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4 09:33
单位名称 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食品药品、知识产权产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建立我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和诚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承担有关食品药品、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专业技能、职业规范的培训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工作;承担全市食品药品、专利技术许可和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工作等。
住所 渭南市高新区贸易广场十字西北角
法定代表人 贺延
开办资金 6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88万元 53.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省考任务。一是圆满完成秦创原“四个重大”各项任务,举办陕西省第二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渭南分赛,3家参赛企业晋级决赛并获得奖项,获奖企业数量仅次于西安,渭南市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获奖企业除得到资金奖励外,还获得了参赛专利项目的全额保险资助。二是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文化传播,开展县市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巡回培训会,印发了《全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巡回培训工作方案》,提升全系统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全链条服务,2023年,我市共专利授权155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1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42件。我市商标申请量6588件,商标注册量3785件,有效商标注册量38427件。(二)不断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助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一是扎实开展知识产权金融保险业务。以“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入园惠企”活动和政银服联合入企上门服务。与人保财险渭南分公司联合召开渭南市知识产权金融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专利保险推进会。签署《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并就企业专利保险相关政策和业务工作进行培训。全市首单商标质押融资600万元也成功签约并完成备案。二是全面推进专利导航工作开展。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推动专利导航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成功举办了陕西省增材制造专利导航成果发布暨成果转化启动会和陕西省乳制品产业专利导航发布会。通过活动的开展,发挥专利导航对产业升级的引领支撑作用,以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动企业规范化管理。2023年全市共有20家企业获批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组织召开了我市2023年度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启动推进会。举办渭南市专利开放许可专题培训会。通过培训,进一步促进创新主体的专利转化,畅通知识产权运用渠道,为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平稳落地、高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三)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功创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一是起草印发了《渭南市创建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工作方案》,成立了渭南市创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3个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全面建成了涵盖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信息检索、数据展示、通知公告、新闻法规、维权保护、工作动态、案件公开等内容的渭南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二是联合渭南中院印发《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知识产权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的实施意见》,制定下发了《渭南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2023年渭南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要点》,开展知识产权“双随机、一公开”活动,围绕商标代理、假冒专利等进行了系列执法检查,完成三批180件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整改工作。三是圆满完成省局下达的案件办理任务。2023年共办理专利侵权案件10件,新增设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1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一个。聘任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家43名,专利技术调查官13名。完成全省首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成功调解2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案件并进行司法确认,该案件入选2023年陕西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四)积极培育商标地标品牌,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加力。一是2023年,商标业务渭南受理窗口获批创建陕西省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建成渭南地标商标品牌展室1个。二是立足渭南市商标品牌发展的现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县市区商标品牌调研活动,举办全省首场区域地理标志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全年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制定《关于开展全市商标品牌培育工作调研的通知》,对我市商标品牌培育和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活动。三是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工作培训会,举办2023年度“陕西好商标”评价申报工作培训会。加大对企业、产业和基层加强商标品牌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的组织引领作用,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商标品牌产业融合发展,举办了“富平柿饼”地标产品保险工作推进会暨“富平柿饼”地标产品保险签约会,与人保财险渭南分公司签署《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五)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公共平台,促进服务提质增效。一是面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等服务,上报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优秀案例3件,其中《知识产权全链条创新服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入选《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报告(2022年)》典型案例汇编;二是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在第一批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运行评估工作中获得优秀等次;三是全年完成专利、商标信息检索8535余次,形成专利、商标检索报告30份,分析报告10份,全市年度专利分析统计报告1份,知识产权工作简报5期。2023年商标窗口共办理各类商标业务232起。(六)严格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一是完成市局下达的2023年度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440批次抽检工作任务,共计对102家餐饮食品经营户,12大类餐饮食品和餐具用品完成了抽检送检任务。并结合渭南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对被抽检的单位进行了制止餐饮浪费和文明用餐教育宣传,发放宣传单,督促食品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全年共对三所学校食堂和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200余人进行了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得到具体落实。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督导31次。配合市局开展“你点我检渭安而来”等多个专项活动。三是举办全市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开展了“助企纾困,送法进企业”、医药知识科普宣传、2023年“安全用药月”宣传等活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单位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多项中省表彰奖励:渭南商标窗口成绩突出,受到国家知识产权的通报表扬;在2022年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落实省有关政策有力,成效明显,获得省政府通报表彰;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2022年工作执行情况督查中,获得全省A等次;被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评为2023年度全国优秀通联站等。专利质量数量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全市发明专利117件,同比增长56%;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79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67,同比增长12.84%;高价值发明专利371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872,较上年增幅4.8%。中小企业服务取得实际成效。全年共为8家中小企业成功质押贷款总金额已达到1.1369亿元,融资总金额位居全省前列。为8家地标用标企业、3家企业专利争取保险保费补贴2.25万元。全年共有8个企业商标被评为“陕西好商标”,1家企业商标被评为最具成长潜力商标。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由于单位是由原食品监督所和知识产权局机构改革后重组合并而成,业务工作分属两个不同领域和行业,中心目前承担有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和多项省市考核任务,业务种类多且任务重,大多数同志以前从事食品执法监管工作,没有知识产权和药品工作基础,在新岗位上不能及时适应新职能,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法,与现阶段食品药品服务和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需求还有差距。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与主管部门对接,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引进;二是强化本单位干部队伍能力提升,通过举办业务专项培训、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中省各类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技能;三是开展业务能力比拼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单位全体职工特别是科级以上干部围绕职能职责和开展业务进行演讲,深入县市区进行专业授课,促进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四、下一步工作(一)不断加大单位知识产权、食品药品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统筹推进中心全面工作开展。(二)全力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实施工作,落实好市委深改委下达的2024年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三)持续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服务工作。围绕食品药品宣传培训、抽检、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等职能工作,不断提升食品药品服务管理水平,坚决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