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淳化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劳动就业提供管理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小额担保贷款,失业保险社会化管理。 | |
住所 | 淳化县县城正街 | |
法定代表人 | 郭晓东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淳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万元 | 5.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淳化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市考指标截止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12人,完成年任务1400人的115.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27人,完成年任务250人的210.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8人,完成年任务100人的168%;失业调查率控制在4.7%。(二)就业创业工作开展1、是就业援助工作扎实有效。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实行跟踪服务。通过专场招聘会、苏陕劳务协作推介会和“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进社区、进镇村”等活动,全力推进有就业意愿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今年,就业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26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2、是公益岗位开发管理规范有序。积极发挥公益岗位稳岗就业作用,不断加大开发管理工作力度,努力实现了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保持相对稳定的目标,全县公益岗在岗共计1191人,发放扶贫公岗补贴8215600元,全年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花费35640元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对乡村公益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按照“谁用人、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用人管人责任,持续开展“月电话抽查、季见面核查”制度,对顶岗、替岗、一户双岗及协议签订、资料规范整理等进行统一核查和指导,并对核查问题集中汇总反馈各镇办,限期整改,确保公益岗位良性运行。3、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有效落实。对我县企业失业职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己缴纳职工社保的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56人,发放补贴19.59万元。4、创业孵化基地良好运营。加强对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管理,筛选成长性好的企业、个体工商入孵创业孵化基地,同时提供场地、水、电、物业等减免服务,并做好入住企业商户的跟踪服务、项目指导、经营策划等工作,营造良好的孵化内外部环境。目前,我县共有创业孵化基地2个,创办实体64户,带动就业250人,发放补贴资金45.2万元。5、创业培训有序开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创业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2023年完成创业培训6期共计12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8人,占任务30人的160%。6、创业补贴应发尽发。突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严格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激励政策,为8人(7名脱贫劳动力、1名返乡创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万元。7、创业担保贷款。加大创业贷款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截止目前,创业担保贷款共计发放130笔2595万元(其中:小微企业1笔300万元),6笔1160万元已推送至银行,预计赶12月31日前发放到位。(三)失业工伤保险工作管理服务1、参保扩面情况。失业保险扩面661人,完成年任务200人的330.5%,累计参保7899人;工伤保险扩面485人,完成年任务400人的121.25%,累计参保21238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参保率达93%,高于任务91%的2个百分点。2、降费稳岗情况。失业保险费率从3%降至1%,309户企事业6896人享受减免957万元。为咸阳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等27户企业稳岗返还资金50.83万元,惠及企业职工1298人。工伤保险按20%降费为323户企事业单位10693人享受减免52.82万元。3、基金收支情况。失业保险费收入478.5万元,利息收入0.61万元。基金支出共计196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675人次115.96万元、失业保险补助金支出437人18.74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支出7.67万元,大病大额支出0.65万元,一次性扩岗补贴12人1.95万元,技能提升1人0.2万元,稳岗返还1298人50.83万元。工伤保险费收入211.28万元,利息收入0.81万元。基金支出597.14万元,其中:50名工伤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支出131.13万元。32名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待遇支出145.42万元,4名工伤职工四级伤残津贴待遇支出21.67万元,2名工伤职工护理费待遇支出8.61万元,11名工伤职工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支出77.48万元。2名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支出179.54万元,2名工伤职工丧葬补助金支出8.47万元,10名工伤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支出24.86万元。4、社保基金专项整治情况。今年按照省市社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我中心围绕落实失业工伤基金管理内控风险6个方面22项64个环节要求,全面排查,抓实问题整改。对失业工伤经办人员进行了合理分配,明确了岗位职责,规范了业务流程。同时,优化了信息系统功能,完善了合作银行协议条款,健全了内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失业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服务综合水平。截止目前,追回重复领取失业金6人共计2.6万元,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四)就业资金规范管理使用严格按照《咸阳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执行,全面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做到就业资金使用的时效性与均衡性,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做到用的出去、用的安全。顺利完成2022-2023年度就业资金审计工作。2023年就业资金收入1468.37万元,支出1340.42万元,资金结余127.95万元。二、存在问题(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富余劳动力少,群众思想保守,对创业培训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创业意识。(二)部分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管理困难,存在为领取失业金注销营业执照,随意解除合同现象。(三)数据共享不完善,信息比对不及时,出现死亡冒领,重复申领现象时有发生。(四)城镇新增就业统计涉及面广,实名制台账乡镇报送不及时,质量不高,存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录入滞后现象。(五)公益性岗位管理难度较大,用人单位管理不规范,经常出现协议不规范,考勤不到位,台账不一致,顶岗替岗现象时有发生。三、2024年工作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各项考指核标按期完成。一是积极对接乡镇、统计、市管、工信等部门,认真筛选就业数据、及时录入系统,做好就业失业人员信息登记动态管理工作。5月份完成半年任务,实现时间任务同步推进,于10月份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考核指标任务。11月份与市局做好对接,确保此项工作任务处于全市理想位次;二是扩大失业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持续做好新业态快递人员参保工作,计划于5月份完成失业工伤参保扩面半年任务,10月底前完成全年扩面任务。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稳岗补贴政策;三是持续做好SYB、SIYB创业培训工作开展,计划3月份前完成30人脱贫劳动力的创业培训工作,9月份完成100人的创业培训目标。四是创业补贴的考察和补贴发放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做到应发尽发。(二)创新经办形式,加强信息数据管理。加强与公安、卫生、市管、税务等部门间的信息比对,同时上传全国社保信息网查询,避免待遇重复领取、死亡冒领现象出现;加强权限管理和数据修改痕迹管理,防范基金风险。(三)强化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管理服务效能。一是加强业务学习。采取中心内部交流学,市级经办中心请教学,兄弟单位经验借鉴学等方式加大对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对办事服务做到“受理一门清、答复一口清、告知一次清”;二是增强团队凝聚力。建立有效沟通共同学习机制,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形成轻松愉悦、积极向上,执行力强的团队氛围;三是落实“强服务、提效能、树形象”长效机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优化流程,强化服务,提升水平,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落到实处。(四)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保障从业人员权益。持续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实现公益性岗位只增不减的目标任务,2024年实现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达1190以上,重点解决低收入及零就业家庭群体就业。加强与民政、残联、林业、乡村振兴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确保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安置规范。继续加强“月电话抽查,季见面核查”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真实准确。(五)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推进创业平台建设。以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为突破,依托已建成的润镇工业园、城市广场建成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集创业培训、创业贷款、社保服务、创业指导等为一体的创业服务平台,为我县创业群体搭建优质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广大创业人群提供良好的创业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空间,以创业促进就业,孵化培育创业群体。(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鼓励脱贫劳动力创业和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严格执行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助推我县创业新局面。全面培育、推广创业致富项目,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示范典型带动作用,努力营造浓厚创业氛围。今后工作中,我中心全体干部将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担当实干,适应新常态,敢有新作为,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助推我县就业创业和失业工伤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