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蒲城县> 蒲城县植保植检站

蒲城县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4-05-31 15:35
单位名称 蒲城县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对农业生产上常发易见、为害严重的病虫、草害进行系统监测和防治,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
住所 蒲城县延安路东段20号
法定代表人 李小虎
开办资金 3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蒲城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1.8万元 118.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做好监测预报,科学指导防治。2023年我站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系统调查75次,全面普查35次,调查田块8980块,调查面积47500亩,发布《病虫情报》12期,制作电视节目4期,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抖音快手短视频38个,上报各类作物《重大病虫周报表》185份,为指导农户适时科学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二)主抓粮食病虫防控,确保丰产丰收。1.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层层推进。做好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治工作,我站召开小麦病虫趋势会商会,发布《2023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制定“一喷三防”技术方案、发布“一喷三防”工作通知,召开蒲城县小麦“一喷三防”现场会。2、玉米“一喷多促”工作全面展开。我站制定《玉米主要病虫害中后期发生趋势预报及防治意见》,发布《蒲城县2023年玉米“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召开玉米“一喷多促”保丰收现场会、专业化防治工作安排会、整村推进会。3、示范引领,带动群防群治。开展抗灾强管科技壮苗百日行动,组织开展重大病虫应急处置20000余亩;在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中,专业化防治联盟调动无人机50余架,自走式高杆喷雾机15台,开展专业化面积55万亩,挽回损失16533吨;开展玉米“一喷多促”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示范2.5万亩;共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5个,带动群防群治。(三)推进绿色防控,促进主导经济作物提质增效。1、加强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坚持示范带动。继续加强罕井中山村2000亩苹果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及陈庄镇思补1500亩酥梨全生育期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全年精准测报,制定方案,全程技术指导6次;完善“植保部门+合作社+农户”的绿色防控推广模式。2、围绕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药减施增效示范建设。在龙阳镇农掌门西甜瓜、尧山镇老口味香瓜2个瓜菜农药减施增效示范区开展病虫监测、技术指导,主推理化诱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先进喷药器械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全年精准测报并制定用药方案共计8次。(四)开展试验示范,科学指导推广。1、开展粮食病虫害防控效果与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在蒲城县荆姚镇璋宝村,试验地共设置严格防治区、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和空白对照区四个处理。综合评价县域植保贡献率为23.99%。2、开展玉米“一喷多促”防效评估试验。在荆姚镇岳庄村,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试验最终确定玉米灌浆期每亩喷施200-300g磷酸二氢钾为玉米喷施叶面肥的最佳方案,为来年玉米“一喷多促”提供了技术支撑。3、开展小麦赤霉病新型药剂防效试验示范。为探究防治赤霉病的特效药剂,我站挑选市面上对赤霉病防效较好的新型药剂5种,筛选集中连片的种植大户地块开展试验示范。4、开展麦田杂草多花黑麦草药效试验。为探究多花黑麦草的防治,我站设置不同药剂浓度与组合共7个处理,在荆姚镇朱雷村开展麦田多花黑麦草药效试验。二、社会效益情况1、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科学指导了防治。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为上级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农户适时用药、适期防治及挽回损失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2、示范引领,2023年实现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推广全覆盖,防治面积150万亩次;玉米“一喷多促”面积80万亩次,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3、绿色防控示范带动,酥梨示范区商品率80%,亩效益7500元;农民自防区商品率70%左右,亩效益6500元,亩增收1000元,增收率15%。苹果示范区商品率85%,亩效益28050元;农民自防区商品率70%左右,亩效益25200元,亩增收2850元,增收率11.3%。4、农药减施增效示范建设,示范区全年精准测报并制定用药方案共计8次,通过实现农药减量10%。辐射带动周边果农、菜农开展绿色防治面积500亩。5、通过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与指导,解决了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业务人员短缺,技术人才缺乏,日渐增加的业务开展强度大,工作负荷量大。2、人员培养经费缺乏,业务知识需求更新,业务人员参加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较少。3、植保经费少,许多工作难以开展,对有些地区的病虫害问题还未能及时发现解决。整改措施:1、向上级部门反映,大力引进技术人才,积极开展业务,完善人员配备。2、重视学习,提升业务技能。有机会多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学习,通过多形式的学习开展,更新植保专业技术知识。3、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利益。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粮食提质增效,推广两大防治技术。在小麦上推广以小麦赤霉病防治为重点的小麦全生育期轻简化施药技术,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在玉米上推广防病增产为目标的“一喷多促”技术,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在椿林镇、荆姚镇、紫荆办等粮食主产镇建立粮食绿色提质增效示范区3个,面积5000亩。2、加大果树绿防推广力度,争创全国绿防示范基地。主要以陈庄镇建平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围绕思补村1000亩酥梨示范园,推广“植保部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果树绿色防控推广模式,主推基数控制,争创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3、聚焦特色产业,集成绿色防控技术。继续以“党支部+、党委+”产业为主,建立瓜菜绿色防控示范区2-3个,提供技术指导培训。4、加强监测预警,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结合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全年发布病虫情报15期,病虫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