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6-05 08:55
单位名称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推广实施、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参与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地方性法规、规范标准和发展规划拟定;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宣教培训;参与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检查考核;负责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产业化研究。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太白北路320号华弘大厦4楼
法定代表人 孙建军
开办资金 28.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45万元 38.7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根据《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依据《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记的宗旨和范围,认真开展相关业务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全方位开展宣传引导。对西安垃圾分类公众号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升级,重点对新拍摄和新编印的生活垃圾分类广播剧、宣教片、优秀案例进行展播,对新设计的微信表情包进行推送。编印《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案例集》《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员工作指引手册》《西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知识读本》《西安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读本》,普及分类知识,共享工作经验,明确工作流程,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落实。组织举办了25期生活垃圾分类“市民课堂”,线上线下同步向市民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理念,宣讲垃圾分类知识。组织举办了“全民践行新风尚、垃圾分类进万家”“垃圾分类校园行,创建文明西安城”“限塑低碳,赋能西安绿色发展”“垃圾分类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等宣传活动。举办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培训班和3期垃圾分类讲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以集中授课和外出观摩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制定了《西安市开展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工作方案》,组织各区县、开发区积极参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各项活动。(二)持续开展督导检查。持续推行“每月全覆盖检查+薄弱区域重点督查”工作模式和“红黑榜”管理制度,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全年组织检查30余次,抽查居民小区640余个、大型商超40余个、农贸市场40余个、学校60余所、各类单位240余个。配合局环卫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分类检查,全年组织检查4次,共出动检查人员473人次,检查村庄154个,核查卫星图斑29处,督促整改问题368个。(三)扎实做好数据报送工作。每月对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各相关部门报送的11个模块、118个数据项和150个信息项分类工作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驳回、审核上报,为住建部考核我市分类工作提供依据。全年举办了4期住建部分类信息填报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市分类信息填报工作质量和分类工作实效。(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完成了西安市“双碳”背景下的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研究项目和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动力学研究项目评审会,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为提升和优化我市生活垃分类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完成了西安市农村垃圾管理模式优化研究项目,提交课题报告,有力提升我市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主动加强与中环协沟通对接,先后参与了一部国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价标准》)和三个行业团体标准(《住宅小区垃圾分类设施设置标准》、《可回收物智能投放网点运行维护规程》、《垃圾分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和需求指南》)修订工作。(五)起草相关制度文件。综合研判当前分类工作实际情况,组织起草了《西安市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桶边引导工作奖补方案》。按照省住建厅工作要求,起草了我市《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协同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西安市问题整改清单》。配合市委组织部、市城管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两个作用”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深化“四个双”主题实践活动。参与西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编制工作,起草了方案中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内容。起草《关于开发区剥离移交社会事务中生活垃圾分类相关事宜的指导意见》,推动开发区剥离移交社会事务中生活垃圾分类相关事宜剥离清晰、移交承接顺畅。结合市政协有关工作建议和我市实际,起草了《西安市大件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并当面向市政协委员进行了答复,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工作。起草了《餐饮服务业、旅游住宿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通知》,推动源头减量和限塑工作深入开展。按照住建部城建司关于开展环卫领域法规规章实施情况调研工作相关要求,起草了《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有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报告》,并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修订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举办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培训班和3期垃圾分类讲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以集中授课和外出观摩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全年公众号共推送推文239篇,视频号共推送视频57条,总阅读量达69万人次,垃圾分类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组织各区县、开发区积极参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各项活动,我市2篇典型案例、1块图文展板、1部案例视频、5座科普基地、2名分类达人入选全国优秀名单。组织开展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大赛陕西赛区家庭选拔赛赛和团队选拔赛,以我市人员为班底的陕西省代表队荣获家庭赛全国三等奖、团队赛全国一等奖。高质量完成了省、市两会交办的建议和提案11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通过努力,全市分类知晓率达到98%、参与率达到83%,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8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基本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闭环管理链条。三、存在问题(一)理论素养培育仍需加强。对党的理论思想学习仍需加强,对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世界观、方法论等仍需深刻领悟,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创新潜力亟待挖掘。很多工作仍然倾向于使用老办法,沿用老套路,与时俱进结合的不紧密,在垃圾分类工作争先进位的过程中创新力不够,工作开展缺乏后劲。(三)统筹能力有待提升。存在疲于应付情况,工作质量和效率仍需提高。各科室相互协作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须主动协作处理问题、推动工作,发挥出1+1大于2的成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市区两级统筹。进一步健全和理顺市区分类工作机构、机制,不断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建立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的机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组织观摩会,促进区县、开发区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二)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创新方式方法,调动发挥市级行业部门管理作用,督导和推进全市分类工作平衡开展。同时,注重同执法总队和市属媒体深度联合,提升督导检查的效果,带动后进主体积极改进,平衡全市分类工作发展。(三)积极探索建立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长效机制。围绕《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开展定期普法宣传,完善分类实施的具体制度,推进贯彻落实。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基层联动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听取意见建议,推动解决共性问题、难点问题。(四)形成促进习惯养成的新举措。开展分类宣传,强化舆论的监督引导,对分类工作的负面案例进行曝光、正面案例进行推广。持续推动开展“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四级联动主题活动,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