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西安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4 09:1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青年志愿者活动提供指导服务。全市青年志愿者活动指导•全市大型赛会青年志愿服务•基层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建立指导•青年志愿者重点行动项目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培训及交流合作。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西北国金中心B座14层
法定代表人 赵娟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西安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39万元 0.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深入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各项工作,坚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常态化、品牌化、制度化发展,广泛组织动员全市青年在奉献青春、服务人民的志愿服务活动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以3·5学雷锋日为契机,市级示范活动为引领,分别在西光社区、铁路局社区、海亮新英里社区、红专南路社区等8个社区开展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全市27个社区(村)、广场、学校同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参与志愿者5000余人。活动通过开展社区义诊、水电维修、义务理发、法律援助、生态环保知识宣传、电信诈骗教育、心理疏导、智慧助老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雷锋精神转化成“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的微小志愿行动,发挥青年志愿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锋作用。1.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团省委、市春运办关于2023年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以及“预招储备、因需而动,因地制宜、大站为主,精简岗位、优化服务,加强培训、安全第一”的原则,依托西安北站、火车站、地铁站、客运站、公交站等重要场所,招募青年志愿者围绕疫情防控宣传提醒、秩序维护、引导咨询、便民利民、帮扶旅客、交通安全劝导、应急救援等方面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春运期间共上岗811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64476小时。2.社区便民志愿服务活动。一是“为高考护航,为青春喝彩”——2023爱心助考公益送水活动在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的21个高考考场外开展,青年志愿者们准备了大量的矿泉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用品,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考生、考生家长及考务人员,为保障高考顺利进行贡献了青春力量。二是持续开展西安市青年志愿服务大篷车进社区活动,推进“团队帮扶+结对接力”的模式,建立常态化青年志愿服务阵地,开展维修小家电、义务理发、免费照相、医疗诊治、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共计42场,常态化服务人数5000余人,得到周围青少年及社区居民一致好评。三是举办“校社益路行”志愿服务活动,共6个社区与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参展项目20余个,进一步加强驻地高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建立长期结对机制,深入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向社区延伸、队伍向社区集中、资源向社区整合。3.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以“植树护绿”“秦岭保护”“守护碧水”“碳达峰、碳中和”“垃圾分类”为主题集中开展各类生态环保实践、宣传活动,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5万余名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一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整合各系统、各领域团组织、相关单位、社会组织,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峪口开展“当好秦岭卫士共建美丽家园”“青春志愿行卫士‘鄠’秦岭”、秦岭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研讨交流会等主题实践活动90余场,参与人数近15000人次,持续号召动员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投身秦岭生态环保工作中来,切实发挥西安青年志愿者生力军作用。二是以“清河净滩守护‘渭’蓝”西安市2023净滩志愿服务示范活动为牵引,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108支“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生态环保理念宣传、净滩行动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全年开展100余场河道清理、垃圾分类、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人数5000余人,发放保护河流的宣传资料2000余份。三是开展植树护绿专项行动。组织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市青联委员和市青企协会员近百人开展主题植树活动,种植松树幼苗700株。动员各区县、开发区、高校团组织及社会组织深入开展植树护绿实践活动50余场次,植树9000余株,参与人数近8000人次,线上发布倡议书及并通过“志愿汇”微信小程序(西安版块)开展“3.12西安青年云植树活动”,近5000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四是积极开展各类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以“绿色西安,垃圾分类,你我有责”志愿服务市级示范活动为抓手,开展市级示范活动6场,通过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居民实践体验等环节,提高小区广大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各涉农区县、开发区团(工)委以“秦岭保护”“守护碧水”“垃圾分类”“环境清洁”等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工作为重点,并通过爱心义诊、法治教育、知识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5场,参与志愿者近4000名,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5.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广大青年志愿者,通过实施文化助残、心理助残、就业助残、帮扶慰问等内容,推动我市助残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发展等助残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参与人数600余人。一是以“和盲童一起‘看’世界”西安市少年儿童残健融合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为主题。通过“融合音乐会”“残健同行”“少年儿童训练营”等形式,带领盲童开展活动,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联合西安文理学院开展“盲听文语”爱心助学志愿服务活动,辅导盲童完成课程作业,减少家庭负担。二是开展西安市2023年阳光助残系列项目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助残研学”“文化助残”“心理助残”“知识问答”“赋能体验”等活动,鼓励青年志愿者与残疾人结对互助,激发青年志愿者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热情。6.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车让人人守规小斑马在行动”青少年助力城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建5支小斑马少年交警先锋队,覆盖5家社区、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共计开展了10场线下活动,受益人数1000余人。二是开展“青春聚力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105次“乘车引导,斑马有你”的志愿活动,1352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服务时长5408余小时。(二)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全年以来,陆续完成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中国—中亚峰会、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暨“英才汇聚我爱西安”活动、2023欧亚经济论坛、2023年男排奥运资格赛(中国工商银行西安站)、2023西安(星河湾)马拉松赛、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共招募上岗青年志愿者3587名,累计服务时间76000余小时,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相关培训一是开展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志愿汇信息化平台操作解读、县级(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培育与发展、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团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的理论素养和服务水平,助力我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针对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以西安历史文化、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志愿服务礼仪、大型赛会基本情况、志愿服务通识知识等内容为基础,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赛会志愿者通用知识培训10余场,进一步提升赛会志愿者服务水平。二、取得社会效益一年来,我市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不断深化,截至目前,西安市注册志愿者人数为1384437人,在生态环保、大型赛会、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工作中,都留下了新时代西安青年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同时立足我市工作实际,围绕中心工作,聚焦群众需求,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重阳节、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生态环保、大型赛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积极打造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13区县建立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使基层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成为共青团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的重要载体,在引领青年思想、凝聚青年力量、动员青年建功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深化与西安驻地高校的交流合作,通过项目化合作和属地联动、优势互补的方式,发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动员在校大学生参与西安市各类大型赛事、会议等,为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志愿者队伍向专业化发展。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创新思路和办法不多,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不够丰富。二是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力度不够,学习其他地市先进工作经验力度不足,学习志愿服务相关法规不够透彻。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重点培育一批社会关注度高、针对性强、参与度广,且具有一定可复制化推广能力强的品牌项目,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挖掘、树立、宣传全市优秀志愿者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号召更多的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在思想和行动上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加。(二)健全评价、激励、保障等机制。进一步推动青年成为注册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社会评价体系,通过记录参加志愿活动服务时长、内容,增加量化及志愿服务公信度和荣誉。在表彰奖励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志愿者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享受到的优惠待遇,以现有志愿者激励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