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

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6-07 09:15
单位名称 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城墙保护管理,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城墙保护维修、管理护城河、环城林带和顺城巷管理、建设城墙景区招商引资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实施城墙景区发展规划和投融资计划的制定、经营性城墙旅游活动的监督和指导
住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168号雁翔广场1号楼4层
法定代表人 王哲文
开办资金 125847.9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699.77万元 428389.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城墙板块在曲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盯陕西省“三个年”活动和西安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部署,锚定目标、勇于创新、奋楫前行,各项工作呈现出新气象。我委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凝心聚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理论学习12次,党政廉政教育11次,累计开展谈心谈话101人次;举办主题教育脱产学习读书班、策划实施庆祝建党102周年暨主题教育沉浸式情景模拟,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二、加强品牌建设,展示城墙魅力风采(一)聚焦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打造新春灯会、中秋国庆系列活动等10余项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互动范围,在含光门、西门等区域新增多项环城演出活动,备受市民游客好评,其中,金甲武士文明劝导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深化《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演出内涵,欧亚经济论坛期间,不断提升舞蹈编排、艺术视效,再现盛唐最高迎宾礼仪。(二)释放文化IP价值,打造新型消费业态。城墙原创IP“盛唐天团”CG动画播放量超1400万次。以此为契机,联合阿里资产,打造国内首个文旅IP交易平台,走出一条文创产品开发推广的新路径。先后推出65款文创产品,其中,《梦长安》IP形象衍生品获“陕西省优秀文创作品”二等奖。(三)抢抓数字经济机遇,打造创新应用范例。聚焦数字经济新赛道,紧跟“元宇宙+文旅”浪潮,自主研发“镜像永宁”元宇宙,利用数字虚拟环境,解锁开放式云端文旅体验,浏览量超150万人次,联合碑林博物院策划“千年碑林上城墙”数字文物展,国内首次将光波导AR眼镜等设备应用于大型文化遗产展示,创新提升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四是推进文物交流合作,深化中外文明互鉴。举办清代外销瓷、金石篆刻艺术等专题展7场,再现古代中欧交流繁荣盛景。3月底,推动馆藏国宝级文物秦封泥首次走出国门,亮相西班牙马德里,为陕西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贡献城墙力量。三、筑牢文物“防火墙”,争做文保新标杆(一)有序开展城墙本体结构性隐患排查。以“科技手段、无损探测”为工作原则,以“分阶段、分区域、有重点”为工作思路,以“采用地质雷达结合高精度面波法的手段和三维可视化结果呈现”为工作手段。已排查南段空洞等隐患277处。(二)加快修复病害墙体。一是全面完成抢险加固工程。5、15、33号马面和40-41号马面段已全面完成修缮加固;二是积极推进修缮项目。国家文物局已立项的项目中,58号马面、42-43号马面段修缮设计方案已完成并上报,正在推进70号、75号、98号马面以及84-85号马面段的地质勘察和方案编制工作;三是综合研判,做好城墙修缮和保养维护计划。(三)常态化开展文物监测。已完成5处地铁下穿城墙区域振动及沉降专项监测1次、重点病害区域动态监测3次、环城一周31处水文观测孔地下水监测10次,动态调整点位,对重点病害区域共增加监测点位35处。共组织召开季度文保研判联席会3次,经专家研判,城墙文物总体数据平稳、结构安全。(四)强化预警,提升风险防控。针对今年汛期较长的情况,修订“西安城墙2023年度汛期文物防灾减灾专项预案”和“5、15、33号马面及40-41号马面段修缮加固项目文保施工工地防汛专项预案”。四、以人为本,巩固提升治理成效(一)持续巩固提升水体治理成效。累计引水992万立方米,新增生态浮岛2600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7.6万余株,投放有益菌群20余吨,确保护城河水质达准三类,市考断面考核达标。同时,自主建成省内首个水质实验室,系统推进水体综合研究,以科研力量助力水环境治理迭代升级。(二)资源整合降本提效。进一步扩大景区社会事业管理覆盖范围,新增含光门博物馆等区域,不断完善社会事业治理体系内容。同时,优化非收费区综合委托管理方式,对物业、安保等进行整合管理,实现降本提效。(三)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加强与属地公安部门联动,充分利用环城路周边监控设备,加强护城河区域可疑人员的夜间监控。同时,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建立信息中心夜间护城河巡查模式,加大夜间巡查人员数量、频次,并在护城河关键点位增设红外线传感器或电子围栏,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涉水区域智能巡防、自动告警、语音喊话等功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全年喜获3项中省市荣誉1.申报“西安城墙金甲武士文明劝导IP”,入选文旅部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2.申报“西安城墙文化旅游智慧沉浸体验示范园区”,入选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2023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3.申报“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入选“2023年西安市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二)圆满完成中亚峰会大唐芙蓉园迎宾演出、易俗社文化街区民俗展示、陕西宾馆政务接待及国际友媒记者采访等工作任务,策划组织“长安之夜”文化交流活动,向全球51个国家展示唐风舞蹈、秦腔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面前讲好城墙故事。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等央媒先后报道西安城墙771篇,同比增长648%,总曝光量超14.6亿次。(三)“数字方舱管理平台”入选陕西质量变革创新十大典型案例,是唯一入选的文保类项目,近期通过国家文旅部旅游科技示范园区专家实勘。(四)以国际古城墙(堡)联盟等平台,成功举办2023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会议,马六甲郑和文化馆、河北正定城墙等10地加入联盟,西安城墙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五)“西安护城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推介单位,并于9月底顺利通过水利部专家组现场评价验收工作。本年度我单位净资产合计428389.14万元,由于非流动资产增加较多,故净资产增加较大。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问题:近年来,气候变化,降雨量逐年增多,大部分城墙段不均匀沉降、裂缝等病害正慢慢显现出来。整改措施:将城墙保护放在第一位置,聚焦“文保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强化过程管理,深入落实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不断推进文物保护关口前移。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着力加强文保力度。始终像爱护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墙这个“世界级宝贝”,坚持保护第一,有序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建设文保实验室,提升城砖、土遗址、古建等自主研究能力。推进《城墙监测技术规范》及《城墙传承利用规划》编制,为全国文物保护传承提供“城墙经验”。二是数字赋能文旅融合。一方面,坚持文化创意为核心,突出内容为王,以城墙历史文化价值为支撑,打造数字文旅特色IP,凝练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符号,创造有灵魂的文旅产品;另一方面,深度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进一步满足景区运营管理智能化、服务主动化、营销个性化的新发展要求,为文旅消费者带来身临其境的高价值体验。解放思想,打造更加开放的共建共享平台,推动文保+文旅产业化探索,为可持续发展提高强力支撑。三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建统筹谋划,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党建品牌内涵,实现党建业务双促进、双提升。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深化作风能力建设,完善网格化廉政建设体系,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