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新区管委会东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延安市新区管委会东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5-24 15:23
单位名称 延安市新区管委会东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济发展提供管理和服务。编制开发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科技、文创、旅创等产业建设;规划、土地收储整理开发建设、管理和服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招商引资、投资促进,服务园区企业生产运营;社会事务管理等。
住所 延安高新区方塔区域东区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孙成东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293.22万元 107131.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东区办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安排部署,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手续办理、资金筹措、安全生产、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快了东区高质量发展步伐,顺利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招标采购稳步推进。完成龙湾隧道至绿地提标改造项目(方塔大道提标改造)穿包西铁路项目前期铁路局批复办理、方案优化、代建合同签订等。完成地寺峁安全监督备案及施工许可办理、一号公厕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签订、园丁小区前大门临时便道施工招标及合同签订、延安高新区土地督察整改项目施工招标、施工合同签订等。目前已启动五地块、六地块场地平整工程、高新一中和高新二小勘察设计招标工作。二是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续建项目地寺峁滑坡治理工程土方工程、东区地寺峁滑坡治理工程弃土场恢复治理项目、一号公厕主体框架施工、园丁小区前大门临时便道施工和后大门广场绿化工程、延安高新区土地督察整改项目、2023年度临时防汛工程、方塔路变形段应急抢修工程修复、龙湾隧道至绿地提标改造项目(方塔大道提标改造)穿包西铁路项目施工、东区枣园沟口房屋拆除清运等各项工作任务。(二)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一是土地手续报批方面。已办理环湖绿化、环湖西侧绿化、方塔大道西侧绿化、创新一路、方塔路道路工程、碧桂园幼儿园、高新第一中学、高新第二小学等项目土地划拨相关手续。编制报送高新区2024年土地收储出让计划,协助东区开发公司开展土地收储工作。二是林地手续报批方面。拟实施文创路、高新第一中学、二庄科金岳小区二期至东新区方柳路连接道路项目需办理使用林地手续,以上项目正在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三是项目手续办理方面。已办理碧桂园幼儿园可研、选址意见书、用地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召开该项目初步设计专家审查会,预计12月15日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完成延安高新区东区五地块场地平整工程、延安高新区东区六地块场地平整工程、延安高新区枣园片区临时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延安高新区第二、第三、第四幼儿园已办理可研。四是其他方面。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方塔道路周边燃气管道改造项目已办理可研、初步设计、工程规划许可证;申报2023年增发国债投资计划,高新区薛场区域雨洪治理工程、高新区枣园区域雨洪治理工程已办理可研、初步设计、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一是严格落实“四个到位”要求,紧紧抓牢“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经常性组织并参加信访工作专题会议,科学探索安全化解信访矛盾的方法,不断加强各部门协调力度,时刻盯紧问题苗头,扎实做到专人负责、信息畅通、稳控局面,确保彻底消除矛盾隐患,有效化解万达延期、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等各类信访矛盾。今年以来,共受理信访案件339件,其中群体性信访事件6起;信访矛盾211件。共帮助780人解决欠薪问题,共计金额1373万元。对存在其它经济、法律纠纷无法解决的事项,即时进行转办,有效维护了辖区信访稳定。二是抓住关键精准施策,聚焦辖区已开工项目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找准原因精准发力。在万达三期、四期延期交房投诉处理过程中,紧密联系相关责任部门单位,抓住矛盾问题的关键处,先后通过13次座谈协商,最终得到业主的理解并达成了一致处理意见,有效化解了重大信访事件的发生。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实时跟进万达项目建设情况,协助万达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督促万达三期、四期等重点项目继续加力度、赶进度,切实增强项目建设单位的责任感、紧迫感,为项目建设创造了安全有序的良好环境。三是不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实现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目标。在隐患排查过程中,细化和完善生产责任制体系,严格过程管理、定期跟踪回访,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位。今年以来,联合相关单位共进行公共安全大排查大检查6次,组织开展消防演练3次;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检查15次;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12次;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安全生产月通知12份;督促建设单位完成自查自纠报告等8份。四是抓牢防汛安全不放松。安排部署防汛工作,制定和发放《2023年防汛安全工作方案》,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严密检查防汛重点,严明防汛值班纪律。组织防汛工作人员对辖区建设区域进行防汛安全巡查排险,对重点区域防汛设施进行不定期的安全巡查,分区设防,优化调度,督促企业单位组织防汛演练,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积极为东新区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质量。始终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更好服务辖区企业,争做优秀“店小二”。一方面建立精准服务机制,深入一线建设工地了解实际情况,调研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靶向精准解决问题。今年以来,为碧桂园、万德兴商砼、万达项目、九玺河山、绿地等项目提供帮办服务20余项;为万达业主协调解决冬季供暖等诉求34起;协调解决了碧桂园项目与方塔安置小区日照采光补偿问题、东区防洪工程与后海营地因施工场地专用的纠纷问题、东区山体绿化同川口村和吴枣园村地界争议问题;另一方面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着力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困点问题。协助城管、交警等部门,为企业提供不扰民的施工方案;积极完善高新一小配套服务,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能力,持续优化提升东区营商环境质量。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2023年,通过我办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东区城市配套日益完善,极大提升了辖区城市形象和群众满意度,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道路、公厕、广场绿化等项目的完成使用和学校配套的完善,有效满足了辖区居民生活所需,增强了购房群众和落户商家的生活、投资信心,带动了周边开发类项目和延安红街的销售向上向好,全年辖区商品房销售近200套,红街共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收入7847万元。滑坡治理、督察整改等项目的完成和安全生产专项工作的开展,有效消除了辖区安全隐患,增强了环境治理底气,确保了全年无事故发生,极大保障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营和财产安全,更好展现了东区的良好形象。今年以来,我办共实施市政配套及绿化等项目近10个,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次。三、存在问题(一)报地供地方面。一是报批土地临散,难以成片开发利用;二是部分报批土地网上备案缺失;三是核减土地费用退还问题。(二)市政设施方面。一是对外交通道路配套不足;二是给水、燃气管网管径不足。(三)区域安全方面。一是消防安全力量不足,暂无二级消防救援站;二是防汛安全项目覆盖面不够。(四)人才队伍方面。人才引进通道单一,保障区域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四、整改措施及工作计划(一)加快土地报批工作。积极协调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再申请报批一部分土地,将零散土地连接起来,形成成片地块便于出让。要恢复或重新备案2015年度第四十三批次农转征的两个地块,同意将三十六批次和四十三批次中核减地块所缴纳的费用在后续报地中按相同面积予以抵付。(二)保障市政设施到位。尽快启动方塔至泽子沟、方塔至东绕城连接线等道路建设;要积极协调水务集团、天然气公司,研究规划自来水和天然气来源及管网改造有关事宜。(三)提速民生项目建设。加快申报及启动中小学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医院、文化、体育、市场、娱乐等其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四)强化区域安全保障。尽快启动二级消防站的建设,确保消防安全。要进一步完善方塔区域山洪治理项目,时刻关注并做好枣园区域临时防洪工程,时机成熟后立即启动该区域的山洪治理项目。(五)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紧抓改革机遇,充分发挥“管委会+公司”新模式的作用,根据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工程规划、工程管理(包括造价)、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外围协调等所需人才。(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已有文旅产业基础,全力以赴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土地流动,推动东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