、酒驾醉驾、违规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3.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业务技能大赛,找准了工作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农机安全工作队伍业务能力和实操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以“平安农机”创建为抓手,推进农机年度检验、宣传培训、隐患排查和联合执法等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断规范农机安全管理和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2.合作社规范建设。依托合作社,规范和加强农机安全管理,指导合作社修订农机安全管理、宣传培训等各项制度,完善农业机械台账、农机驾驶员台账,加强农机手安全宣传培训力度,促进农机入社率。3.开展专项清查工作。从根本上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加大拖拉机运输机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力度,有效消除农机安全隐患。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