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4-06-07 08:49
单位名称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政府、社会组织提供信息化技术研究服务。信息化工程领域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基础软件、平台类及应用软件等研究、设计、开发及系统集成服务;信息化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及技术方案的制定;软件测评;信息技术咨询与培训等服务。
住所 西安市高新区茶张路1号
法定代表人 朱志祥
开办资金 1109.54万元
经济来源 非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西安邮电大学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37.44万元 1289.34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从业人数  6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在理事会和政府部门、企事业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全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重点,面临经济萎缩,投入减缓,行业低迷和回款艰难等外部的危机和挑战,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努力开拓业务,全年共签署各种技术服务和科研项目合同113个,合同额达2500多万元;牵头并参与国家标准编写27项、行业标准12项;地方标准10项。较好完成了2023年的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社会责任国家体育总局,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省公路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省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和西安市大数据局等信息技术支撑工作。还承担了省市县各级政府有关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方案论证评审和验收等社会义务工作,积极参加省市大数据产业协会和陕西省信标委等社会团体工作,很好地履行了科研和技术服务支撑机构的社会责任。全力支撑全省信息化建设。全力做好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省公路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和西安市大数据局等单位信息技术支撑工作。全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类项目、政府支撑类,信息系统平台项目和信息系统安全项目近40项。智慧体育技术保障工作到位。圆满完成杭州亚运会场馆技术类运行管理服务和赛时运行保障管理服务,亚残运会信息化技术服务,技术保障到位得到组委会的高度认可。开展的广西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赛事信息技术服务,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事信息技术服务也在顺利进行中。提高应急预警的时效性。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打造的城市动态人群监测系统、水灾防御系统和消防救援安全管控系统的研究,为我省的应急、预防灾害和平安城市贡献力量。制定陕西省智慧体育建设标准规范。制定适用陕西省智慧体育建设标准规范,使“智慧体育”的建设、运行、服务和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包括制定《陕西省智慧体育基础数据规范》、《陕西省智慧体育数据共享与交换规范》、《陕西省智慧体育数据资源目录规范》、《陕西省智慧体育数字化场馆建设和管理规范》等规范文件,用于指导陕西省智慧体育设计、建设和运行工作。目前该系列标准已陆续完成征求意见。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智能制造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数计算方法》正式发布。两项工业领域地方标准获批并正式发布,牵头的三项地方标准获批立项。获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通过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获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资质), 我院在软件测试领域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成功入选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评估机构,经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遴选后,研究院正式成为西北地区首家通过授权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机构。进行宣贯培训及标准制定相关内容,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推动区域大中型企业积极参加DCMM贯标,促进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管理暨“三个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第一讲,省政务大数据局已将此次培训的内容录制为慕课,发布在陕西省数字资源管理平台,我院完成省级其中政务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投资编制指南2讲培训课程。入选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会员单位。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服务机构(陕西唯一一家入选机构),重点负责《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两项核心国家标准在陕西区域的推广和应用,并参与修订工作。组织CMMM线下培训班2期,参与CMMM自诊断企业302家,通过CMMM符合性评估企业10家,培养CMMM主任评估师及评估师85人。积极参加省市大数据产业协会。我院成为陕西省区域大数据产业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朱志祥院长受聘为西安市大数据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为我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贡献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团体。我院作为陕西省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的秘书处,在信息技术专业领域内,从事全省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工作,负责全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该委员会标准化研究和各项工作扎实,成绩显著。一封来自陕西延长石油压裂材料有限公司的感谢信。信中写到:“在贵院的持续8个月的大力支持下,压材公司于2024年3月8日成功通过国家工信部的评定审核,荣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AAA级证书,成为延长石油集团首家、陕西省第11家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认证的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市场竞争力2023年全体职工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共克时坚展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院持续在发展咨询业务范围的基础上,重点在体育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数据运营、新型智慧城市、新技术、工业数字化和数字政府等领域拓展业务。快速适应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要求,在水灾害防御和人群监测与预警大数据持续开拓数据运营业务。在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评价、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和咨询、软件测评、地方标准等再度发力,实现业务多元纵深发展。智慧体育,产业链不断延伸。圆满完成了杭州2023年亚运会、亚残会场馆信息技术保障服务,得到组委会的高度认可。广西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赛事信息技术服务已经完成初验工作,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事信息技术服务准备初验,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项目系统测试服务,准备初验阶段。两化融合部快速适应升级版贯标,持续提升新业务。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业务,从贯标及升级到数字化转型开展智能制造DCMM等新业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陕西唯一一家入选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会员单位,参与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智慧城市业务不断深化,向专业领域发展业务。承担的榆林新材料集团数字化转型一期建设技术服务,省工信厅“数字工信”一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陕西省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陕企通”顶层设计及一期实施方案和数字咸阳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提高了承担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政府项目的咨询服务能力。大数据部聚焦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三大方向。重点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三个方向业务拓展发力,全力做好省工信厅、西安市大数据局等信息技术支撑工作。全年完成交付规划类项目和政府支撑类等19个,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持续推进数据运营业务。积极探索,打造的城市动态人群监测系统获得宝鸡市动态人口分析系统项目,山区峪口游客定位疏散决策支持系统持续运行维护服务,智慧农业农村、智慧应急、灾害防治、警务云方案编制,省智慧农业农村数据治理,全年手机用户旅行者数据服务等项目,陕西省应急厅的城市级动态人群监测预警、节假日旅游大数据服务推广应用,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新技术部从常规技术支撑转向专业化之路。积极开展软件测试和市场标准咨询服务工作;在西北工业大学和昆山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开展了软件测试服务和咨询工作;做好省信标委日常及考核工作,参与国家标准28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22项,发布了白皮书2个。全力做好各部门技术支撑工作同时,向软件测试方向持续发力,进行软件测试项目37个。政府数字致力于专业服务。高水平完成2023年数字政府建设咨询服务工作,陕西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项目,深入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项目方案设计,积极参与多部门信息化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为陕西省政务大数据局和大数据服务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团队建设我院员工总人数为62人,随着二级机构的建立,对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扩大,我们实行内部推荐和外部招聘两种模式引入人才机制,培育团队的文化精神,提高团队的沟通能力,通过项目锻炼团队,互相协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力双提升。增强能力建设研究院能力建设取得不俗成绩,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方面新增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机构、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咨询机构等4项专业资质。软件开发能力:取得软件著作权8项。技术创新能力:申请专利3项;参与标准规范50余项。获奖1项:《视频云服务平台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等3项获得中国通标协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研究院员工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院相关业务,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考取相应资质,2023年新增专业技术资格30人,注册咨询工程师新增3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2人,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师7人等。针对我院年轻人员多,经验不足的现状,办公室组织实施了学习计划,针对大数据应用、DCMM和智能制造专题,聘请专家教授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落实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我院《项目质量管理手册》,对承担项目质量和交付能力进行管控,提高了部门项目交付质量。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把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达成业绩作为绩效考核主要标准,完善我院的人力资源管控。面临的问题市场开拓面还不够。一年来虽然我们深耕省内市场,但是商机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开拓业务。规模体量不够,发展质量有待提升。我院业务和人员增长,但全院整体规模体量仍然不够大,服务产品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需要加强,需要提升业务附加值。重点行业领域纵向开拓业务深度不够。在发展过程中面对新行业、新业务,有业务知识储备、团队业务经验不能够持续性服务现象,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保持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深耕,做专、做细、做强、做优,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一年多来,主要围绕陕西省信息化发展需求,也逐渐开拓了省外的市场,为政府部门、企业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获得好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化要求比,还有更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们将加倍努力、不负韶华,继续做好各项信息化技术支撑、咨询、研究和服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证书,长期有效,发证机关陕西省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L14521)——软件测评实验室,有效期至2027年3月17日,发证机关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机构,发证机关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08月15日,发证机关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有效期至2026年07月23日,发证机关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咨询机构,发证机关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视频云服务平台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等3项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