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与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检查用人单位的遵守情况,受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南大街 | |
法定代表人 | 刘文军 | |
开办资金 | 34.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96万元 | 12.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本年度,在宝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长效机制。全区上下高度重视农民工清欠问题,全面贯彻执行中省市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狠抓根治欠薪工作。一是区级领导亲自抓,王明智书记主持召开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根治欠薪工作。二是召开根治欠薪领导小组会议,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结合实际制定行动方案,凝聚力量、抽调骨干、成立专班,坚决守住底线、防住风险,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区治欠工作。三是区人社局针对过去劳动监察工作软肋和问题,局党委开会专门研究农民工欠薪问题,从机制、体制、法律和执法中标本兼治,彻底扭转过去劳动监察和欠薪的混乱局面,从源头上治理,从根本上扭转。(二)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维权意识。一是结合《条例》三周年宣传活动,召开建筑领域用工单位规范化用工建设现场观摩培训会,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陕西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以及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等内容进行专门培训。二是加强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培训。按照宣传工作“全覆盖”的要求,主动走出去,深入街道、乡镇办事处和用人单位,宣传劳动维权政策,利用网络、条幅、宣传册等向劳动者大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知识,切实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截止目前,共召开专题培训会13场次,培训用工单位112个、发放宣传手册18500份、宣传海报4000余份。(三)加强用工监管,狠抓制度落实。通过在建项目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重点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制度落实和用工单位的监管,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夯实包抓责任。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工地的网格化包抓制度,明确包抓人员、包抓任务、要求及分工,进一步强化落实责任。二是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就未经许可或备案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经营活动、就业歧视、虚假招聘、“黑职介”、各类劳务派遣和“劳务中介”乱象等为整治重点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及时立案处理。三是规范用工管理制度。对全区在建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执行情况和合法用工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夯实建设单位、总包企业主体责任和劳务公司直接责任,对照《条例》规定的具体内容,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落实“八项规定”及相关法律责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今年来,共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和规范化用工检查6次,人力资源市场、劳务派遣检查3次,最低工资标准、社保登记、劳动合同签订检查3次。(四)加强案件查办,实施联合惩戒。坚持“诉必接、接必查、查必清”和“失信必曝、曝必惩戒”。一是建立“12345”监管机制。即每个项目设立一名专职劳资管理员,落实专用账户和保证金两项制度,建立施工进场、施工过程按月结算、工人离场结算三张清单,签订四方合同(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总承包单位与劳务公司、分包或劳务与农民工劳动合同),推行农民工持证上岗、农民工代表维权委员会、表册四统一(农民工花名册、农民工考勤表、农民工工资确认表、农民工工资支付流水表)、农民工管理施工日志、监理施工日志等五项监管措施。二是实行“零门槛”投诉举报制度。按照“有诉必应,有案必查”原则,采取“举证倒置”“一案双查”,坚决打击劳务公司或包工头以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三是实施“一厅式”联动办公机制,抽调公检法、住建、交通等相关单位集中办公,提高办案效率。四是推行“330”快裁快办机制。对于欠薪线索3个工作日内协调解决,协调未果立案后30个工作日内办结,做到欠薪案件月结月清。五是健全农民工工资考核机制。修订根治欠薪考核细则,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压实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职责。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我区共受理投诉欠薪案件82件,办结59件,帮助726名劳动者追讨工资1897.71万元,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共受理案件1048件,办结1019件,帮助1190名劳动者追讨工资1804.83万元。案件数量、人数、金额同比下降63%、65%、62%。上级各部门、各平台转办各类欠薪线索211件,截止目前办结198件。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欠薪领域趋于多元化,建筑领域依然是重灾区。政府投资项目和国企项目的欠薪隐患较大,主要原因是工程垫资承包、层层转包、层层分包导致工程纠纷、结算纠纷、工程款层层“剥皮”,特别是一些市政项目和安置保障房的工程款拖欠是投诉举报的主要源头,由于市区同处一城,市属项目占多数,协调监管难度较大。今年油气、餐饮等其他领域欠薪投诉均有增加,占总投诉比重的40%,且解决难度较大,由于涉及人数较多、个人金额较小,且老板极不配合,人数金额达不到案件移交标准,缺乏有效手段。(二)历史遗留问题和陈欠案件办理难度较大。主要发生在工程已完工但劳动关系不延续的项目,因为项目正在审计、尚未决算或者老板失信、层层转包导致劳资纠纷,加之中央和省上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对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欠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投诉超出法律规定的追诉期,且投诉人没有有力证据,缺乏有效的手段,办理难度较大。(三)部门联动和主体责任落实有待加强。尽管区政府下发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文件,明确了行业监管部门、乡镇街道等相关单位的职责,但遇到问题时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认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是人社部门一家的事,项目审批监管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脱节。(四)执法力量有待加强。由于市区同处一城,宝塔区履行属地管理职责,监管的工程项目和各类用工单位较多,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服务行业和民营企业劳资纠纷投诉突涨,工作量较大,办案时间较长,造成项目监管和日常巡查力不从心,劳动监察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四、整改措施(一)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一是抓好《条例》落实。紧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处置,从源头上减少欠薪案件。二是持续压实责任。健全考核机制,强化问责机制,压实部门和属地多方责任。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健全行政司法衔接机制,畅通案件移送渠道,形成治理欠薪强大合力。(二)在加强执法检查上下功夫。一是紧盯重点领域。开展建筑领域工程项目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联合排查,查漏洞、补短板。二是紧盯问题整改。对于排查和检查各类问题,制定问题清单,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分解到个人,确保问题见底清零。三是紧盯顽疾固症。对拒不整改、无理阻挠执法检查的用工单位,加大社会公布,形成强大震慑。(三)在加强风险化解上下功夫。一是与网信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及时关注线上线下欠薪舆情,提高核实处置效率。二是主动排查化解矛盾隐患,与公安、信访部门主动对接,了解掌握欠薪群体性和极端事件情况,把握工作主动权。三是不断健全欠薪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工作预案,加快欠薪线索联合查处进度,做到接诉即办、快核快办。(四)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执法水平。二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开展《条例》等法律法规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活动,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监察员对条例政策的认知。三是配强配硬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从退伍军人安置和年轻干部队伍中选用劳动监察干部。配备劳动执法专用车辆、执法记录仪、摄像机等硬件设备,正式编制干部均拥有劳动保障监察证和行政执法证。严格按照行政执法“三项机制”要求,建立办案规程,确保行政执法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