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城市创建、市政管理、环境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等;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 |
住所 | 白河县城关镇人民路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雷斌 | |
开办资金 | 1010.9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白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85.34万元 | 487.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单位法定代表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白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强势推进国家卫生县复审和文明创建工作。今年是国家卫生县复审和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关键之年,成立了创文巩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国卫复审和文明创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制定了《城管局国家卫生县复审实施方案》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划分,落实了工作人员和措施,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二是累计开展重点区域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占道洗车、乱摆乱挂、乱搭乱建、集贸市场、校园周边集中整治12次;三是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专门队伍对二级路沿线、城乡结合部、城区累计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16余次,排查清理各种卫生死角210余处,完成了城区重点节日、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四是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今年以来对文昌路、人民路、金融路等8条市政道路施划道路标线3060平方米、安装各类道路标识牌36个,增划摩托车停车位488个;五是加大执法力度,共纠违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行为400余起,清理非法宣传广告900余条,发放市容环境卫生责令改正通知书235余份,当场处罚19起,罚款770余元;六是开展废弃机动车专项清理行动,共计清理废弃机动车辆145辆,其中小轿车6辆、面包车1辆、轻型客货车辆1辆、轻型货车1辆、三轮摩托车7辆、两轮摩托车129辆。2.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一是加大环卫公司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加强巡查,提高考核精准度,提升环卫管理效能;二是城区环卫保洁严格落实“522”精细化保洁措施,城区主干道每日机械化清扫2次,每天洒水不少于5次,每周冲洗不少于2次,喷雾防霾车全天候巡回作业,生活垃圾密闭运输,日产日清,公厕保洁一日双查;三是加强公厕、垃圾收集站点、果皮箱、等环卫设施以及环卫作业车辆管护,定期清洗、及时更换破损垃圾桶360个;四是加强环卫设施病媒生物防制,对公厕、垃圾收集点、收集设施,作业车辆定期做好清洗消毒;五是强化城区餐厨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置整个环节的监管,协助企业完成了餐厨垃圾二期项目建设,对15起不按规定倾倒餐厨垃圾的餐饮店进行了纠正,其中下达整改通知书3起,行政处罚一起;3.城市管理领域环保工作治理持续深入。一是将未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项目纳入执法监督范围,健全巡查网络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控无证建设行为,共检查工地7处;二是开展渣土车运输2023年开展联合执法检查3次,日常巡查12次,约谈建筑企业2家,批评教育车主5次,通过定期执法检查有效遏制了渣土运输车辆冒载、未密闭运输和污染路面的现象;三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餐饮行业“一点一策”清单、问题整治清单、重点监管清单。开展餐饮油烟检查4次,出动执法人员20人,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72家,企事业单位食堂41家,烟净化设施安装率100%;四是以县城建成区为重点,在日常巡查中严查道路两侧散煤型煤销售以及餐饮门店、流动摊点、户外烧烤等使用散煤或型煤行为,防止散煤散烧问题“死灰复燃”;五是加强冥纸冥币禁烧管理工作,广泛宣传文明祭祀和禁烧冥纸冥币相关政策,倡导居民文明祭、绿色祭祀。在清明、中元节等重要时间加强巡查,制作宣传横幅5幅,制止群众在人行道焚烧冥币3次;六是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建立排查整治“四清一责任”清单,累计发现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点位2022年5处,已于2023年3月全部整改完毕,并通过市级验收。2023年1处,整改完毕,完成核查验收,已申请市级初验。4.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一是大力推行违法建设网格化管理,加大巡查频次,新增违法建设做到快速发现,快速立案,快速处置。全年共审查行政处罚案件9起,其中罚款9起,共13.46万元,拆除私搭乱建11起,拆除违法建设307平方米;二是包抓滨河路刘家宏住宅楼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现已完成相关手续,业主可按程序办理不动产登记。对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相关建设人未批先建的项目进行立案调查,截止目前共立案6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集贸市场管理水平明显改善。完善城区集贸市场相关制度。所有集贸市场增设了市场平面图和健康教育专栏;狮子山便民市场服务管理上进行机制创新,实行社会化运行手段,解决收租难、租赁难、清理难的问题,全面提升集贸市场管理水平。二是数字城管建设管理稳步推进。2023指挥中心收到上报案件共上报案件共计1061起(视频上报802,网格员上报198,自行处置61),立案1059起,派遣998起.结案1003起,结案率为99.20%;协助交警处理交通事故5起,城关派出所查处案件3起。三是安全生产和政务服务成效显著。局主要领导带队检查2次,局法制督查股检查督查4次,共检查企业11家,发现一般隐患问题20件,已整改20件,整改率100%。高度重视政务工作,办理12345工单199个,建立工单办理交办、处置、审核、回复、督查闭环机制,狠抓办理质量,工单按期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召开巩固提升平安建设满意度会1次,共制作宣传横幅5幅(其中新营村2幅),红袖章55个(各中队15个,环卫保洁公司35个)。四是企业包抓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序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卓有成效。坚持以“服务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出发点,确定了包抓领导、落实了一套人马负责,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帮扶。包抓以来,局主要领导和包抓责任领导到企业开展调研帮扶4次,及时深入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严格按照“四不摘”要求,保障驻村队伍稳定,关心关爱选派干部,保障落实好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选派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2.经济效益。一是本年预算配置控制较好。财政供养人员控制在预算编制以内,编制内在职人员控制率小于100%;“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与上年持平。二是预算执行方面。支出总额控制在预算总额以内,除专项预算的追加和政策性工资绩效预算的追加外,本年部门预算未进行预算相关事项的调整;追加的项目专项资金在取得财政批复后随批复及时进行了下达;不存在截留或滞留专项资金情况;“三公”经费总体控制较好。预算管理方面,制度执行总体较为有效,仍需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方面,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了盘点和资产清理,总体执行较好。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城市执法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公安、市场监管、环保、卫健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具体执法过程中,部门间协作联动作用发挥不充分,单靠城管执法来综合承担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管理职能,力量尚显薄弱。(2)行政处罚执行难,暴力抗法屡有发生,城管执法缺乏安全保障。2、改进措施。(1)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做好国卫复审暗访迎检工作,确保国卫周期复审顺利通过。(2)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3)开展城市管理提升提质工作。一是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整治效能,紧盯重点点位,抓好问题整改,建立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质量和水平,强化督导考核,严格指标量化评估;三是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进程,进一步提升县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能力,力争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四是规范建筑垃圾运输管理,有效遏制建筑道路扬尘污染等突出问题,让扬尘污染整治更高效、更精准;五是抓好共享单车动态管理,既方便骑行又秩序良好;六是深入强化“门前四包”工作,推动商家文明经营,让商家起好示范引领,模范带头作用,践行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维护好门前环境秩序;七是全力打好城区交通环境整治攻坚战。(4)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改革,提升我县城市管理水平,夯实城市管理基础,一是完善白河“智慧城管”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作用;二是健全城市管理各项机制,强化宏观调控,做好执法协调和配合,抓好城管执法保障;三是开展规范执法,队伍提升行动。坚持改革创新,激发队伍建设“新活力”,谱写执法服务“新篇章”,开启城市品质“新征程”,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行动,坚持“人民城管为人民”,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城市管理水平质量提升,切实巩固各项城市创建成果,激发队伍建设“新活力”,谱写执法服务“新篇章”,开启城市品质“新征程”,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