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我单位以强化机制,严格管理,务实创新,完善服务为宗旨,切实履行和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福利旬邑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民政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及救助管理站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联动管理机制。(二)积极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活动,制定我县专项救助行动方案,同时积极与县公安、城关等部门联系协调,组成街面巡查小组,集中开展街面及夜间巡查。救助管理站安排专人值班值守,定期对救助站内外进行打扫、巡查、消杀等,确保受助人员人身安全及管理机构安全运行。(三)切实加强部门协助,突破重点难题,救助管理工作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治是一大难题。积极加强与县医院、公安、城管等部门联系,实行联合救助,同时把救助对象安置工作作为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这对于防止救助对象再次长期流浪,确保救助工作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对一些无法查明身份、地址等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网上寻亲、DNA采样、公安系统比对、落户安置等,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返乡。(四)积极完善救助设施,拓展服务功能,继续加大了救助管理服务力度,完善救助站管理服务设施,深化救助管理服务方式,确保受助人员到站后能接受及时、温馨、安全的救助。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我单位领导带队集中开展街面及夜间巡查30余次,各镇办由民政办主任带队同步进行街面及夜间巡查。活动期间全县累计出动工作人员589人次,出动救助车辆168余次,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及时给与相应救助,确保极端天气下无安全事故发生。并组织宣传车深入镇办宣传40余次,利用乡镇逢集日、街道公共宣传日等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单3000份、发放救助引导卡200余张,制作“传递温暖,关爱救助”宣传横幅五条,全年累计救助遇困人员68人次,发放棉衣被100余件,发放食品80余份,在救助工作中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不怕苦、不怕累,文明服务,积极完成了全年的救助管理工作。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和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和开展专项业务培训还不够重视。二是工作上缺乏创新精神,对新政策、新形势下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新的切入点、新的方法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三是对于救助渠道、救助机构信息宣传工作还不够到位。四、整改措施加强理论学习突出针对性。持续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支部实际工作情况加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定期开展专项业务培训,组织开展组织与个人间“谈心谈话”活动,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意识,坚持从严的标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考核+实际工作“为标准,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救助信息规范化。我站要完成接待入站电脑录入的信息化,实现了与全国救助管理系统的正式联网;规范了各类表格、表单,使救助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记录、有备案、可查考;做到救助工作系统化、网络化。在以后得巡查过程中向环卫工人等周边群众发放宣传页,号召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积极提供线索,及时知悉求助渠道、救助机构等信息,引导群众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及时求助或主动拨打求救电话。同时密切联系公安、城管等部门,拓宽信息渠道,织密织牢多方协作的救助管理网络,切实提升救助管理的覆盖面、减少救助盲区。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救助工作事关特殊人群的民生问题,2024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切实保障遇困人员个人基本权益,坚定不移的继续开展依法救助工作,一如继往的抓好日常救助管理工作。2、在日常救助工作中加强监督和管理,认真履行职责。继续强化岗位职任制,加强日常接待和值班工作,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依法求助、依法救助。认真贯彻职责、规范,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进救助管理工作服务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建设,努力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3、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主动救助,是维护一方安宁,对城市文明建设的积极举措。我站将继续加大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主动救助力度,对不愿来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发放食品及御寒衣被等救助物资,提供简易救助。4、面对救助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难点,解放思想,转变做事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来拓展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注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能,确保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切实保障救助管理站正常、安全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