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6-18 15:41
单位名称 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
住所 志丹县政府前楼
法定代表人 牛文斌
开办资金 1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万元 -38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任务完成情况,全县播种玉米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1.9万亩,增密度玉米2.5万亩),豆类7.4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1.9万亩,果树幼圆套种3万亩),谷子4.2万亩,马铃薯7.5万亩,其他作物3.7万亩。我们坚持以点带面抓示范,辐射带动促提升,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种植结构合理多样。全县共建设各级各类粮食种植示范点26个,示范点播种面积5860亩。其中省级示范点1个,位于金丁镇清水坪村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650亩。市级示范点2个,位于顺宁镇宋庄村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200亩,顺宁镇桑树坪种植增密度玉米200亩。县级示范点26个(包含省市示范点),分别是顺宁镇3个,播种面积400亩;保安镇3个,播种面积700;亩双河镇3个,播种面积500亩;永宁镇3个,播种面积320亩;杏河镇3个,播种面积760亩;旦八镇3个,播种面积400亩;义正镇2个,播种面积920亩;金丁镇1个,播种面积650亩;吴堡社区2个,播种面积400亩;纸坊社区2个,播种面积170亩;张渠社区2个,播种面积440亩;侯市社区1个播种面积200亩。落实了县级党政领导指挥田7个,播种面积2万亩。(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加强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今年来,我县逐步引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玉米增密度种植技术、“5335”种植、谷子高效旱作集成栽培技术、玉米增密度等新技术、新模式。为全面做好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我们组建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采取包村抓点方式,严格把控种植技术关,一个镇办派驻一名农技干部,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和疑难问题处理,保证种植效果和新技术推广落到实处。1.完成玉米播种面积6.6万亩,其中增密度玉米3万亩,主推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5335玉米增密度种植技术。在洛河川、杏子川建设了全膜玉米千亩示范带2个,在永宁象咀、何川,义正麻台村,顺宁桑树坪村顺宁村、柳沟村等建设百亩高产示范点4个。示范点最高亩产968.1公斤,平均亩产881公斤。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播种面积1.8万亩,在顺宁宋庄村、永宁杨城村、金丁胡兴庄村清水坪组、马老庄村、杏河镇、吴堡、双河镇等创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苹果幼园套种大豆示范点26个,选用2+4种植模式,统一良种、统一机播,统一密度、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等“五统一”种植路线,品种玉米为郑单958、强盛101、万瑞168,大豆品种为中黄13、齐黄。示范点平均亩产玉米521.35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04.4公斤。3.完成谷子播种面积4.2万亩,其中谷子优质高效种植1万亩。在保安冯坡村、杏河小沟村、纸坊米岭山、双河甄家峁建立谷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点4个(其中杏河小沟村富硒谷子500亩),面积1100亩,采用人工、机械化条播、机械穴播,密度为19000-22000株,选用品种为:长生13,晋汾107、晋谷21等,示范点平均年亩产338公斤,最高亩产362.5公斤,普通地块平均亩产263公斤。4.完成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7.4万亩,在杏河镇寺洼村、顺宁宋庄村、旦八吊坪村建立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示范点3个,面积200亩,采用起垄覆膜穴播,选用品种青薯9号、克新1号,平均亩产青薯9号为2040公斤,克新1号为860公斤。二是试验示范和品种展示有序推进。聚焦玉米、谷子、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促进农技措施落实落地,切实提高单产水平。在双河镇向阳沟村庙梁组建立谷子多点鉴定试验1个,面积160平方米,谷子品种展示基地1个,面积5亩,展示品种20个,筛选出适宜我县的高产品种4个。玉米新品种展示基地1个,面积4亩,筛选出适宜我县的高产品种3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2008年农业部赠“农业科技直通车”1辆,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