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劳动者报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传播信息,为工人服务。主报出版·相关发行·广告设计、制作与发布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西新街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永斌 | |
开办资金 | 134.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33万元 | 125.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劳动者报社.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报社严格落实省新闻出版局、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的相关新闻出版规定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融媒体转型稳步推进,内部建设逐步完善,团队活力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报社2023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报纸方面:全年发报96期,同步更新电子报96期,常设专栏有“一线班组”“凡人业绩”“社区人物”“有话直说”。一月开设专栏“新春走基层”。报道全市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浓浓的年味,和新春经济。三月开设专栏“两会声音”。报道全国两会期间,关于职工的提案议案。“大国工匠”“工匠绝活”。宣传报道一批全国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共商共创和谐前行”。集中报道全市工资集体协商案例。六月开设专栏“喜迎西安工会十六大五年工作巡礼”。刊登西安工会十五大以来,重点报道在建会入会、维权服务、新业态劳动者关心关爱、思想引领等方面的工作,用成绩喜迎西安工会十六大。七月开设专栏“融媒快讯”。每周选择一期报社在二版边栏刊登劳动者报社各新媒体平台上已经发布的优秀作品,以作品简介和二维码的形式体现在报纸上,为新媒体平台引流,实现纸媒和新媒体平台的良性互动。八月开设专栏“酷暑下的坚守”,集中报社了一批在高温下坚守工作岗位的基层劳动者,反映基层心声,讴歌劳动精神。十一月开设“最美奋斗者”。在一版头条的位置,刊登全国范围内有突出贡献的基层劳动者,以人物通讯的形式,体现报纸宣传导向和宗旨。同时推出《助力书香之城他们在路上》《微光成炬烛照美好西安温度公益有你》《致敬守护生命之光的白衣天使》《我和我的母亲》《挥别高三上考场拉满风帆且远航》《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一个粽子的“旅行”》《烛照成才路桃李谢东风》《我在现场》等多个专题策划。新媒体方面:推出工事聚焦、劳动快报视频专栏,在工代会、两会等重要节点,进行专题融媒策划,在西安工会十六届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推出了《画说工代会》《90秒读懂工作报告》《代表心声》等融媒作品报道工代会召开实况及花絮,全方位呈现大会盛况。针对职工话题,配合发布《西有绝活儿》《小张打工日志》《小张去哪儿》《打卡西安》等融媒专栏,还面向青年职工群体,大胆创新编发形式,上新“画”说职工事的系列条漫作品。年末围绕陕西工会APP西安子站上线活动开展一系列主题宣传工作,开设专栏介绍西安子站各项板块工功能;创作一批子站线下宣传设计海报物料;制作子站上线抖音互动特效;拍摄系列宣传视频《我为子站代言视频》等。在新技术上,除了视频、直播、海报长图、H5、MG动画等之外,还自主探索了二次元手绘、虚拟3D人物形象,以及虚拟数字人合成技术并制作了视频专栏。制度方面:相继出台了《劳动者报社新闻业绩考评办法》、《劳动者报社试用期员工转正考核管理方案》、《劳动者报社“老带新”实施办法》,完善《劳动者报社离职手续办理程序》等规章制度通过老员工对新员工“传”“帮”“带”的方式,促进新人业务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新闻从业责任心的提高加强,加速新职工对媒体工作的熟悉度和适应力;实施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媒体融合创造条件。办理了2名员工的E类人才认定资质,让优秀人才可以按规定享受租赁补贴和购房落户等相关待遇。取得社会效益2023年劳动者报社被中央级媒体转载作品突破23篇,被省级媒体转载突破50篇;同时获西安市好新闻奖的作品也在逐年增加,2023年报社报送西安市新闻奖11篇,获奖7篇,其中二等奖1篇,三等奖6篇,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考核目标,创历史新高。积极开展各项线上融媒策划活动,让工会声音更丰富、更响亮。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推送301期,推送文章976篇,制作海报28张,有声海报19张,总用户数33258,本年度总浏览量50w+。各平台编发正面宣传稿件达6180篇(条);其中文章976余篇,视频3520条、直播142场,制作海报28张、有声海报19张。现有千万点击量作品1条,百万点击量作品6条,10w+作品上百条,单场直播观众达27.8万。微信指数最高热度达到单日444,5369次(445万)。视频号制作发布视频1299条,直播142次,举办活动15个。观看量次数2687w+,点赞量6w+。微博发布1532条,浏览量13.65w+。头条号发布1185条,发布文章148篇,视频1033条,阅读量260w+,点赞量1w+。抖音号发布视频1188条,总浏览量230w+,点赞量9.8W+。擦亮“工”字招牌,汇聚工会力量,讲好工会故事、传播工会声音,塑造工会形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023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部分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舆论引导力和报道话语权要增强;(二)深度报道和专题策划能力需强化;(三)全媒体转型活动运营资料和专题制作经费支持不足。四、2024年工作规划(一)智能化布局,推进媒体融合积极响应人工智能时代浪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动融入西安工会网上工作开发建设,整体打通西安工会融媒体线上服务平台,联动“悦工友”、“信息管理平台”和“舆情管控平台”、“劳动者报小程序”等应用平台。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放大工会既有能力范围,更好地服务广大职工群众,使服务更加精准、及时、高效。打造有影响力的网上工会新闻融媒体品牌。(二)守正创新,深耕报道质量在建国75周年来临之际,做好相关新闻宣传报道,“抢”抓独家报道、争取每月深度报道,增强品牌专栏的原创性和影响力;新的一年将镜头继续对准基层一线,紧紧围绕“三工”做文章,打造作品专题化运作,营造报纸品牌效应;打破固有思维,适度调整文风,适配发布平台特性,摸索平台观众喜好,精准投放新闻;定期组织学习和解析优秀新闻作品,汲取所长,补齐短板,拓宽思维方式和眼界,增强业务能力。整合资源,加强各界联通发挥和整合工会资源,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工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和进步。报社领导班子深入采访一线,第一时间了解民生、获取民意,控制舆情,做到工会、媒体人员和民众三方之间的沟通互动,让报社和工会更好的服务于人民,让信息传播和参与度的得到有效提升。(四)完善制度,培养全媒体人才引进和培养全媒体人才,提升员工的跨媒体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采取“一人多岗”的岗位轮换制度,记者、编辑、新媒体、运营人才进行岗位轮换学习,全方位实践和掌握新时代媒体工作者应备技能,建立行业对标模板,增强媒体人的工作信仰和工作荣誉感;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通过举办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吸纳行业新知识,了解新行情新态势,钻研行业新技能,加速职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能力。(五)强化运营,提升品牌影响力2024年计划开展专题策划15场,通过宣传报社各平台上的内容提升媒体影响力,提升报社本身及品牌栏目的知名度。升级“劳动者报”小程序,推进“新闻+服务”发展进程。让指尖订阅惠及到各区县、产业开发区工会。集中打造采、编、发、阅、评为一体的智能化应用场景,提升报纸数字化、移动化运营效果,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我单位有准予广告发布登记通知书,证书有效期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我单位广告发布许可证新证尚在办理中)。我单位有报纸出版许可证,证书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和受奖惩情况:无涉及诉讼情况:无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