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延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1 10:33
单位名称 延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水文提供监测和服务。陕北窟野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等10条河流的水文勘测、水质监测、水文分析计算研究、水资源分析评价等;负责管辖范围内雨、水情报的信息传递。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文化沟431号
法定代表人 纪登前
开办资金 6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1.34万元 123.4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水文测验工作。全年共测流506次,取单沙1170次、断沙12次、单颗124次,墒情监测88次,出现水峰17个,沙峰24个,测次布置合理、过程控制完整,过程完整率均为100%,测验质量100%达甲等;基本雨量站自动监测资料整编率90%,基本站资料整编100%达甲等;完成了2023年墒情监测和2022年墒情资料整编。(二)水情报汛工作。及时下发任务书,建立健全了自动测报站管理制度,落实维修养护责任,完善自动检测设备台帐,汛前完成了全部任务站年检工作,汛期及时排除故障;建立了自动站维修养护档案。常年水情站信息总差错率为0.05%;网络传输率100%;发布中小河流预警预报共6期12站次,以短信的形式共制作发送雨量预警2站次,向延安市防办人工发布实时雨水情短信4100余条,向地方防办共享雨水情信息约83.8万余份。(三)水资源工作。按时上报了编制2022年度水资源简报、公报所需的降雨、径流、泥沙等数据资料;完成了交口河、张村驿站河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水文信息报送工作。(四)水环境监测工作。完成了20个断面的采样和监测评价任务,取得监测数据8640组,完成288次单次分析;完成了2023年重点水功能区考核工作;2023年内部评审资料齐备、规范归档;完成了2022年水质资料整编工作。(五)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成了2022年水文站、雨量站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分部工程验收、合同工程结算;配合省中心完成了2023年水文站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前期及现场管理工作。(六)水政执法工作。切实履行了水政监察责任,维护了水文合法权益,水事案件查处率达100%。每月对所属基本水文站上、下游各20km河道范围进行水政巡查,有效查处并解决了黄陵、交口河、枣园、宜川、招安站涉水事件等。(七)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办法,实际支出控制在预算下达指标之内;加强资产管理,全面开展固定资产盘点;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强化职业继续教育培训,配合完成了2022年财务审计工作。(八)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年无违规违纪事件发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党建带群团建工作,交口河水文站争创省中心文明测站。(九)其他工作。高度重视水文宣传报道工作,全年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发表稿件32篇;加强档案管理,做到“有人员、有场地”;打造节约型机关,完成各项节能指标。二、主要措施和成效(一)扎实备汛工作,奠定测报基础。测站全面准备,检查组认真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严格执行奖罚制度,确保了备汛质量。(二)加强自动站管护,提高数据报送率。对自动测报站实行三级管理,实现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汛前完成了161处自动站年检及维修养护任务,全年共维修故障站103站次。常年站信息报送率达100%,汛期站信息报送率达98.6%,灾害性暴雨洪水过程水位信息报送完整率达100%,有报汛任务的自动测报站20分钟时效率为99.93%,6~10月份总差错率为0.050%。(三)夯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需求规划编制。完成了清涧河、延河、仕望河和云岩河的水文需求规划;完成了区域内水文、水位、降水量等645个站点位置的摸排工作;配合完成了“北洛河流域水文监测预警”、“陕西省黄河流域水雨情监测预警三道防线建设工程”、“陕西省中小河流重点洪水易发区新建水文测站和大江大河改造水文(位)站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四)高度重视,扎实开展水文测报质量年活动。按照省中心要求,根据《延安中心水文测报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积极组织业务培训,严格执行规范、任务书,坚持“四随”工序,增加精测法测次,资料做到日清月结,认真开展测洪演练,积极开展洪水预警预报联合会商。通过活动开展,职工业务技术水平和水文测报质量明显提升。(五)强化水环境监测,提升水资源管理质效。一是对王瑶水库进行了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氯苯采样调查分析;二是实验室废液由第三方无害化处理。三是编制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方案,3月20日及时上报并有效处置了宜川县仕望河输煤管线损坏引发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四是严守安全防线。开展了消防演练,定期排查隐患,建立了微型消防站。(六)树牢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健全了安全生产制度,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印发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等文件并督导落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消防救援安全培训;每月常规性自查风险隐患,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行动,保证了全年“零”事故目标。(七)加强科技论文撰写,重视科学研究。2023年科技论文和技术总结撰写率达90%以上,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22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开展比测试验分析2项,论文发表和专利发明数量大幅提升,取得的科研技术成果数量为历史最高。(八)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一是规范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共召开党员大会5次,组织生活会2次,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党员集体学习及主题教育集体学习30次,交流研讨1次,青年学堂1次,书记讲党课2次。二是加强党支部队伍建设。今年确定发展对象1人,接收新党员3人,2名同志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完成了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纪律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心永筑》《初心》等廉洁教育片。四是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以“三个年”、“两争一创”、“水文测报质量年”活动和“书记项目”为抓手,确定调研课题,完善管理办法、细化管理。五是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测站供水,房屋、供暖设施漏水等问题;23座水位塔安装了防坠落设施;测站配置了体育健身器材;机关食堂配备了消毒设施等,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六是加强群团妇建设。开展“主题党日+道德讲堂”、三八妇女节走基层、五四青年座谈会、创建二星级青年文明号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建带群团建工作。七是积极参加省市竞赛。在省水利厅“感恩奋进新征程、勇立潮头建新功”演讲比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在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举办的“同心筑梦聚力赋能”红色经典诵读和讲书人比赛中荣获个人三等奖;在全省“看见故乡望见水”水文化知识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党支部和个人获省中心党委通报表彰;在省水利厅“我学我讲新思想”理论宣讲竞赛中获个人优胜奖,党支部和个人再获省中心党委通报表彰。(九)加强水文宣传报道,营造良好干事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宣贯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报道基层人物事迹,宣扬了水文人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主汛期延安市融媒体中心采访我中心,并以“做好‘水文侦察兵’确保汛期安全”为题,对我中心测报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提升了水文行业社会知名度及影响力。三、存在问题一是水文新仪器、新设备学习、应用不足,对标水文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二是职工整体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四、2024年工作思路2024年我们将按照省中心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务,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主要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水文测报工作和水环境监测工作,为防汛减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为水生态监测水资源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加快水文测验方式改革,推进水文巡测。三是按照省中心安排,全面做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四是加强财务管理,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财务支出合理、规范。五是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年“零事故”。六是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水文事业稳定发展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和政治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