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6-06 09:25
单位名称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书法作品,促进书法艺术繁荣。书法作品展览、交流·书法艺术研究·唐含光门遗址展览、保护、研究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含光门内广场
法定代表人 郭柱社
开办资金 2238.29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58.06万元 2191.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博物馆围绕管委会整体布署和工作要求,转思维、挖潜力、求发展,高质量开展文物保护、文旅融合、教育服务等工作。我馆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讲党课等27场。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切实将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积极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作风建设立于日常、融入本职,坚持以岗位作风为重点,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博物馆11名党员承诺19项,服务人群200余人,解决了19项承诺问题。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立起来”。二、加强监测体系化建设,提升遗址预防性保护水平一是提升遗址预防性保护水平,开展遗址盐析酥粉、虫害等2类专项病害防治实验,完成虫害专项治理方案,含光门遗址《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地震灾后应急预案》文物保护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含光门遗址监测体系化建设,开展4项遗址科技监测工作,创新建立遗址监测数据关键分析指标,实现2020-2023年同期整体性分析。三、丰富宣传形式,树立公共教育品牌一是组建研学课程研发小组,完善课程研发流程,研发优化《你好汉字》《咱大唐·美食嘹咂咧》等系列课程6类11节,共开展研学活动27场。二是搭建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推进博物馆研学基地建设,实现研学授课AB角转换。与旅行社、学校建立常态化合作模式。三是联合国际古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等行业组织开展大学生沙龙1场,与碑林区文旅体局合作开展小小讲解员研学实践活动1场,邀请网络文博大V开展主题讲座1场。活动同步线上直播,累计3.6万人进行了观看。四、创新文物展示理念,挖掘藏品资源利用价值一是健全可移动文物藏品数字化档案序列,以数字化提升可移动文物管理水平。全年完成600件封泥秦封泥数字化档案建档工作。二是举办“清代外销瓷”“全国金石篆刻艺术展”等临展10场。结合临展主题,开展“你说我说外销瓷”“小小书法家”等活动8场,“线上+线下”多维度挖掘展览内涵。三是馆藏秦封泥出展西班牙阿利坎特考古遗址博物馆、陕西安康和浙江安吉,实现特色藏品走出陕西、走向世界。四是多视角、立体化提升宣传水平。结合“清代外销瓷展”“西北望—书法篆刻展”等展览活动主题,以“自媒体+主流媒体”模式发布宣传信息,累计阅读量超80万次。同时,推送“文保小课堂”“封泥赏析”“二十四节气书法赏析”3个主题系列小视频30期,累计播放量2.7万人次。其中馆藏封泥赏析小视频同比增长27.8%。五、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提升业务接待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博物馆物业、设施社会事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馆内导视9处,形成日常、节假日两套导视系统模式。在做好各类设施委托监管工作的同时,3人取得消防设施操作结业证书、1人取得电梯管理和作业人员证书,全面强化场馆特种设备实际操作技能,提升业务接待及对客服务工作水平。六、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含光门博物馆在全市文博行业中率先延长闭馆时间至晚8点,双节期间延长至晚10点。探索开展“城墙夜·含光”文化活动5场。央广网、新华网、西安文旅之声等媒体平台对夜间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阅读量5万人次。接待游客74.56万人次,同比增长668%。其中,夜间接待游客9.1万人次;举办“写春联送祝福”“书法进校园进社区”“夜·含光”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4场,增强“终身学习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社会影响力;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11万元。本年度我位净资产合计2191.32万元,较上年度变化较少。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问题:目前团队中文保、策展、宣教等专业化程度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日益提升的工作要求。改进措施:下一步将从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工作体系,完善宣传和研学体系,加强业务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三方面入手,提质培优,拓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下一步工作思路:第一,加强遗址预防性保护规律探索,监测体系化与平台化建设,建立遗址精细化管理体系。第二,挖掘馆藏资源,丰富展览品类,推动展览“引进来”、“走出去”,积极组织策划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博展览交流活动。第三,加强博物馆公众教育,提升博物馆研学品质。第四,以数字技术提升可移动文物管理水平,健全可移动文物藏品数字化档案序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