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洛惠渠管理中心

渭南市洛惠渠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31 16:04
单位名称 渭南市洛惠渠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水利工程中正常运行提供管理保障。防汛排涝、抗旱供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维修养护;盐碱地改良;水政监察。
住所 陕西省大荔县城关镇老南街9号
法定代表人 魏永强
开办资金 2760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464.5万元 4161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法人由迪江涛变更为魏永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中心在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水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业务完成情况2023年洛惠渠管理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水源工程与现代化灌区发展一体推进、工业供水业务拓展与灌区提质增效一体联动、干支渠维修养护与末级渠系整修一体实施、灌区改革发展与职工思想提升一体加强、制度建设与标化创建一体发力,水利文化建设与建设华彩渭南一体融合,较好的完成了2023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换档提速、追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立靶点、强攻坚,供水服务上台阶针对河源来水短缺、冬季低温冰冻、夏季旱涝交替等不利影响,在省厅、市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采取跨区域调水、干支渠轮灌、大流量供水等措施,努力提高灌溉效率,扩大灌溉面积,实现节约用水。全年行水246天,完成斗口落实水量8008万立方米,其中农灌7190.4万立方米,工业供水817.6万立方米,灌溉农田77.82万亩次,国营水费收入267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拓业务、重项目,提质增效谱新篇一是龙首坝水库工程开工建设。龙首坝水库工程破冰攻坚,克服资金困难,终于在12月2日举行了“北洛河水库一期工程洛惠渠龙首渠水库工程开工动员会”,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二是北洛河佛里调蓄水库列入陕西省水网规划,可研技术咨询会、评审会成功召开。三是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积极搜索项目投资信息,及时跟踪、对接上报项目计划40余份,下达各类项目资金12项,总额2992万元。四是做好各类项目申报工作。洛惠渠灌区东干渠流泥段改造工程、北洛河佛里调蓄水库工程等15个项目入库,申请资金3.5亿元。五是做好年度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完成了灌区年度维修养护工程、洛惠渠张三沟干渠段改造工程、北洛河护岸工程等年度项目的设计委托、跟踪审查、项目批复、招投标、监理、施工、检测等技术工作。六是做好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总干渠等四条渠道改造工程、东干渠等五条渠道改造工程、西干一支渠等七条渠道改造工程及洛惠渠东中干渠沿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省水利厅的竣工验收。3、强管护、重监管,灌区面貌展新颜标化创建贯穿全年工作,编制完成了《陕西省渭南市洛惠渠灌区标准化工作手册》,组织、安全、工程、运维、信息、经济六方面管理量化达标,通过省级评审验收。陈庄管理站荣获陕西省灌区标准化管理劳动竞赛“先进站所”荣誉称号。充分发挥维修养护资金和末级渠系补助资金效能,定标准明奖罚,扎实完成秋冬修,累计完成各级渠道清淤1622公里,机闸设备检修50台,建筑物维修705座,护渠林修剪19750棵。灌区“一张图”按时完成并上报省厅,利用地信技术为灌区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全面完成工程确权划界,进行插标亮界。依法维护灌溉工程权益2处。二、社会效益情况1、惠民生、办实事,队伍建设聚合力全面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制度,围绕开展党建联建、弘扬新风正气、参与社区治理、解决实际困难等5项服务,中心党委下属18个党支部与所在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18份,开展防洪减灾、水政法规宣传、水质检测、渠岸整修、朗诵等志愿活动,167名在职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服务549人次。多渠道、多形式为42名大病、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慰问金10.61万元。2、抓安全、保稳定,灌区治理开新局积极配合市局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暨安全生产大检查,得到市局认可;对灌区5个流量以上重点水利枢纽、水闸和重点渠道进行了检查、维修加固。对全灌区14个涉汛管理站的防汛值班、防汛预案、防汛物料储备等进行了专项检查。特别是今年汛期,108国道石羊坡发生塌方,中心党委认真落实市局部署精神,抢抓时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能,33小时分流北洛河来水260余万方,为清理洛河堰塞湖创造了有利条件,保障了周边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年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灌区现代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不够;三是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职工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工作创新性不够、主动性不强。2024年,我中心将加快灌区现代化规划速度,积极申报现代化灌区项目,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灌区管理措施,为实现灌区现代化打下坚实基层;积极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业务的指导和管理,以此推荐业务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并根据编制空缺,及时上报招聘计划,补充新鲜血夜,优化年龄结构;合理制定职工培训,强化职工培训,调整职工知识结构。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三个年”活动为引领,不断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团结领导干部职工“换挡提速、追赶发展”,为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作出贡献。(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项目支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十大行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好保工资、拓项目、惠民生、防风险的组合拳,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力促明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坚持项目引领,稳定灌区发展“压舱石”。一是按照“抢进度、抓质量、保安全”的目标,顺利完成“龙首坝水库”的建设任务。二是推进北洛河佛里调蓄水库工程。尽快完成可研报告并报省水利厅审批,积极推进项目其他各专题专项报告同步编制并完成审查。三是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各类项目申报、年度建设项目管理及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等工作。(三)坚持标化引领,开启灌区发展“加速器”。一是对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目标,组织开展“回头看”,不断完善改革内容,推动各项机制落地见效,促进节约用水。二是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水价,持续强化工程管护,建立促进农业节水长效机制,推动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