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第一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教育教学。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双拥大道68号院 | |
法定代表人 | 景智雄 | |
开办资金 | 146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9.74万元 | 441.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第一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9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宝塔区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规范课程设置。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特别重视体音美、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科学实验等课程的开设,确保每周道德与法治2课时、科学2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决不允许语数英教师随意挤占这些课程的教学时间。2.加强检查指导。落实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安排,以集中检查反馈与个别抽查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教案、作业中的亮点、不足,点点落实,步步稳扎。同时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常态课的教学情况,教务处每天不定时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通过教学过程监控,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教务处组织包年级领导、教互研组长集中检查教师学科教学计划1次,检查份数各152份;检查学科教案2次,检查本数300多本,评选出优秀教案40本;检查学生作业2次,检查本数4000多本,评出优秀作业490本。每次检查结束后教务人员和教互研组长认真总结梳理计划、教案、作业中的突出亮点和存在问题,及时向全体教师反馈。对存在问题较大的教师面对面反馈指导。同时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常态课的教学情况,教务处每天不定时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1次,本学期累计检查70多次,300多节,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科学等10个学科,通过教学过程监控,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打造特色教研模式学校教科研工作搭建了“四轮驱动”(互研组、教研组、名师领航行动、名师工作站)的特色教研模式。互研组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基本教研形式,学期内组织开展学科组互研活动8次,学生读书展示活动1次。教研组以业务学习、专题辅导为基本教研形式,学期内组织开展大教研活动6次,读书分享交流活动2次。名师领航行动本学期有23位师傅,31位徒弟结对,通过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名师工作站以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为基本活动形式,通过分析研判、把脉会诊,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杂症。目前成立的三个名师工作站,学期内开展课改专题讲座3次,课改专题研讨活动3次,课堂教学研究课活动6节。目前,学校已通过四轮驱动逐步形成了“让名优教师亮起来,让骨干教师动起来,让青年教师研起来”的教学教研互促互进的良性生态循环,从点到面不断扩展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践,有力推动了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成长。(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育人水平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组织全员培训活动。将师德师风纳入了班主任岗前培训、教师专题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等,把师德规范学习、学法用法、政治学习紧密结合,通过领导带学、集体研学、个人自学、网络研学等方式,全面加强了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聆听专题报告、观看师德先进事迹、观看警示教育片、师德宣誓师德演讲比赛、“用延安精神淬炼师魂”主题教育等,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三是全面推进师德承诺和考核评价。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公开承诺,让教师自觉接受监督,持续完善了考核细则,通过平时考核、终端考核、教师评议、学生互评、学校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从严从实开展师德考核工作,提醒和约束教师从教行为。2.加强教职工考勤管理。一是不断完善教师请假制度,做到处处有监管,缺岗有人替,节节课有人上的考勤制度,根据请假的时长,确立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分管请假制度。二是加大查岗考勤。继续实行早签到,晚签退,定时与不定时查岗、普查与重点查岗,分年级、学科、班级、办公室等全面全方位的勤查老师在岗、课堂教学、办公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所有教师都能做到按时到岗,守岗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3.注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一是压担子,通过承担学校教互研组长之职,承担送教下乡任务,承担示范课展示活动,带领徒弟等工作,给培养对象搭建成长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使她们在履职的过程,找到成长的意义。二是给出路,鼓励引领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使他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享受成功的快乐,感受成长的喜悦。今年学校新培养省级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能手2名,区级教学能手4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总数达到61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夯实后勤服务工作,提高学校社会声誉1.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学校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报账程序,做到日清月结,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严格收费标准,按照市区相关文件做好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用的收取工作,坚决杜绝乱收费等情况。延时服务费、学生伙食费独立记账,支出合理规范,坚决杜绝截留、挪用等现象发生。2.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一是开展安全培训。3月份,总务处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强化食品安全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培训;6月份,学校总务处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用电、用气、用火安全知识培训。二是规范食堂管理。严把食堂用人关、食材采购关、食品储存关、食品加工关、好留样关、餐具清洁和消杀关、餐厨垃圾处理关等食堂管理七个关口,确保师生能够吃饱吃好,杜绝一切食品安全事故发生。3.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每学期开学前,提前谋划,尽早准备,合理规划安排教室、办公室,并对短缺的办公、教学设施设备进行配备,确保正常开学。每月对教室、办公室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排除水电暖气及设施设备的安全隐患,为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学生数去年从2400名增长到2800多名;二是服务保障全面提升,为所有学生提供丰盛的营养午餐,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解决了孩子的吃饭难和家长的接送难、辅导难的问题;三是教师队伍全面优化,骨干教师占比高,教学水平优,奉献精神强;四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全面实施。2023年已结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3个。2023年11月被中国疾控中心评为“万步有约全国健走激励赛竞赛奖”;2023年9月并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委评为“全民悦读书香陕西全省诵读汇演优秀组织奖”;2023年12月被延安市教育局、市科技协会评为“延安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4月被延安市体育局授予“2023年延安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2023年7月被延安市教育局授予“延安市党员群众乒乓球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2023年3月份被宝塔区教体局授予“综合考评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4月被宝塔区教体局评为“宝塔区平安校园”;2023年12月被宝塔区体育运动中心评为“宝塔区第二届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优秀组织奖”。三、存在问题(一)德育教育还没有深入人心,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等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路队、两操还不够规范到位。任课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德育意识不强,德育工作创新不够,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特色不够鲜明。(二)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体、音、美学科教学大多数由跟岗教师担任,下学期跟岗结束后,学校体、音、美教师将严重短缺,制约学校艺体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三)校园文化特色还不够鲜明,没有形成具有宝塔一小特色的系统化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文化育人的功能发挥不够。四、改进措施(一)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五项管理,实现五育并举,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显特色、五年创一流”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向全市一流学校迈进。(二)一方面加强本校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培训,使他们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另一方面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争取教师调配方面的帮助,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具有延安特色,适合我校师生发展的校园文化体系,制订配套规章制度,逐步实现由制度管人育人向文化育人转化,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11月被中国疾控中心评为“万步有约全国健走激励赛竞赛奖”;2023年9月并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委评为“全民悦读书香陕西全省诵读汇演优秀组织奖”;2023年12月被延安市教育局评为“延安市平安校园”;2023年3月份被宝塔区教体局授予“综合考评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