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大中专学历艺术人才,促进艺术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戏曲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表演、工艺美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电视节目制作等学科大中专学历教育;艺术专业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友谊东路4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孝龙 | |
开办资金 | 12790.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969.27万元 | 26408.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 从业人数 3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专业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以“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对标“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完成戏曲表演专业群、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框架搭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办学,成功申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联合进行专升本培养工作,首批录取学生97人。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发挥校企协同建设机制作用,搭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课程体系。2门课程被认定为2023年陕西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完成12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结项工作,获批建设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2门(二)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人才工作实现新跨越。注重引育并举,打造双师队伍,学校“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出台《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细则》,聘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教授段妃为舞蹈学院院长,聘请意大利维罗纳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非遗剧团160余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起到人才培养、引领带动的综合作用。加大培训进修力度,选派16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12名教师参加苏陕合作交流学习。3名教师亮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交响音乐会。1名教师获评专业技术二级,1名教师荣获第十三届陕西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奖,荣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1名教师获得“思政课程教学能手”称号,1名教师获得“课程思政教学能手”称号。2名教师荣获学校第二届教学名师,1个二级学院荣获校级师德建设示范团队,3名教师荣获校级师德先进个人,28名教师荣获2023年度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班主任),2名教师获得“光荣从教30年”荣誉称号。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2023年度师德师风考核工作,出台《学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审中,加大对教学工作量、专业比赛获奖等权重,综合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晋升高校教师系列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14人,助教7人,认定人力资源管理师1人。加强教师教学团队建设。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组织相关专业领域骨干教师、非遗传承人共建工作室,投入资金45万元,建成李东桥大师工作室、非遗大师工作室等9个工作室。通过项目化教学,打破专业壁垒,校企师资协同育人为带动、引领和提高我校技术技能型艺术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立项20项校级教改项目,推荐2023年度省级教改5项。全力推进教学成果奖申报。完成2023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比,戏曲学院教学成果《校企协同、创新引领:打造“双主体、三并举、两融合”秦腔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被评为校级特等奖并推荐参加省级教学成果奖评比。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修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出台《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分(成绩)认定与置换管理办法》(试行)》《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推进艺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改革,《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在省赛中荣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赛金奖2项、银奖2项,在第十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4项。在全国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陕西赛区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陕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三)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建设工作,申报地方戏曲、秦筝两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陕西省视觉重构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入驻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创孵化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秦腔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投入100万元用于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获批立项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1项,《汉调桄桄表演人才培训》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立项经费100万元。《千年银杏》《筑梦》入选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太庙请罪》《失子惊疯》《吕布试马》入选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演,参加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佩花晚会。创编舞蹈诗剧《天地歌——情满黄土地》,《载乐之舟》入围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喜雨》登台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四)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主动担当文化强国建设使命,100余名学子亮相“中国-中亚峰会”,表演舞蹈节目《春天》、参演信天游与秦腔节目《戏乐绽风华》。成功举办首届国际艺术工作坊,与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等3所国外高校孔子学院合作,开设12期线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课程。邀请87名国际留学生来我校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与韩国清州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作为陕西唯一的高职院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名单,承办了文旅部“秦腔”“陕北石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项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密对接城固县开展对口帮扶,与城固县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高质量完成定点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陕艺力量。“城固县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师能力提升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被认定为示范基地。1个团队获全国“乡村推广短视频设计”比赛入选奖。开展“不忘初心文艺为民”文艺展演进社区活动。积极落实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校领导带队走访企业119家,邀请111家企业进校园回访。积极申报并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现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18个。顺利完成师资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工作。(五)经费管理更加规范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制定《2023年度校内预算工作方案》,召开预算工作部署会议,规范预算编制流程,严格把控预算支出执行进度。加强资金安全,开展学校化解债券专项工作及财务收支状况自查工作,学校银行账户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管理。积极促增节支,持续推进房产税退税工作,争取房产税126万元。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做好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工作。(六)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就业工作专项行动九项,制定“生均提供3-5个有效岗位”目标任务,做好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的保障。搭建“一网一群一平台”,利用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陕西省毕业生就业网络招聘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加大专业对口优质岗位信息征集力度,推送65场涵盖高职类(艺术)校园招聘会信息。2023届高职毕业生已就业1197人,就业去向落实率87.44%。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联动机制逐步建立,招生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开设双创教育必修课、选修课。(七)教育数字化工作稳步推进编制《学校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调整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新建2个专题网站,完成学工、人事系统建设工作和学校政务内网和纪委专网建设。严格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调整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党委会专题研究网络安全工作2次,召开4次专题研究部署网信工作,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制定《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保障方案》。开展国家安全与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网络与信息化素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在省赛中荣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2.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赛金奖2项、银奖2项。3.在第十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4项。4.在全国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陕西赛区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5.在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陕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