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气象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研究气象科学、促进科技发展。天气气候监测、预警预报、气象探测、资料处理、气象服务、防雷电安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与实施。 | |
住所 | 潼关县和平路北段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梁燕 | |
开办资金 | 116.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01.05万元 | 1074.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潼关县气象局·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登记暂行条列》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潼关县气象局在市局党组和潼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中省市气象部门安排部署,着力推动潼关气象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就我局全年工作情况作以汇报: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地方党委和政府积极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2023年,县气象局多次主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县政府先后印发《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潼关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推进潼关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大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2023年共落实经费56万元,人员津补贴不足部分纳入县财政预算。统筹协调积极争取雷达建设项目,11月8日县政府印发《关于申请建设天气雷达的函》并承诺全力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及维保资金落实等事项。(二)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安排部署,县气象应指部组织气象灾害防御29次,启动应急22次,发布各类预警信号128期,有效应对汛期13次强降雨天气和1次渭河洪水过程,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转移群众20000余人次,全年未发生气象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县委书记于娟侠多次在防汛应急调度会肯定气象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少博,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王世辉,副县长裴芬云先后到单位调研指导,均给予高度评价。7月26日,县委召开第二十八次县委常委会,我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三)气象服务助力重点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应急、住建、自然资源、公安交警、生态环境等重点行业领域。先后与融媒体中心签订应急广播系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工作实施细则、与自然资源局签订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与消防救援大队签订联勤联动协议,为文旅、应急等部门安装“气象哨兵”终端4套,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护航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启动潼关软籽石榴“气候好产品”创建工作,牵头联合政府办、金桥牧业,到大荔实地调研大荔冬枣试验站管理模式,工作得到主管县长、农业局主要领导支持肯定,为推动促进软籽石榴产业发展迈出重要一步。牢牢把握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制作发布三夏专题预报19期,圆满完成夏收夏播、秋收秋种气象保障服务。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做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帮扶瀵兴村加大帮扶力度,投入18000余元用于帮扶村道路环境绿化,改善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获得瀵兴村党政班子和村民广泛好评。(四)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陕西潼关2023“风起黄河筝约潼关”第五届国际风筝邀请赛暨系列文旅活动、渭南市文旅安全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暨安全培训活动、潼关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县职工趣味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主动对接需求,成立专项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提供精细化、迭进式气象预报预警,圆满完成重大活动保障任务,获得县委县政府领导认可和好评。中国-中亚峰会、成都大运会召开前期,按照上级安排,我局先后派出4人参与人工消减雨作业,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其中1人获得人影保障先进个人表彰奖励。(五)科学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按照市局要求,在重大节日、活动节时间节点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检查重点单位21家,全面压实防雷安全责任。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到账收入41万元,较2022年度增长64%。2023年落实人影工作运行经费30万元,新购置火箭移动自动化发射装备1部,增雨火箭弹20枚。在县公安局的指导下,对人影库房进行升级改造,按照要求加装除静电装置、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确保增雨火箭弹存放安全,推进人影标准化规范化管理。11月19日县长办公会上,专题汇报渭南市人影安全督查问题整改会议精神和我县人影需整改落实问题,政府领导要求限期整改完成。(六)精神文明与气象科普宣传稳步推进以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为契机,结合气象高质量发展主题制作文化长廊,围绕气象发展战略、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等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开展道德讲堂、革命传统教育、好人故事分享、志愿服务、“科学家精神”宣讲、防灾减灾知识讲座等精神文明活动30余次,组织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体检,集体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为潼关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积极开展科技之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8月中旬分别在代字营和秦东镇举办气象信息员培训会,分管负责同志及气象信息员共150余人参加培训,大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引导全民关注气象、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宣传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完成市局宣传目标考核任务。二、社会效益情况我局始终坚守服务为本的理念,将满足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服务,作为工作的核心使命。我局深知,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气象服务领域,我局不断推进两个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天气预报预警发布流程,为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这些努力使得我们的社会满意率逐年上升,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在2023年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我局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作用,为领导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局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评价,也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我局将继续深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秉持服务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体验。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一些不足。一是党建引领气象高质量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二是领导班子配备不齐,年轻干部职工能力待提升;三是亮点工作不突出,探索创新力度有待加强。改进措施:加强党建品牌引领,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发挥“四知仰高峰,气象护金城”党建品牌引领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聪明才智,提高工作能力;加强组织领导,担当实干,求变创新,积极推进创先争优工作深入开展。四、2024年工作安排一是坚持项目带动,强化气象高质量发展支撑。加快气象站网、台站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狠抓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年轻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二是深化“气象+”赋能行动,全力服务保障潼关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强化能源、交通、供电等重点领域气象保障服务,发挥气象避灾减损、赋能增益作用面向党委政府和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坚决守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县直机关工委授予“2023年度模范机关党组织”荣誉称号;荣获渭南市气象部门“2023年度气象业务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