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安市>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药研究院)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药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4-05-27 09:18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药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中医全科、中西医结合科、医疗美容科、保健康复科的诊疗与护理;医疗人员的培训教育。
住所
西安市凤城八路69号
法定代表人
赵锋
开办资金
19202.4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589.26万元
164431.72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2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医院在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核定的事业法人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一)新冠等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力有效。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要求,统筹医院床位资源,加强药品和救治设备配置,有力保障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优化就医流程,开设午间、延点门诊,最大化救治患者,有效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流行。(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积极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成立西安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西安市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质控中心。开展门诊服务百日提升行动,优化服务措施10余项,成立“行政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加快慢性病审批流程,上线医保移动支付。新开设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干眼门诊等专病门诊和医技门诊,增开延点及夜间门诊,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新增住院B超检查室,实施护理服务新举措70余项,开展特色护理技术17项。开展“香囊话端午”“医患融真情”“冬病夏治”等中医特色体验服务活动80余次,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提升。(三)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增强。新增省级学会主委单位2个,中风病康复创新团队入选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创业全省一流团队。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73人,培养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3人、国家级、省级专科护士14名。5人获批全国、全省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建成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成立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所、中医变态反应及免疫性皮肤病研究所。获批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分中心项目3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项目4项。获批各级科研项目53项,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医院管理精细有效。加快“一院三区”建设,曲江院区进入平稳快速发展轨道,获批西安市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基地,与两家社区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南院区基础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运行前准备工作井然有序。加强经济活动管理和内部审计,实施专项资金线上管理,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行为。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上线新预约挂号系统、移动护理项目,推进CA签名及病案无纸化归档项目,住院业务实现无纸化办公,顺利通过电子病历互联互通4级甲等评审(全省首家中医医院)。成功举办“2023欧亚经济论坛—中医药交流合作分会”,与陕西省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院签订陕西省中医药医教研联合体协议。完成新一轮专科联盟协议续签,新成立西安市中医针灸康复专科联盟。(五)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开展读书班、“红色医课·书记讲堂”党课等活动,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大力开展“五查五助五问效”、包联走访、调查研究,推进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开展“依岗承诺转作风”活动,制定《行政后勤中层干部积分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促进干部履职践诺、转变作风。积极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我院《“五廉处方”建设清廉医院让医患心“廉”心》荣获“2023年度清廉建设优秀实践案例”。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医院统筹“一院三区”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门急诊患者154.22万人次,出院患者6.66万人次。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综合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科研创新能力偏弱,高层次科研项目不多。三是人才引进的步伐还需加快。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一院三区”发展战略,狠抓七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医院发展提质增效,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深化“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作风不断转变。二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就医流程,持续开展护患体验活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突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是狠抓学科内涵建设。建立学科发展评估和论证机制,定期召开学科发展研讨会,培育一批中医临床优势特色专科。建立急危重症疾病会诊中心、中医疑难杂症会诊中心,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四是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健全“引育留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国医大师、省市名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做好省市名中医评选前的遴选与储备多。五是创新科研教学发展。主动融入秦创原,争创“医研校企”中医药创新平台、“双链融合”创新团队和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实验室。争取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再有突破。六是强化医院运营管理。以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为抓手,加强运营情况分析,做好DRG付费改革准备。七是做好南院区开诊准备。坚持“管理一体化、发展差异化、服务同质化、专科特色化、后勤精细化”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各院区定位和学科发展布局,统筹人员调配,确保南院区顺利开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单位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截止2038年10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