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泾阳县> 泾阳县西咸新区协调服务中心

泾阳县西咸新区协调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4 09:25
单位名称 泾阳县西咸新区协调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西咸新区开发建设做好协调服务;指导和协调永乐、崇文、高庄三个园区以及相关镇做好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的协调服务等工作。
住所 泾阳县东环路北段
法定代表人 梁健
开办资金 1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89万元 0.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县西咸新区协调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切实履行职能,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为推进各项遗留问题化解做出了积极贡献,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提升协调服务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级关于推进西咸一体化安排部署,以落实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部署为抓手,对省委、省政府关于西咸新区划转的政策、文件精神以及泾阳县与泾河新城管委会、空港新城管委会托管移交协议的有关规定进行细嚼深悟,(二)推动两地融合发展。扎实做好与西咸新区及各新城管委会的协调联络工作,(三)支持合作共建区发展。协调指导县级各有关部门、街镇服务支持西咸一体化,与泾河新城共同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出台《泾河湾院士科创区产业生态体系三年行动计划》《泾阳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二、取得成效推动共管区与泾河新城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先后磋商解决遗留问题20项,达成共识42项;提升共管区校园办学规格,新设立泾惠学校等2所校园,提升了共管区11所校园办学规格;西安·咸阳教育事业一体化发展“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在我县启动,共组建19个学科帮扶团队,选派42名帮扶导师与我县61名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在全市首批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人民医疗健康总院挂牌成立,公共服务事业融合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出台《泾河湾院士科创区产业生态体系三年行动计划》《泾阳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临空智造园和科创园为载体承接西咸新区产业外溢,与泾河新城在光伏、智慧家电及茯茶等产业方面建立信息共享渠道,已签约德创未来绿色智慧运力平台项目,逐步搭建“泾河制造、泾阳配套”合作模式;与沣东新城签订“飞地经济”合作协议,在县城北片区共建共享标准化厂房,多途径寻求合作共赢机会。三、存在问题一年来,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协调力度有待加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路子不广、办法不多;二是承接泾干街道15个行政村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权工作以来,破产的原泾阳县企业的职工安置、破产企业土地出让等“老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整改措施我中心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仔细梳理托管移交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遗留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二是针对财政、项目等涉及全县的重大事项,及时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双方对口部门沟通协商情况,确保双方权责清楚、利益保障。三是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督促相关部门就遗留的一般性事务进行协商,尽快全面完成移交,确保工作不断档、群众办事有人管,努力为大西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将切实服从县西咸一体化工作专班安排,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西咸新区划转有关遗留事项,服务支持西咸新区发展。一是认真向上对标。认真落实省市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的各项部署,组织干部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托管移交的政策文件和2021年6月份承接泾干街办会议纪要》,确保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二是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工作主动性,仔细梳理托管移交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遗留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三是扎实履行职能。积极联系双方相关部门做好一般性事务和日常性工作的协商、协调工作,确保工作不断档、为民服务不断线,竭力为西咸一体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