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博物馆
渭南市临渭区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5-22 15:53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发现征集文物,保护利用展出馆藏及田野文物,对公众进行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负责区内文物交易的监督和管理。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老城街95号东邻
法定代表人
李明
开办资金
92.1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8万元
24.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申请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围绕年初制定的博物馆总体目标,主要开展以下业务:1、加强文物安全巡查。定期做好49处田野文物日常巡查。落实目标,找准重点;积极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文物巡查作为常态性、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文保单位栽立了安全责任人公示牌,达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覆盖;常态化、规范化对文保单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全区田野文物安全。2、加强对馆藏文物的管理,对馆藏文物分类账进行了电子版的制作,已初步完成。做到了在电脑上管理文物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3月召开了博物馆院落儒家文化布展研讨会,随后库管部就对拟布展关联文物进行筛选拍照,并上传给了布展公司,为布展前期工作做好充足准备;并对拟进行的铜镜布展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今年省局要求将2017年以来新增的文物数据详细上报审核,按照要求,在数据中心端口开放期间,已使用操作员和管理员权限,如实上传。3、完成了本年度文物安全、文物管理相关的制度编制工作。完成了本年度文物安全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不断完善文物“四有档案”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4、4月7日,召开了2023年全区文物工作暨文保员培训会议。会议传达了陕西省2023年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对2022年文保工作进行总结,安排部署了2023年文保工作。会议宣读临渭区2022年度优秀文保员的表彰决定,为9名优秀文保员颁发荣誉证书;会上与交斜镇、下邽镇签订《2023年度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并与各文保员签订《2023年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全区文保员发放了补助、巡查装备7件套;对参会人员进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培训:文物项目建设过程中文勘工作流程及应注意事项;文保单位管护应注意事项。5、5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30余名大学生走进临渭区博物馆,开展“学思践悟勇担当”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物法律法规,文物知识“四进”(进校园、社区、单位、广场、)宣传活动15次,受惠群众(含中小学生)3万余人。定期安排干部职工对防盗、防火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全年进行两次消防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两次反恐防暴应急实战演练,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实战应对水平。8、多措并举争取项目资金。省保单位渭南鼓楼消防项目、渭南火车站旧址布展等待下拨资金;省保单位孝义涝池安防、渭阳楼消防安防、崇凝镇老爷庙安防工程、王劲哉故居安防工程等立项上报工作,李十三墓、寇准墓安防、渭南鼓楼消防编制方案,上报省文物局,等待方案评审;编制北城门抢险加固方案,已上报市、区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共争取国保单位慧照寺塔、庆安寺塔防雷资金、省保单位渭南文庙大成殿(渭南鼓楼)安防资金共计200余万元,并及时对接上级部门审批等工作。9、依法依规完成各种经济建设前期规划路线、项目选址勘察,保证各种相关项目有序推进。10、对全区革命文物进行了摸底调查,确定革命文物数量已上报市局、省局。陕西省公布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临渭区增加4处,共9处。11、完成全国第四次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