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自然资源执法支队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全市国土资源进行执法监督检察;对全市土地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行巡查,对全市地质检测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强制执行相关行政处罚,将涉及违法当事人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组织行政处罚听证活动;参与调处土地和矿产权属争议,查处侵权案件,负责国土资源案件中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指导县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工作。 |
住所 |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6号楼E座 |
法定代表人 |
刘胜利 |
开办资金 |
64.97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国土资源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39.3万元 |
38.9万元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职能引领,狠抓日常监管。一是广泛开展法治宣传。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一法一条例一办法”集中宣传活动,利用动态巡查、督导检查、耕地破坏程度鉴定等时机,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宣讲耕地保护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为群众答疑解惑50多人次。二是精心组织执法巡查。修订完善了《自然资源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度》,健全了《执法动态巡查工作台账》、《宝鸡市自然资源违法问题交办单》,向麟法高速、眉太高速等6个省市重点项目下发9份《遏制新增违法提醒函》,紧盯问题抓整改,全年共组织动态巡查25次,共发现疑似违法用地问题16个,下发《违法问题整改交办单》4份,全部跟踪督导查处整改到位。三是狠抓卫片执法工作。认真履行市级数据审核和督导查处整改责任,协调召开工作推进会、调度会6次,组织对部省下发的3765个土地卫片图斑、24个矿产卫片图斑逐一开展内外业核查、填报、举证和数据审核,对50亩以上大图斑和拆除复垦图斑开展市级核查30余次,向县区反馈和纠正填报问题560多个,下发《督办函》9份、《整改通知书》9份,实地督导拆除复垦到位图斑52个,涉及耕地360多亩。全市共立案查处违法用地113宗,拆除违法建构筑物5.47万平方米,没收违法建构筑物9.06万平方米,罚款7253.29万元,党纪政务处分41人。2023年全市土地卫片违法占用耕地面积250.45亩,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1.75%。四是严肃查处重大典型案件。组织对陕西关环麟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非法占地案进行了2次立案查处,收缴罚款6740.3636万元,责令退还土地694.99亩、没收地上构建物26733.32立方米,处理责任人8人;组织追缴宝鸡三和学院历史遗留罚没款90余万元、岐山县平安矿业有限公司罚没款46.32万元,全年共完成罚没收入6877.1241万元。五是进一步严格规范执法工作。对凤县恒源矿业有限公司非法开采案等4宗典型案件进行了督办,抽调4名执法业务骨干,对全市31宗执法案卷进行了集中评查,审查市辖区执法案卷26余宗,全市自然资源执法机构和人员依法办案水平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秩序持续向好,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二)坚持任务引领,勇于担当作为。一是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入。共摸排整治土地、矿产领域各类违法犯罪问题24件,其中涉地18件、涉矿2件、涉沙4件,立案查处8件,罚没42.24万元,拆除违建11622平方米,复垦土地206.36亩,移送公安机关1件,有效打击和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二是长江、黄河流域专项执法工作深入有效。先后8次深入涉及八县区督导检查,组织开展3轮集中排查,共摸排矿产违法线索10件,立案4宗,罚没24.02万元;排查土地违法线索5件,全部整治到位。三是违法采挖、堆放、出售砂石专项整治深入扎实。持续聚焦违法采砂、以工程名义违规采砂、乱堆砂石等重点违法行为,协调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市县公安、发改、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组织6次督导检查和实地抽查,共排查发现违法问题15个,已全部督导整改到位。四是秦岭区域“两乱”整治成效明显。3次协调推进线索摸排和问题整治,组织自查分析和“回头看”2轮、督导检查4次,督导推进9个未完成销号“两乱”问题整改和省厅12月份反馈的8个“乱采乱挖”、43个“乱搭乱建”线索核查、举证,配合住建部门对往年未整改到位的4个“乱搭乱建”问题进行整改销号,全市秦岭区域乱采乱挖行为已基本遏制。五是砖瓦粘土企业专项执法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共摸排砖瓦粘土企业8家,其中合法4家、占用集体建设用地3家、违法占用基本农田1家,督导县区建立健全问题台账,加快补办用地手续,进一步强化砖瓦粘土矿管理。六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全力以赴。分三个组深入县区,历时1个多月,督导推进全市2007个“非农化”问题建立健全问题台账,制定就地整改和异地补划方案,助推全市按时完成核实处置工作。七是耕地破坏程度鉴定组织严密。全年共受理和组织鉴定7件,涉及违法用地面积70.08亩(基本农田35.89亩),出具鉴定报告7份,助推全市自然资源领域重大违法犯罪案件顺利移交、执行到位。八是圆满完成临时性突击任务。主要有全市秦岭区域农家乐和小水电站专项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森林防火、“大棚房”问题回头看、煤炭安全生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回头看”等7项突击任务,共出动140多人次,参与督导检查和核查验收,均圆满完成任务,全面展示担当精神、过硬作风和良好形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共完成直查、督办案件6件,收缴罚没款6877.12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土地例行督察常态化开展、卫片执法贯穿全年、动态巡查常态化法制化,工作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支队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更加凸显,对加强日常监管、卫片执法和查处打击带来很大压力。2、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学习教育不够深入细致,组织学习得多,化为实际行动的少,立足本职、主动作为的思想意识还不够牢固。3、查处执行亟待进一步规范。移送难、没收难依然是执法工作的最大难点、痛点和堵点。法律规定,凡涉及强制执行的,必须申请人民法院,但司法受理环节程序复杂、要求严、周期长,且协调机制不完善,致使拆除非法建筑物往往难以移送执行到位。(二)改进措施1、建议尽快整合自然资源执法力量,形成合力。2、探索新形势下的执法手段和执法措施,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法效率。3、与检察院、法院加强联系与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加强和改进卫片执法工作。严格卫片合法性判定新规则,落实“月清、季核、年度评估”要求,采取有力措施,高标准完成好2023年度卫片扫尾工作,部署推进2024年工作。完善预警机制,发挥约谈、问责的警示震慑作用,提醒、督促县区政府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齐抓共管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二)严格规范日常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案件引领和威慑效应,继续加大案件直查、挂牌督办、公开通报土地矿产重大典型案件的力度,严格规范执法巡查,形成常态化机制化,确保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健全举报线索处理机制,完善台账资料,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三)抓紧抓实专项执法工作。持续开展秦岭地区自然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扎实抓好乱采乱挖问题整治,配合搞好乱搭乱建问题整改,严查秦岭地区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当好秦岭卫士。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