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咸阳师范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 2024-06-07 10:34
单位名称 咸阳师范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学历师资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历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学(会计学、旅游管理)、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技与技术)、公共管理类(地理资源管理)等学科;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及相关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
住所 咸阳市文林路
法定代表人 王长顺
开办资金 100242.3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842.08万元 89629.41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师范学院(http://10.100.10.51/index.htm) 从业人数  14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上一年度按照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任字〔2023〕145号文件,法定代表人变更为王长顺。2023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全校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凝心聚力、矢志担当,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1.党的建设引领坚强有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主题,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4次,实践研学活动1次。学校与咸阳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标准马院建设。邀请4位教育名师专家开展理论宣讲、专题培训。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清单,严格落实双审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3名教师荣获省思政课程“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称号。2.主题教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设立校内主题教育指导组,全过程指导监督,充分发挥“督导利剑”作用。突出“大学习”“大调研”“大发展”“大服务”,努力做到边学习、边检视、边整改、边立制,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专题讲党课、读书会、强化制度等形式确保学思践悟取得实效。出台《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以“十大行动”为引领,狠抓干部作风素能提升。3.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一会一报制”“双审制”,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全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思想保证。不断加强全校新媒体平台的检查、统计备案与管理,做好校园新闻媒体“三审三校”“年审评优”工作。4.坚决落实巡视整改工作。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扎实做好校内巡察。督促校党委班子成员和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一线察、两面监、三点防、四角治”的工作思路,强化日常监督,严格监督执纪。从严从实处置问题线索和信访件,加快查办进度,加强廉洁风险防控。5.深化教学改革。以“整合优化、重点发展、凝练特色”为工作思路,推动师范、非师范专业群建设全面发展。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优质课程7门,开设综合培养类素质课程333门,实践实训类课程55门。1人获省级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人获陕西省青年教师赛教三等奖。1部教材入选省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获批“第二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立项建设高校”。6.狠抓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教风学风检查常态化。以考研升学经验分享、表彰优秀榜样、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努力构建起“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物理、英语、师范生教育教学等国家级、省级竞赛,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50余项。7.加强完善教学资源保障。全年共采访图书1.3万册。获陕西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案例入围奖1项、本科教育支持服务案例二等奖1项。完成13个实验室项目建设,向全校师生开放实验实训中心,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成校园有线无线网络一体化改造、数据中心建设、站群系统建设等,为师生提供信息化服务。8.国际交流合作打开新格局。加大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新增国(境)外友好合作院校及教育机构6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院校3所,与“一带一路”6个国家14所高校开展校际交流、师生交流等项目合作,对接海外合作院校及教育机构7个。以“汉语+秦地文化”为主题,线上组团培训100余名海外留学生,打造秦地文化特色汉语精品课程8门。9.培训工作、继续教育扎实开展。积极开展订单式、精准化培训,全年招生4731人,荣获“陕西开放大学2023年招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不断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推进现代化管理,全年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38个,培训总经费收入1035万元。10.申硕基本条件建设持续推进。开展学科建设中期检查,不断强化学科优势,制定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课程教学、学籍管理等相关制度,与2所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认真做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11.高层次人才引培成效显著。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职称评审评价体系,全年引进博士15人,新增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1人获批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顺利完成职称评审工作,评审教授4名,副教授18名。12.科研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共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49项,发表论文310篇,1个团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13.科研“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引领,完善科研体制机制。修订完善《咸阳师范学院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咸阳师范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实行科研经费报账“只跑一次”行动,提升服务水平。14.服务地方效能不断拓展。与咸阳市文旅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咸阳“文旅+”“+文旅”业态繁荣发展。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中医药研究院、西藏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研联合攻关。建成数字秦都工作站,与旬邑县人民政府深度合作,从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业合作等方面拓展服务领域。15.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职称评审评价体系,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核定省属高校内设机构限额及其处级领导职数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工作,处级机构减少6个。16.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全年引进博士15人,新增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1人获批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顺利完成职称评审工作,评审教授4名,副教授18名。17.加强学生管理和学工队伍建设。出台《中共咸阳师范学院委员会咸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中共咸阳师范学院委员会咸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推动辅导员队伍全面、均衡、科学发展。以赛促建,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1名辅导员入围省级“十佳辅导员”,1名辅导员获省级“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获批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立项1项。获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三等奖2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咨询案例三等奖1项,校园心理情景剧二等奖2项,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竞赛三等奖1项。18.招生就业工作开展顺利。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师范特色,2023年共录取新生5638人,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全覆盖。严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通过专题研究、访企拓岗、精准帮扶等措施,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增4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19.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效显著。1部教材入选省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获批“第二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立项建设高校”。获第九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项,铜奖20项。“挑战杯”竞赛获国家奖1项,省奖8项20.校友工作影响力继续加强。完善校友工作机制,拓展平台,加强校友会建设,多形式宣传优秀校友先进事迹,繁荣校友文化,不断提升校友工作服务学校的能力和对外宣传影响力。21.财务、审计、国资管理科学有效。加强外联,统筹协调,100%完成所有财政资金及中央支持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支付,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催缴学费、加大长期挂账款项清理力度等措施,确保学校事业收入;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资金筹措,保证学校重点项目如期开展。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规范、高效完成采购招标工作,国有资产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门面房经营管理费收入690余万元。22.民生工程高质量完成。多方协调,完成高压电力增容、学生公寓低压线路改造及空调安装等项目,在满足学生对更优质学习生活条件要求的同时,为学校长远发展突破电力保障瓶颈。基本完成渭城校区家属区老旧小区第一阶段改造。广泛调研、积极争取,科学论证、合理安排,启动新一轮多层加装电梯。升级改造智慧校园软硬件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网络环境。23.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推进。以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节为载体,全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群众性课外体育活动1120余项,参与学生23.8万人次,参与率85%以上。24.教职工关心慰问和服务工作继续开展。通过各类节日主题活动、发放生日蛋糕券、慰问教职工、健康体检等形式,把关心关爱教职工落到实处。坚持办好老年大学,组织各类文娱活动,丰富离退休教职工文化生活。25.校园稳定安全维护有力。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消防演练,整治消防应急通道,加强校园巡逻巡查,做好校内大型活动秩序管控,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妥善处理舆情及突发事件,全年无涉稳责任事故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