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印台区> 铜川市印台区基层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铜川市印台区基层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6-18 09:14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基层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关精神,制定全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城关北街100号
法定代表人 路小军
开办资金 0.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印台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9万元 0.9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基层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严格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在宗旨和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没有变更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基层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安排部署村卫生室驻室人员选派管理工作,目前第八批“第一村医”2批次6人,村卫生室各项工作均有序开展;二是组织1名骨干医生和4名骨干村医参加市级基层卫生能力提升学习,目前线上学习和线下培训均已完成;三是组织16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参加省级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能力;四是村卫生室公有化改造工作。目前全区七家非公有化村卫生室,印台街道办前齐村卫生室、顺河村卫生室、楼子村卫生室正在改造中,其余4家正积极与镇办对接协调工作;五是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21项绩效指标开展2022年度综合自评,目前已全面完成此项工作;六是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工作,今年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基本标准,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推荐标准,目前我区共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1家达到推荐标准,创建率达到73.33%;七是开展村卫生室评星定级工作,目前共有32家村卫生室达到了基本标准,达标率45%;八是每月对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有保障达标情况进行自查,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陕西省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管理系统的运用,将村卫生室管理向信息化转变;九是落实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一是持续开展居民健康档案核查工作,已核查居民健康档案125929条,核查率达到95.76%,协调解决医疗卫生机构电子档案迁入、迁出、责任医生变更等问题400余条;二是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2023年老年人健康体检12852人,体检率达到63%。三是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人群签约人数77578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39861人,一般群众签约37717人,签约率达到58.99%,脱贫人口应签尽签;四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整治工作,对资金管理方面和项目实施方面进行自查自纠并建立台账,目前上报7次,各医疗机构对自查发现问题积极整改,各项工作序时推进;并对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督查,累计下发督导意见书8份,发现问题5条,发现问题立行整改;五是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工作,结合“世界家庭医生日”“预防出生缺陷”等各项卫生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与获得感。(三)妇幼健康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规范管理孕产妇及0-36月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2023年全区孕产妇共387人,健康管理387人,产后访视率100%;二是儿童管理,全区0-6岁儿童5288人,健康管理5250人,健康管理率为99.28%,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5250人,其中眼保健检查5250人,视力检查3075人,6岁儿童视力检查1120人,视力不良检出3人(3人均进行了专案管理);三是健康促进项目,年度目标任务1944人,目前项目完成初筛1944人,HPV检测1944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是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2023年共发放营养包7875盒,共发放人次7875次,有效服用人次7704次,有效服用率97.83%;五是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今年核查全区出生证明并应用大数据比对方法比对分娩记录与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信息例数1324例,排查全区出生证明签发机构2个,均为发现问题;六是做好我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全区现有托幼机构23家,均开展了卫生保健工作校验,卫生保健人员30人,保健人员配备基本合格,保健室设置资质基本符合要求。(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规范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定期对村卫生室人员、设备、药品等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排查,目前共排查9次,均未发现各类问题;二是持续深化第一村医派驻工作。为我区派驻第一村医2批次6人,服务9个村,进一步解决了乡村群众就医需求;三是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定期排查群众住院报销情况,并向乡村振兴局推送有因病返贫风险人员名单,现已推送12批次114人;四是持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全区脱贫人口和“三类人群”达到应签尽签,共签约15816人,其中患有“4种慢病”1854人,均已完成了四季度随访任务;累计专项救治患胃癌、肺癌等30种大病患者844人,救治率100%;二、存在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技术力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人员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工作缺乏后劲和动力,部分单位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开展不平衡,不能有机结合,标准化建设难度大。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基本公卫项目管理。一是继续加强专业公卫机构与基层单位的分工协作和统筹管理,做到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12类服务项目,数量服从质量,使各项指标和满意度达到规范要求;二是加强项目培训,开展一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服务标准的执行能力;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周或其他形式宣传活动,强化宣传手段,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参与度;四是巩固健康档案核查成果,使系统底子清,服务规范。五是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订绩效考核办法,对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实行逐项逐级考核,强化考核主体责任,严格考核结果与项目资金拨付挂钩制度。(二)提升签约服务水平。一是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充分运用1+1+1签约服务模式,明确签约主体和服务主体,以重点人群尤其是脱贫户为切入点,完善签约优惠措施,强调续签率、提高基层首诊率,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提高签约服务系统录入率。个别单位对于公卫系统中签约服务的系统录入仍然不能熟练掌握,仍需要加强学习培训,熟练掌握各流程,确保所有工作量可以在系统中体现。(三)加强村卫生室管理。以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督促镇街道卫生院加强对乡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和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的监管,根据考核结果村卫生室补助资金可以在同级资金内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科学分配。(四)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借力发力。充分发挥二级以上医院派驻第一村医的帮扶带教作用,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帮助乡村医生提升专业能力;二是强化培训。在加强乡村医生理论提升的同时注重实践教育,组织全区乡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学习,同时继续开展对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培训,逐步提升乡村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水平;三是完善机制。进一步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拨付情况相结合,及时兑付乡村医生的各项补贴,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四是优化服务。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前哨”作用,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延伸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持续将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五)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创建活动。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开展“健康社区”、“优质服务基层行”等工作,在规范时间内进行创建工作进度报告与最终审核。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