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节约用水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节约用水提供管理保障。全市城乡节约用水政策和规划的拟定·各行业水平衡测试及用水标准审定·自备井单位用水定额管理·水资源费征收·工业项目节水方案审批·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推广及宣传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峰 | |
开办资金 | 96.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8.27万元 | 26.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其他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省市考指标任务进展情况1.省考指标“负责监测、评估、协调我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指标’相关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根据省水利厅下达我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2023年比2020下降2.4%的指标任务目标,及时分解落实到各区县,确保年底完成省考任务。二是及时联系了解,评估指标完成情况。2023年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14.81m3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4.47%,全面完成今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2.4%的目标任务。三是积极协调督促,不断提高用水效率。积极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加强工业、农业、生活及市政用水管理,配合做好计划用水、再生水回用、雨水利用工作,努力做到全过程节水管理;定期督导各区县、开发区加强节水工作,确保我市用水效率不断提高。2.市考指标“完成西安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可全面完成。一是重视发挥部门合力。按照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联合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起草下发创建通知,明确各区县、各开发区本年度创建工作任务、程序、责任和目标,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形成了水务部门抓总,各部门分类指导的工作合力。二是强化区县、开发区主体责任。我们紧盯各区县、各开发区创建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对单位自主申报、区县开发区初审等环节进行督导检查,年终进行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区县开发区的主体责任。三是突出节水单元创建。不断加大对区(县)、开发区节水示范单元创建的指导督导,2023年,创建省级节水型标杆企业1家,创建省级节水型公共机构56家、省级节水型高校10所、省级节水型中小学34所、省级节水型小区88家,创建市级节水型企业5家。(二)节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1.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工作任务推动有力。根据中、省国家节水行动年度工作总体安排和任务清单,市水务局联合市发改委印发了《西安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及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2023年工作方案》,确定了年度目标和工作任务。一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推进作用。年初,我局联合市发改委组织召开市级节水工作联席会议。15个市级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分别就2022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交流,确定了《西安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及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2023年工作方案》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县域达标建设。配合水利部对未央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进行现场复核。对雁塔区、鄠邑区申报资料进行初审,督促完善后报省水利厅审查。雁塔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现场验收。三是持续推进黄河流域高校节水专项行动。组织部省节水型高校创建会议2次,对外展示了西安高校节水好的经验及做法。6月6日,召开了市级节水型高校创建推进会。精准调研指导20家高校节水创建工作,激发高校节水创建的积极性。四是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进行集中宣传,组织开展“节约用水,你我同行”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组织各区县开发区、用水单位积极参加“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制作并发布节水小视频13条、节水知识和宣传图片20余幅,节水展板20块。在中省网站、报纸等媒体平台发布节水工作系列宣传报道100余篇,线上宣传报道点击量达到100万余次,我中心制作的《一波碧水润古城》荣获第四届“节水在身边”全国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在地铁站点宣传栏、车厢电子显示屏、城市建筑外立面电子大屏等公共平台滚动播放节水宣传短片10000余次,进一步提升了公众节水意识,增强节水观念。2.城市节水管理工作规范有序。不断完善节水法规制度,强化计划用水管理,节水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一是加强节水法规制度建设。《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修订工作已纳入市人大2023年立法重点调研项目。《西安市城市节水技术规范》已通过市市场监管局评审立项,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意开展制定工作;《西安市水平衡测试报告编制标准》已通过省节能协会立项审查,并按照团体标准上报,进入编制发布程序。二是落实计划用水刚性约束。为全市年用水量1万m3以上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共计4063户下达年度计划用水指标,其中:主城区3183户,较2022年新增354户,核定年计划用水指标24409万m3,比年计划申请量的28276万m3核减3867万m3,进一步扩大管理范围,提高管理标准。三是严格落实节水评价制度。组织开展节水评价,完善评价台账管理。截至目前,对36个项目进行了节水评价,累计核减水量37.1万m3。四是做好重点用水监控。对年用水量在30万吨以上的110家用水单位,开展重点监控用水单位调查,指导单位分析用水结构,协助梳理次级用水单元,将原指标细化拆分为251个子指标,提高节水管理精细化水平。五是加强自备井管理。严格执行自备井用水单位水量核定制度和收费标准,全年收缴污水处理费约812万元,超额完成600万元收费任务。3.节水示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推进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节水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我市节水技术水平。一是做好节水项目储备。根据《陕西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中省水利发展资金项目常态化申报储备的通知》和西安市市级预算项目申报要求,征集2024年节水项目,对评审通过的及时录入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二是推进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对2023年已开工建设的2个中央节水项目、7个省级节水项目、5个市级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指导,对已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的,进行现场检查并组织验收。认真做好节水项目绩效评价,真正做到示范项目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三)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成效显著聚焦年度目标任务,加强统筹协调,西安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顺利通过中期评估。2023年,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累计新增完成再生水利用量7076.91万m3,占2023年度任务6175万m3的114.61%;新增建设再生水管网63.14km,占全年任务34.2km的184.63%,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再生水利用量和新建再生水管网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二、亮点突出,效益显著1.再生水试点中期评估顺利通过。8月9日-10日,水利部现场评估工作组及省水利厅陪同人员一行9人莅临西安市对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开展现场评估,评估组现场检查了护城河再生水生态补水、西安市清远中水有限公司、鄠邑区再生水综合利用、高新区鹤鸣湖再生水绿化灌溉等5个再生水利用配置项目,并召开了西安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现场会,通过情况汇报、资料查阅、质询讨论等方式对西安市再生水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在78个试点市中名列第一。2.计划用水实现全覆盖。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对全市4063户(其中:主城区3183户)非居民用水单位下达计划用水指标,实现年用水量1万m3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全覆盖。根据2022年用水统计数据,重新修订了我市范围内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含西咸新区),更新后增加14家单位,目前共计87家单位纳入名录,并就加强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要求下发通知。3.节水单元建设再掀高潮。累计创建省级以上各类节水载体1018个(节水型企业54家、高校40家、中小学124家、单位355家、小区633家),占全省节水载体的三分之一。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还需加强。全市还有24所高校未完成节水型高校创建任务,占全市64所的37.5%,节水型高校创建力度还应加强。二是再生水试点任务推进不平衡,部分项目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三是节水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四、2024年工作打算到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3.2%,工业重复利用率达到89%,西咸新区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任务,创建节水型高校18所,创建其他节水单元50个,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强节水条例修订;推动再生水试点工作;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节水评价工作;提高节水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自备井管理;坚持典型示范带动;狠抓项目落地见效;持续抓好节水宣传教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