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宝鸡市政府采购中心)

宝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宝鸡市政府采购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0 16:30
单位名称 宝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宝鸡市政府采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市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服务。交易场所设施、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与维护,保证金管理,进场登记、场地安排、信息发布、交易实施、结果公示;抽取专家,交易现场秩序管理;见证交易凭证,归档留存交易资料;建立交易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为行政监督提供监管平台。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5号楼
法定代表人 赵峰
开办资金 10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72万元 102.0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发改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积极扩大交易覆盖面。在巩固已有交易门类的基础上,着力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特许经营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地方专项债、社会投资人、盘活国有资产、采矿权、探矿权、采砂权、储备物资轮换、国企供应链采购、集体产权房屋租赁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等新型业务。开展高标准家田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进场交易网上稽查,发出4份“提示函”。(二)保障各类交易,盘活存量资产。主动对接服务、优先安排场地、保障重点项目招标采购,推行专员服务跟踪地方债和重点项目,压缩交易文件制作周期,部分项目已实现提交即挂网公告。采取在中心网站增设资产盘活栏目、提供法规咨询、推行专员服务、提升业务能力等措施,先后完成了闲置房屋租赁、公务用车处置、涉案罚没物资拍卖、国有企业股权转让等,抢抓时间窗口,完成了陇县、眉县、金台等公共停车位等6个资产盘活(特许经营)等重大项目,为相关县区创收8.79亿元。(三)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3年委党组下达我中心年度交易任务200亿元,中心全年共完成交易211.6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6%。(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一流营商环境,聚焦“招标投标”指标提升,联合市住建、水利、交通等七部门,召开2022年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工作总结暨2023年指标提升推进会。配合相关部门圆满完成了2023年营商环境参评工作。依托智慧平台,细化优化工作流程,大力推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和掌上办线上办,完成不见面开标系统升级。(五)加强监督见证服务。上线大数据分析系统,做好交易数据服务、统计,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围标串标分析。定期抽查开评标现场录像并填写抽查记录,共抽查项目30个,日常性开展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网上稽查,发现162处信息发布错误问题,并组织约谈相关代理机构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予以整改。加强开评标现场见证监督,在全省率先配备见证记录仪,保障现场见证人员依法履职。启用电子档案系统,按照“一标一档”存储项目电子化资料,提供电子档案线上归档、借阅、查询、审批等功能。今年已刻录开评标视频光盘2645张,完成3125个项目电子档案归档。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全年共受理完成交易2927项,交易额211.66亿元。政府采购进场交易项目1290个,交易额20.47亿元;工程类进场交易项目1219个,交易额162.96亿元;完成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项目70个,交易额17.36亿元;完成新拓展权益类项目348个,交易额10.87亿元。工作我们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沟通联系,优先安排交易场地,推出周末不打烊交易服务,全力以赴保项目交易。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没有做到“应进必进”。2.远程异地评标没有实现常态化。(二)改进措施。1.加大力度推动应进必进。依照《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结合宝鸡实际,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全力推动目录内进场交易。2.推进平台信息化升级,力争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常态化。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主动服务大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市中心工作,服务保障重大项目。主动对接跟进重大项目,及时提供招标业务指导和程序引导并优先组织招标,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联结供需“第一现场”的作用,不断优化平台见证、场所、信息、档案、专家抽取和交易流程等服务,全面挖掘交易增长潜力,紧盯重大工程项目保障、盘活存量土地、拓展国有产权交易覆盖面,在“量”和“质”上做文章,在提升效能上下功夫,为优化营商环境、规范交易市场提供支撑,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市场化改革,扩大电子化交易覆盖面。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和进场交易法规政策宣传,持续推进交易项目“能进则进”,逐步拓展限额以下招标采购、国企供应链、特许经营权、水权、林权、排污权、技术知识产权、国家战略储备项目等交易类型,保障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活力不断提升。除涉密和应急等特殊项目外,持续扩大电子化交易,力争2024年电子化交易率达到85%,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率100%。三是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化合作。着力解决非招标方式网上交易二次报价和询标等技术难题,将不见面交易拓展到竞争性谈判、磋商、询价等非招标方式。升级完善“宝鸡交易”手机APP功能,扩大手机端应用场景,推动CA数字证书互认,实现CA去介质,上线动态专家电子签名“云签”系统。持续深化黄河流域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推进交易数据区块链应用。四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清理妨碍公平交易的制度和规则。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稳经济和助企纾困等各项政策。扩大信用承诺函取代投标保证金试点范围,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投标便利度。拓展“一网交易”服务链条,上线交易金融服务系统,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营商环境突破年要求,做好日常基础性和专项提升工作,复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总结提炼我市特色亮点工作并强化宣传。五是强化场内监管,推行信用评价。加强开评标现场管理,对专家通过“一评一记”进行信用评价,规范专家评标行为。充分发挥智慧交易平台功能,及时发现和记录交易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函告监管部门并配合监管部门处理。做好“一标一档”音视频存证工作,完善开评标音像事后抽查回看制度,加强事后监督,通过查漏补缺倒逼现场管理不断发现问题,整改提高。六是强化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清廉陕西(宝鸡)建设中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要求,积极开展党风、作风、家风建设。履行共建帮扶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支持派驻干部开展帮扶工作,继续抓好与姜谭路东社区党建共建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