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建筑行业综合服务中心

渭南市建筑行业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4 09:38
单位名称 渭南市建筑行业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建筑行业提供服务。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管、造价管理、最高限价备案,造价信息发布;工程设防与施工图设计审查;建筑节能、墙材发展、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推广;建筑业劳保费用的拨付及资金使用。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车雷大街69号市民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张增永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万元 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渭南市建筑行业综合服务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登记以来无违法违规现象,2023年不涉及变更登记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是持续推进建设工程招投标高质量发展。促进招投标项目采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市县两级监管人员依托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履行审核、备案、监管职能,积极促进招标项目采用远程异地方式评标,2023年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个;对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促进招投标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工程最高限价备案做到即传即审和“不见面”审查,《渭南工程造价信息》新增了海绵城市建设和装配式建筑等材料、构件、部品信息,极大地满足了各方需求。二是加快推进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步伐。2023年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设计率、施工执行率达到100%;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了84%,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1%,均开创了我市历史新高;渭南经开区庞泽精工绿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全市新墙材年生产能力达到33亿块标砖。三是促进劳保费清退及时返还工作。认真贯彻劳保费清退返还“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完善清退返还项目底数清单,严格落实审核把关责任,积极推进项目劳保费清退返还工作,四是强化新建项目抗震设防和施工图数字化审查质量,深入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数字化审查,对全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暨抗震设防进行监督检查,2023年抽查学校、医院等公建项目5个,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积极利用5.12宣传日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开展隔震减震技术在线学习,共计1500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房建市政类项目交易网投率达到97.5%;监管部门和交易部门全面实现“管办分离”;新增了海绵城市建设和装配式建筑等材料、构件、部品信息57项,极大地满足了各方需求。2023年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设计率、施工执行率达到100%;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了84%,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1%,均开创了我市历史新高;全市新墙材应用比例达到100%。全年共审核报送项目返还申请8批次197个项目,拨付劳保费共计5150万元;拨付生活困难职工遗属补助费100万元,确保企业离休人员待遇落实和困难职工遗属生活安定。全年审查项目13个,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100%;对全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暨抗震设防进行监督检查,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完成了建设工程抗震防灾专家库设立;修订了地震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地震应急响应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三、存在问题和改正措施在我市建设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中对建筑节能部分职能进行了调整,致使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方面缺少有效抓手;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使“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推进缓慢。下一步我们将建立由我市主导开展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工作,健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强化两项工作的推进措施,形成有效抓手;会同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进一步畅通“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渠道,督促市县两级房建市政招投标项目积极采用“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方式,推进全市招投标工作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不断提升招投标监管效能,促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24年招标项目网投率达到98%,持续促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探索推进我市项目采用“不见面”开标体系;工程最高限价备案坚持即传即审,提升信息采集、审核、发布质量。有序推进由我市主导开展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工作,严格落实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在星级绿色建筑数量和占比上再提升;2024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8%;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全年完成6批次不少于150个建设项目的劳保费清退返还任务;完成陕建四建离休人员专项资金申请资料的审核及拨付工作;完善“渭南市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功能,做好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联抽联审工作,审查合格率100%;加强对入驻我市“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的施工图综合审查机构的考核管理,以及对勘察、设计单位的管理事务性工作;做好“防震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