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指导;农机技术推广业务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信息服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志丹大厦6楼 | |
法定代表人 | 高春茹 | |
开办资金 | 142.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2.59万元 | 40.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宝塔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23年争取了购置补贴资金10万元。为保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顺利实施,根据《陕西省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区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严格按照公开申报、审查核实、公示确认、公开验机、回访监管等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实行阳光操作、规范操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购机补贴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确保补贴资金安全使用。现已办理补贴机具561台套,受益农户447户,总录入179.72万(已兑付71.628万)。2、争取了区财政资金40万元,建立了3个秸秆机械还还田示范田。依托宝塔区陆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宝塔区金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宝塔区悯农史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冯庄、麻洞川和临镇3个乡镇各建立1个千亩“秸杆还田+深翻”示范田,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全年累计投入大中型拖拉机188台(套),饲草加工机械50余台,翻转犁28台,秸秆还田机24台,玉米联合收割机58台,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面积20.4万亩,其中“秸杆还田+深翻”6.23万亩,饲草利用14.17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3、支持建设了1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主要对宝塔区悯农史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机具引进更新,对基础设施、机具库棚、培训教室、配件库及制度建设等进行完善和提升。购置更新东方红1204拖拉机2台、秸秆还田机2台、深松机2台,新建机具库棚300㎡,对办公室、油料库、配件库进行了改造,并对制度建设进行了完善。4、建立了1个果园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支持宝塔区高山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柳林镇孔家沟村开展苹果关键环节机械化示范基地200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1000亩。项目引进运输迷雾式喷雾机、遥控式多功能果园管机、枝条粉碎机等多种果园机械设备。5、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组对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的绩效评估。2022年,农业农村部连续第二年将宝塔区列入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试点县,列资2500万元给予重点支持,市级下达建设任务103座,全年通过验收的有的74个建设主体121个单体库(其中新建库120座,改扩建库1座),总库容1.79万吨,建设总造价9148.3796万元,建设主体自筹资金6612.57万元,发补贴资金2516.42571万元(其中16.42571万元为往年结余资金)。6、驻村帮扶成效显著。在2023年驻村帮扶工作中提出“1+3”工作思路,具体是“突出一个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个重点:即协助配合冯庄乡康坪村党支部加强支部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支部书记,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项工作:一是为康坪村经济发展和美村乡镇建设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提供协助;二是我中心党员干部以一对一形式与该村低保户、困难户结成对子帮扶,从技能、信息、资金、政策等各方面对他们进行扶助,引导他们脱贫致富。三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为康坪村两委提出切实可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和建议。四是投资8万元在冯庄乡建立1000亩“秸秆还田+深翻”示范田,惠及农户59户253人,其中脱贫户11户51人。7、加强了安全监管。一是农机安全监理,全区拥有拖拉机2175台,登记拖拉机1849台,登记率为85%;检验拖拉机行驶证1627个,实际检验率达到88%;拖拉机从业人员291人,拥有驾驶证215人,持证率为74%,非牌证管理农业机械近2万台。2023年新办理拖拉机驾驶证56个。全年出动人员120人次,车辆55车次,排除安全隐患48次,共查处无牌无证拖拉机12辆,无证驾驶20人(持汽车驾驶证),违法载人1起,督促无牌无证拖拉机注册登记5辆,注销拖拉机牌照8副,报废拖拉机7台,发放安全宣传资料500份,与驾驶人员签订安全保证书300份,举办安全培训会10次。二是冷库安全检查,下达冷库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37份。全年出动冷库安全专项检查车辆累计29车次,116人次;排查出冷库安全隐患41处,下达冷库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27份;迎接省级冷库安全检查1次,市级冷库安全检查3次。确保了全区冷库安全高效运行,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8、加强了宣传报道。举办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警示教育2次,农业机械安全使用操作培训会2次,“秸秆机械还田+深翻”作业演示会1次。制作美篇宣传报道38篇。9、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抓好“纪律教育月活动”。制定教育活动方案,深化党章党规学习,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观看4次反腐警示教育片,并组织座谈讨论;征求党员群众对班子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畅通党员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二是持续深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传达了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反对“四风”。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查摆本单位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开展“治庸治懒”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和《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验制度》两个长效机制,防止和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不作为、慢作为”、“不敢担当”等不良现象。三是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切实抓好领导干部挂点社区工作。组织开展1次“党员进贫困村”活动;每月开展1次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不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召开1次党建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四是坚持党务公开制度。办好党务宣传栏,充分利用“党员小书包”、“党建云平台”,公开党建工作计划、党建动态等信息;利用微信工作群及时向党员传达贯彻上级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通报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自觉接受党员监督。10、不折不扣地完成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安排的其它工作。二、取得的效益全年实施机械化耕整地34万亩,机械播种23.79万亩,机械化施肥20万亩,机械化收获15.26万亩;新建“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1个;举办各种培训会5次,现场演示会2次,培训农机人员1200人次;完成网评12篇,区级以上媒体投稿12篇,制作美篇宣传报道17篇;实现农机总动力10.8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7%,其中玉米机械化水平达87.1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其中重点区及禁烧区达到100%,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0.82亿元。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总的来看,2023年农机化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各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农机技术的推广经费不足。致使一些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难以引进、示范、推广。(二)农机合作社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致使承担的秸秆还田等各项工作上报迟缓,影响项目进度。(三)农机化法律法规和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不够实。导致没能让每个农户清晰地了解相关政策,进而导致农户无法选购合适的农机来提高生产率以及在办理补贴时要多跑路,多耗时。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勤。导致不能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不能透彻地掌握最新的相关政策,不能很好地改进工作方式,不利于我中心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整改措施及下年计划(一)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围绕果园机械,大棚卷帘机、钢骨架,畜牧养殖自动化机械,争取补贴资金300万元。(二)抓好服务质量。在做好“农机一站式服务大厅”日常运行工作的基础上,做实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做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稳步提高“三率”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定期组织党员志愿队和技术小分队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行动,义务帮农户检修农机具、开展现场咨询会等,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抓好政策宣传。在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基础上,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创新宣传方式,进村入户宣传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惠农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宣传到农民,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四)抓好业务知识学习。要求每个人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建立学习小组,定期进行交流、研讨以及考核,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为群众的服务之中。(五)抓好项目的申报与创建。积极申报创建省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积极申报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项目;积极申报果园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